演员有很多种,有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话剧演员、广告演员、戏曲演员、小品演员、相声演员、歌唱演员、舞蹈演员、杂技演员等等,还有我们工作、生活中官场、职场的各种“演员”。
当然最让吃瓜群众熟悉的就是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了,在大街上、商场、电影院、地铁站、公交站、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一切物质媒介上,我们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甚至一天到晚多次被同一个人的音容笑貌洗脑再洗脑。
然后就有人羡慕啊,他们长得真好看,打扮得真好看,声音真好听,太美了,太帅了,太有气质太有范儿了,又然后就自封是其男(女)朋友,老公或老婆,还换掉手机屏保到处炫耀嘚瑟。
但是你知道吗?在他们如此华丽的生活和职业背后,相互之间也充满着羡慕、嫉妒、鄙视与被鄙视。
一、与生俱来的鄙视链
戏剧、话剧作为一种原始表演形式,要远早于电影、电视剧等影像艺术。大多数情况来说,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
所以,逐渐形成了这样一条鄙视链:一些演话剧的瞧不起演电影的,演电影的瞧不起演电视剧的,演电视剧的瞧不起“演”真人秀的。
话剧是即时表演,出不得半点差错,在剧场剧院动则两个小时的表演,记不住台词、动作的话就完全歇菜了。
而电影电视剧可以记一段演一段,甚至还有不敬业的演员随口念个1234567,后期配音再给补上台词,电影电视剧都是可以后期加配、甚至补拍的,真人秀虽然也跟着剧本走,但则鱼龙混杂,演员、歌手、模特、网红、素人都有,并不以演技作为考量。
对于很多挑剔的演员来说,演电视剧或许只是个纯体力活,电视剧一般只要求演员将大量剧情顺利表达就行,电影则需要通过肢体、表情、动作、眼神等演出个性演出内容,并且要在很短时间内交代出很多关系。
从表演难度和强度上来讲,话剧表演要大于电影表演,电影表演要大于电视剧表演。所以也有人说演话剧、演电影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表演。
一些演员哪怕已经是著名的电影、电视演员了,但是他们还是放不下话剧放不下舞台。国内的像黄磊、袁泉、胡歌、何冰、陈道明、廖凡等等很多已经在电影、电视剧行业有很大建树的演员,依然在坚持演着跟拍电影、电视剧相比收入杯水车薪的话剧。
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著名影视演员,成名之后依然坚持活跃在话剧、戏剧舞台上,比如卷福、抖森、“甘道夫”爷爷伊恩·麦克莱恩、娜塔莉波特曼等等。
由于电影和电视剧的观看环境不同,在电影院看电影精神更集中,大银幕上所有的缺点和优点都会被放大,而在电视、电脑、手机上看电视剧感受则不同,任何表情、音乐、画面的细节都有可能会丢失或者不被注意到,所以观众对电影比对电影演员的要求也更高,普遍认为之下,电影的逼格要高于电视剧。
这种鄙视链的养成,不仅是因为赚钱多少,名气大小,表演难度大小,表演的时候是否过瘾,逼格高低等原因,很多时候还是一种演员对艺术以及对职业道德的坚持和信念。
靳东、胡歌拒绝参加真人秀,他们拒绝自己被过度消费,就想好好拍戏;冯小刚批评孙红雷参加真人秀是在消磨自己的演技和人物个性;张艺谋当年也大力劝阻章子怡不要接演电视剧,章子怡从业20多年确实从来没演过电视剧,但是去年,她接下了电视剧《帝王业》的拍摄。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影咖接拍电视剧,越来越多的剧咖拍电影,这种传统的“鄙视链”变得越来越模糊。
二、逐渐模糊的鄙视链
陈道明曾说过:“在这个行业里,我不认为演电影就高级,演电视剧就低级。对演员来讲,面对的都是人物,结果只有好坏。我从来没有觉得电影有多高级,一个好的电影演员拉过来演一个80集的电视剧,未必能演得好。反过来,你演了很好的电视剧,很有经验,但上去演电影也未必好。隔山不隔岭,只有演得好和不好,没有谁高级和不高级。”
现在很多电影演员都回归电视剧了,有的是纯电影咖开始拍电视剧,也有很多当年就是通过拍电视剧走红,拍了多年电影后,现如今又回到电视剧。
周迅2003年之后就没拍过电视剧了,2014年回归拍了莫言的《红高粱》,还有与霍建华主演的古装巨制《如懿传》。
陈坤2009年之后一直在拍电影,而近年也拍了电视剧《脱身者》、《凰权·弈天下》。
新晋奥斯卡影后,《爱乐之城》女主艾玛·斯通也将接拍美剧《疯子》。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呈现出电影演员和电视剧演员的“跨界”、交叉和重叠的趋势。之前很多纯电影咖不拍电视剧是有原因的,如今电影咖回归电视剧或者转向电视剧也是有原因的。
三、因为利益,所以“和解”
谁会跟钱过不去啊。这是最俗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利益,所以“和解”。
现在各类演员之间的鄙视链在逐渐消失和模糊,大家都在“跨界”捞钱,电影演员拍电视剧,电视剧演员拍电影,之后大家又都去“演”了综艺……
不仅是演员,很多大牌导演也在“跨界”捞钱,有的电影导演拍起了电视剧,甚至拍起了综艺真人秀。
电影咖回归电视剧,还有个原因是国内电影市场增速放缓,国产片票房市场万马齐喑,而电视剧市场增速要高于电影市场,所以资本跑到电视剧行业,资本的涌入,电视剧制作成本增加,制作水准上升,片酬也增高,演员、明星就随之迁徙过来。
而电视剧演员通过拍电视剧积攒了一定的国民人气和国民热度之后,也想进入电影行业提升逼格或者是拓展人气拓展受众,电影界不自信的资本也欢迎这样看起来自带流量和热点的剧咖,参与到他们的电影创作中,各种一拍即合。
从电影到电视剧:
1、资本追逐之下,电视剧成本增加,制作水平和效果越来越有保证,要求苛刻的电影咖们更愿意参演电视剧了。
随着电视剧预算的越来越高,金主大大们发现,请天价面瘫、演技炸烂又缺乏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小鲜肉们,还不如请片酬高但是演技、名气都有保障的高端电影咖。
而大牌的电影咖,不仅演技有所保证,“一剧两星”政策后,大剧才是一线卫视的香饽饽,咖位大、明星多的剧也更容易被平台看上和收购。
2、电视剧按集数算片酬,集数越多片酬越高,钱在哪儿人就在哪儿。
相比几年前,目前电视剧给的片酬越来越高,拍一部电视剧所得的要比拍一部电影多得多,谁也不会眼睁睁看着鲜红的钞票从身边溜走。
3、电视剧投资的风险相对小于电影,风险更小,回报也更高。
现在很多演员自己就是某部电视剧的主演、出品人、制片人、监制等,他们能多赚几份钱,也更有话语权,就没有理由不去拍电视剧了。
比如杨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陈坤的《凰权·弈天下》,他们既是主演又是幕后老板之一。
4、电视剧更圈粉,有助于提高“国民热度”
一部电视剧的播出时间长,情节更容易展开,演员更有机会将人物塑造得更丰满,有利于话题的制造、发酵,以及聚拢人气,电视剧是吸粉利器。
万年不红的景甜,参与的电影皆是烂片,其表演也经常被人嫌弃和诟病,但是凭借电视剧《大唐荣耀》以及刚爆火的网剧《司藤》圈粉无数。
说是鄙视链,倒不如说是观众和从业人员对于电影、电视剧演员的要求,以及对电影、电视剧作品品质的要求和美好希望。
现如今,随着电视剧制作成本和水平的提升,很多电视剧的服化、道具、特效、表演等也都展现出了比以往高的水平,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逼格和艺术差距在慢慢缩小。
不仅在中国,好莱坞也是如此,那些曾经发誓自己混得再差也不要去演美剧的好莱坞演员,也都在逐渐转变,加入了美剧阵营,传统的鄙视链在一点点被打破。
不过作为吃瓜群众来说,资本是追逐电影还是电视剧跟普通观众都没有切身的关系,有没有这些鄙视链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你们赚你们的钱,不管是黑钱还是心安理得的钱,只要有好的电影、电视剧可以看,不白浪费钱和时间去看,都是满足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