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刘珊珊
园林手卷的观赏距离比立轴要近,有时还需要两人帮忙,一人展图,一人收图,如同欣赏连环电影,前面景色方出,后面图画已收。因此手卷中常会重复描绘园中的主人和游客,让人将自我投射其中,仿佛进入画里。
第三种是册页,一页页可以散装,也可以合装成册。有八页、十页、十二页以上,页数多取双数。册页与中国园林围绕一系列景点进行组织的方式相近。景致是园林的核心,中国古人热衷于将自然山水或园林景致总结为八景、十景、十二景,册页与这种“集称文化”景观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因此特别受画家钟爱。册页每幅集中描绘一景——如亭榭、池塘、假山等,景致间的联系被淡化,营造出遗世独立之感,画面一角通常还会题写富有诗意的景名,使观者可以专注地单独欣赏。
《勺园祓禊图》卷(局部)
册页的代表作可以明代宋懋晋《寄畅园图册》为例,描绘了秦燿位于无锡的寄畅园,共50幅。这套图册每幅描绘一景,如第八图“知鱼槛”,取自《庄子》“鱼之乐”的故事,画家将这座临水敞轩置于画面正中,两侧伸出游廊,跨在水上。这组建筑将画面分割成三角式构图,左小右大。左侧空白处题写“知鱼槛”景名,右侧描绘细部景致:中央是悠长的水面,波纹如织,红色的游鱼三五成群,游向知鱼槛,似与倚在美人靠上的游人对话。上下两侧围合出水岸,一侧是掩映在竹林下的游廊,一侧是立有古木奇峰的丘峦,建筑与山林隔水相望。图中三角式的构图,左上角的景名和虚化处理的远景,都体现了园林册页的典型特征,使画面自成一方自足的小天地,仿佛一处不受尘俗扰攘的“世外桃源”。
园林册页最适合独自把玩,或向亲友出示。几十幅收入一册,随时可以展开欣赏。册页对页又可加入诗词书法,左文右图,细述画中园景。古时候园林建成后,园主常会请画家为园林画图,有时还印发传播,仿佛今天建筑竣工后拍摄照片,编辑宣传册。有时园主忙于公务,无法常常入园,也可携带园图在身,以解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