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字体审美引争议:天津美院院长称其“太丑”
解码艺术家
邱志杰所批评的“武士道书法”
近日,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的一段视频在艺术圈引起了广泛讨论。视频中,邱志杰犀利地批评了当下广告设计中的字体问题。他认为,这些字体刻意模仿刀劈斧凿的凌厉笔触,有明显的毛刺、飞白,提按顿挫很大,强调杀气与压迫感,如同日本武士刀般将文字异化为视觉武器。邱志杰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武士道书法”,称其为文化暴力与审美降维的合谋。
这并非邱志杰首次对这一问题发表看法。早在今年3月,他在《天津美院为什么要开设书法通识课?》一文中就曾提到这一现象。他指出,近年来在各种机场广告以及城市店铺张贴中,经常看到这种结构扁平、捺脚很大、毛刺很多的字体。在他看来,这种字体结构非常丑陋,按照中国书法的标准来看,简直每一笔都是败笔。他认为,这种字体错误理解了软毫的风格和力度,以为用力折腾毛笔就是力量感。邱志杰遗憾地表示,这种字体似乎已经安装在很多没有书法修养的平面设计师的电脑字库里。
邱志杰的言论迅速引发了书法界、设计圈及文化评论领域的热议。文字作为图像记忆的一种衍生方式,人们为了简明地表达事情、物品、人物等情景画面,而演变出简明的记载方式。在海报、广告牌、片头片尾等公共场合出现的文字,是品牌形象的重要构成元素,而字体则是文字信息的外在表达方式。不同的字体不仅能影响排版,更会极大反映品牌的性格。如果说图形和色彩是品牌的皮肤和血肉,那字体则是品牌的内在骨骼。
然而,当前广告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武士道书法”现象,显然与这些传统字体的审美标准背道而驰。邱志杰的批评不仅指向了字体设计的审美问题,更触及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层次矛盾。他认为,这种字体的流行反映了当下设计界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滥用,是一种审美降维的表现。
对此,一些设计师表示认同,认为确实存在对字体审美标准的忽视,导致设计作品缺乏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但也有观点认为,广告设计需要与时俱进,迎合市场需求,过于强调传统审美可能会限制创意发挥。无论如何,邱志杰的批评无疑为设计界敲响了警钟,提醒从业者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网址:广告字体审美引争议:天津美院院长称其“太丑” https://mxgxt.com/news/view/1214350
相关内容
广告字体审美引争议:天津美院院长称其“太丑”“冰美人”法院索要广告酬金55万
美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反垄断法案 但国会审议前途坎坷
选美冠军彭丹:从争议女星到“研究院院长”,她的逆袭堪称教科书
“不老童颜”整出来的?林志颖告美容院
“乔丹”商标权之争打到最高法,副院长担任审判长
新媒称中国“童模热”引发社会争议:揠苗助长还是培养审美?
王定宇丑闻频出,带美女见蔡英文引争议
唐天宇(美业院长)
天津美院学子用毕业作品感恩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