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电影去旅游
唐亮/文
在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影视剧的影响已经大大超过了书籍、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而完全融合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影视剧中的人物装束经常能引领时尚、影视剧中的人物台词,往往会成为流行语、影视剧中的人物故事,更是会成为人生的方向标……甚至影视剧的拍摄地也会成为旅游的景点。
就从我们苏州来说,本身就是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地方,比如冯小刚的一部《私人订制》就能开辟一条金鸡湖的旅游路线;电视剧《何以笙箫默》引领人们来到阳澄湖边的奕欧来;而早些年的电视剧《桔子红了》让人们对东山的桔园增添了兴趣,类此这样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私人订制》剧照
对于我的旅游路线,也往往选择与电影有关的地方。我来到嘉兴平湖,这个似乎并不出名的地方,因为有个莫氏庄园,让我产生兴趣,它曾是电视剧《红楼梦》、《家、春、秋》、电影《画魂》、《少林小子》等片的拍摄地。走进这个宅院,我依稀走进了贾府、走进了觉慧的“家”、走进了潘玉良的心中。电影营造的情景是过去的现实,而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只有通过它的场景(建筑、物品)融入其中,去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的情感,这比单纯地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更能感触到人文的气息,于是在我的身边仿佛有人在流动,我听到了他们的悲泣声,看到了他们的爱恨情仇。情与景叠化了我的身份,我也不断地在转换着角色。
莫氏庄园
我来到富阳龙门古镇时,也同样进入了各种角色之中,这里曾是电影《饮食男女》、《富春山居图》以及《理发师》的拍摄地。我透过这个镇的每家每户,都能看到“饮食男女”的生活状态,这是人的本能的欲求,可是当融入进传统的道德规范后,就能演化出一幅温馨、亲情的图画,而古镇本身就是一幅具有历史文化渊源的人情画卷。这也许促使画家陈逸飞把他的第三部电影《理发师》放到这里拍摄的原因,最后竟然成为了他最后的遗作。理发师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物,他在这样的古镇中并不起眼,但是在历史洪流的冲击下,他的命运坎坷起来了,这不正体现了中国人的心酸史。我穿越在古镇窄小的弄堂中,就象在历史的枝蔓中穿越,从破落的宅院到香火缭绕的祠堂;从村口的池塘到村民广场,我就象在电影有胶片中一格一格地显现人物的沧桑。
富阳龙门古镇
去湖州的新市古镇完全是因为那部电影《林家铺子》,茅盾的姑妈就在那镇,于是他把那儿的所见所闻写进了他的小说,1959 年水华导演就到此地拍摄了该片,因此当我站在望仙桥上看到“林家铺子”的店牌时,眼前浮现的不仅是电影中的画面,更是民国时客商云集的景象,而其背后则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商战本质。当然还有一部电影《蚕花姑娘》也令这个小镇名声在外,在蚕文化馆中所留下的蚕花物品,能让人领略到蚕花姑娘当年的生活情景。
新市古镇
《林家铺子》剧照
电影能够跨越人生的限制,可以纵横天地,可以在时光中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在海盐南北湖中有一个岛,名叫“胡蝶岛”,此岛其实并没有“蝴蝶”,而是为了纪念三十年代的电影明星胡蝶而取名的,因为当代胡蝶就在这里拍摄了一部电影《盐潮》,虽然电影的影像也许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但是这个岛因她的名字而永远清淅地留在人们的心中。
跟着电影去旅游,可以感受很多的趣味,更能让人体味到人生的奥秘,因为除了看风景、看古迹、看名胜外,又能多了几分与各个时代人物情感交流的时空,从中的我可以演化成不同的的我,可以品尝不同时期的风情,就象在梦中一般,但比梦更真实,因为从景物中可以触摸到人情的悲欢与伤痛。
作者简介
唐亮 苏州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苏州市小荷作文教育培训中心。著有随笔集《六月九重天》(两集),发表于各报刊散文、影评、书评类文章,上千篇,并在多次征文中获奖。
请点击标题
阅读唐亮老师的作品
1、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综述
6、
7、
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