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热播观察:网络选秀的新时代到来了?

发布时间:2025-05-15 11:51

作者:马陆

随着暑假的结束,霸占了互联网话题榜一个假期的四大音乐选秀节目(《明日之子》《中国有嘻哈》《快乐男声》《中国新歌声》)也都尘埃落定了。随着选秀战场的重心从卫视向网络平台转移,节目形式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相信很多人都有着相同的疑问,网络选秀的新时代到来了吗?这些网络选秀有哪些成功经验呢?

要说起国内的选秀史,当然得算是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首开先河,而上海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台湾的《超级星光大道》则联手打开了国内选秀节目的盛世。如今当红的歌手张杰、李宇春、李易峰、井柏然、萧敬腾、林宥嘉等明星都是出自这些选秀节目。2012年,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横空出世,打破了湖南卫视对于选秀的垄断。

(图源自网络)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年改版后的《中国新歌声》和巅峰时期相比,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市场占有率都大幅下降。导师阵容却达到了历史最强:不仅有第一季的功勋导师刘欢和那英,还请来了华语乐坛的两大天王:周杰伦和陈奕迅。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挽救节目日益下降的收视率。

今年暑假的赢家还属网络选秀,市场整体呈“三足鼎立”井喷之态:腾讯视频的《明日之子》、爱奇艺视频的《中国有嘻哈》、芒果TV和优酷视频联合播出的《快乐男声》。最初选秀大火是从卫视起家,如今各方视频网站的加入,反而让传统卫视大受打击。这也是因为主流观众的日益年轻化以及观看习惯的转变,节目改革自然也是必然趋势了。《快男》主打随我,《嘻哈》主打个性,《明日之子》主打真实。从节目的口号,我们也可以看出节目组对于贴近年轻观众喜好的渴望。

选秀节目今夏在网络平台的集中爆发,绝非偶然。《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快乐男声》这三档节目,集结了当下国内最强的综艺制作团队。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投资金额超过两亿元,由《中国好声音》前三季制片人陈伟、《蒙面唱将猜猜猜》导演车澈、《奔跑吧》总编剧岑俊义等人联手打造。腾讯的《明日之子》是“选秀教母”龙丹妮离开天娱传媒后制作的第一档节目。芒果TV和优酷合作打造的《快乐男声》则是十年积淀后的厚积薄发,力图全面拥抱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观众。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视频网站吸收过往经验,不断丰富节目形式的多样性。粉丝化、互动化、类型化、细分化是这几个节目的特色,也是时下粉丝经济盛行下最行之有效的策略。

紧握 “粉丝经济”命脉

不论是《快男》的网络选手通道,还是《明日之子》的“粉推”名额,又或是《中国有嘻哈》的复活投票,节目的直播网络化、粉丝互动化让选手与粉丝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增加了粉丝的参与度和话语权;同时抱紧金主大腿,革新广告植入方式,让广告主受益更多。在这一点上,《中国有嘻哈》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会圈钱”~

《中国有嘻哈》不仅完成了与粉丝的互动,还将广告主的利益最大化。除了特定的爱奇艺会员可以参与每日复活投票外,粉丝可以通过购买金主爸爸的产品获取额外的投票权。

通过节目和线上、线下店铺的联动,实现了平台、金主、粉丝三方皆大欢喜的局面。不仅如此,《中国有嘻哈》总决赛还来了一波直播投票。与各方直播app合作,更是将粉丝们的“血汗钱”狂揽进荷包。网上甚至有段子戏称,《中国有嘻哈》的一百万冠军奖金就来自这些粉丝投票。

各大网络平台利用其先天的互联网优势抓住主流年轻受众,再叠加创新的植入方式,从而牢牢抓住广告商。而这便是网络平台音乐选秀节目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分众文化”取代“小众文化”

在如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早已没有所谓小众文化,只有分众文化。很显然各大制作方也清楚这一点,节目内容变得越来越垂直细分,差异化竞争明显。《明日之子》力图让偶像的定义更加多元,既有作为虚拟选手出现的荷兹,也有实力饶舌歌手马伯骞、创作走心的毛不易等,并且以三大赛道为入口,最后推出九大厂牌。

但《中国有嘻哈》所要宣扬的“嘻哈文化”就可以说是历史车轮的必然趋势了,不仅将节目细分化的还做到了类型化。“嘻哈文化”虽然此前在国内无人问津,但此次的爆火也非偶然。嘻哈文化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日本、韩国,并在这两个国家快速发展,形成了具有两国特色的娱乐文化。而现在的主流观众90、95后,正是深受日韩、欧美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也为此次“嘻哈文化”的盛行打下了基础。

而“嘻哈文化”和“二次元文化”一样,虽然受众较少,但粘性极高。文化越是小众,那么粉丝对这一文化的支持和推动越会让他们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粉丝的参与度、忠诚度也就越高。

从电视台转战网络的《快乐男声》也有突破。总导演陈刚这样定位节目,“快乐男声”这四个字的顺序排列应该是,“快乐”为第一位,“男”是第二位,第三个才是“声”,而且不一定是歌声,也可以是一种态度的表达:“这一届’快男’,观众可以看到节目对选手形象的个性勾勒,以偶像养成为内在逻辑。”但也可以看出,其仍然难以跳脱出固有的形式和格局。

“明星导师”吸引流量

选秀节目向来少不了“明星导师”,无论传统还是网络,选秀节目一般都是导师+选手的模式。

《快乐男声》找来了李健、罗志祥和陈粒代表了三种风格迥异的音乐人担任召唤师。

《明日之子》的星推官:“流量花旦”杨幂、“新晋网红”薛之谦、“快男招牌”华晨宇。

《中国有嘻哈》则是“Freestyle”吴亦凡、因《我们相爱吧》每天上微博热搜的潘玮柏、以及国内饶舌天王热狗、张震岳。

相较之下,《快乐男声》的召唤师的粉丝召唤力显然不足。

陈粒和李健的受众面相对较小,而罗志祥虽然艺能感丰富,却难敌另外两档节目每周更新的撕x大戏。嘻哈文化自带撕x气质,每位选手都keep real(保持真实),从海选的“我觉得不行”一路撕到决赛的双冠军,可算是承包了微博的每周热搜。而《明日之子》虽说前期不温不火,却靠“戏很多”的薛之谦怒摔话筒,摔出了话题和点击量。《快乐男声》在这方面却显得过于乖巧了些。

当然选秀节目的本质在于选人,在这点上,三档网络综艺中,《中国有嘻哈》自然是最为成功。随着节目的播出,PG One、tt、GAI等小众的嘻哈音乐人进入主流媒体视线。

但若从选手的后续生命力来看,看重选拔具有综合实力偶像的《快男》或许更有优势。

(私心放一张小哥哥的帅照)

很早就被淘汰的颜值担当赵英博因为长相酷似吴磊,已经收获多方偶像剧男一号的邀约;从韩国学艺归来、台风最成熟、曲风最独特的养鸡YOUNG-G拿下亚军之后,也在马不停蹄的和各家唱片公司探讨签约事宜;冠军魏巡虽说是选秀“回锅肉”,但被天娱传媒签下,很可能成为下一位芒果台力捧的未来一哥。10年过去,快男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反观《中国有嘻哈》,虽然将嘻哈文化、地下嘻哈音乐人推到了大众面前。但基本上可以预测,嘻哈歌手在娱乐圈的发展上限不会太高。就像R&B一样,即使出了一个天王周杰伦,也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更何况,中国的嘻哈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氛围还是制作技术上要走的路都还很长。加之来自地下的嘻哈歌手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再来上几个“吸毒”事件品牌公关们真是想哭都没地方哭去。

从音乐角度来看,《明日之子》的学员发展上限或许更高。《明日之子》终极战第一场,薛之谦赛道的选手毛不易凭借原创歌曲《消愁》震惊全场。仅一周,《消愁》以20万销量超越《凉凉》登上酷狗单曲畅销榜周榜单首位;上周结束的终极战第二场,毛不易又出新作,《像我这样的人》连续三天登录“酷狗单曲畅销榜”的单日榜单榜首,有赶超《消愁》之势。但尽管如此,《明日之子》节目进行到此似乎也仅仅只有一个毛不易拿得出手。

无论怎么看,如今的市场都不再是一家独大的场面了。在这样的市场形势下,这些成功的网综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或许更为通用。如果影视作品也可以如以上这些网综般在保证内容故事的基础上,做到类型化、分众化,再加上流量明星,想来也将无往不利。

转载请联系客服;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网址:暑期档热播观察:网络选秀的新时代到来了? https://mxgxt.com/news/view/1206267

相关内容

杨幂《微时代》首担制片人 众星云集开创网络“暑期档”
网络综艺决战暑期档:超3成为真人秀 大部分不赚钱
王一博要来了!2021暑期档综艺有点“野”!
“一大波”新老综艺暑期来袭
暑期档何以如此热力十足
动画电影,失守暑期档
【观察】“演员”入综进秀,也进入选秀时代?
这个暑期档真是热闹非凡!已经定档,坐等精彩开播!
快手暑期档热浪:短剧群龙无首,星光被抢风头
暑期档来袭 新三板影视公司谁将弯道超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