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选秀16年:从想唱就唱,到乘风破浪
最初看选秀节目,是被那种争夺名次的竞技状态所吸引,时不时为了某个不公平的裁判或评委或者是场外观众的投票所激愤,办公室会谈论谈论,有意难平,有随性的开心。
当然,也会受到那种竞争的鼓舞,觉得自己可以像她们一样努力前行,辉煌自己的人生。有时候也会瞬间觉得自己也能行,人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从她们身上读到的不是刻苦钻研,因为到现在我也没觉得她们有多刻苦,因为不是刻苦所能够的。我更多的是羡慕她们的幸运。
这么多年下来,选秀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过。形式在变化,内涵价值也在变化。过去是鼓舞人们尽力做到最好能成名活跃,现在一部分价值变成了“勇敢地自我欣赏”。由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到只要自我释放就好。
01
2005年,向来有创意的国内电视先行者芒果台,推出了一档探索性的选秀节目《超级女生》。火的程度恐怕连他们自己也始料未及。
“想唱就唱,唱得响亮”
想唱就唱,唱了再说呗。
那时候的选手不懂修饰,不懂整容,甚至也不知道流量为何物。就像一个学生参加一个数理化竞赛一样,只是一种比赛的心理。只是她们不是学霸,而是一群喜欢唱歌的女孩子。
这个节目的播出,迎合了众多草根百姓对于在众人面前观赏激烈比赛的好奇心。有夸张的报道说,城市里的水压突然变大,后来一查,是《超女》决赛中间放广告,大家都上厕所去了。
作家余秋雨说:李宇春是大地的选择。
其一,报名参赛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其二,真正素颜朴实的农家妹子站在了电视屏幕前。其三,比赛总是让人有好奇的,而且这些女孩子唱歌都不错。其四,那个年代看电视是唯一休闲的最佳选择。
“大家看到了一种很平等的东西,然后又看到了很渴望的东西。”全民关注成为了必然。
然而,还没明白缘由的热度终究要回归理性。至少,得让人清晰地知道为什么这么火的原因。
当然,负面的声音也一直是存在的,这也属正常。节目主旨被批评成“一夜成名是误导青少年”。
02
在06年的超女中,开始变得不那么纯洁了。看到了能迅速成名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娱乐公司和专业歌手都虎视眈眈。沾染了利益和诱因的东西终究已经不再那么干净。
单纯的舞台上唱功的展示,变成了利益的角逐。而且整个评判风气也戴上了面具。最为段子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柯以敏言论。虽然很真实,但也真实到让人觉得为了评判而评判。
你很牛吗?放下你的身段!
你以为你是王菲吗?我说你就是个屁!
如此雷人的说教,没有音乐的内涵,蛮像一个泼妇在骂街。传导的就是一种我说谁行就行,说谁不行就不行的实用原则。至于音乐和唱功的短长,是次要的了。因为其实,她也不专业。
这种被资本和造星宗旨绑架的选秀,口碑一路下滑。直到101偶像女团练习生,又回复了一丝纯粹素人的实力角逐。包装比较少。但其实,资本的影子已然显而易见。很难再回去真朴素了。
而今夏横空出世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则貌似意在通过呈现多位不同女性的追梦历程、现实困境和平衡选择,让观众在过程中反观自己,重新定义她们。
因为这些选手观众都熟悉,所以一定有收视。
03
应当说,选秀最原始的旨意是“选择优秀”。看的是选手唱跳舞台表现能力,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话题流量制造能力以及个人性格私生活问题成为、评判的终极标准了?这让选秀这个好事情越来越变味了。
国内各大视频平台在争夺流量和观众的路上越演越烈,有目的的导演下的剧情终究不是自然的了,国内早期《超女》《快男》这种好像还有真实的硝烟味儿可能永远再回不来了。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在这春天里。”
听着这样的歌声就摄人心魄,《星光大道》那种质朴的感觉也渐行渐远。感慨之余,我们也衷心希望变迁下的时代能已然保存有草根做梦的机会吧。
网址:中国女性选秀16年:从想唱就唱,到乘风破浪 https://mxgxt.com/news/view/1173194
相关内容
“乘风破浪”三年,靠王心凌救市?《乘风破浪》三年,靠王心凌救市?
内地选秀节目十年大事记 “想唱就唱”如此任性
从戚薇到赵丽颖,哪个明星拒绝了《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邀请?
《乘风破浪的姐姐》万妮达说唱武则天…
姐姐乘风破浪第一季演员
《浪姐》嘉宾被质疑,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扶弟魔”只差一个官宣
一场置换了身份的游戏——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的姐姐介绍 乘风破浪的姐姐是什么节目
乘风破浪的姐姐乐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