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行业文化综艺节目崛起现象分析.pdf

发布时间:2025-05-12 17:56

2017年第8期 NEW MEDIA RESEARCH

1 文化综艺的清新突围

当今的电视荧屏,综艺节目当之无愧地成为各大电视台吸引眼球的一大法宝,各大综艺对收视率和广告商的趋之若鹜导致了节目的泛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收视环境和“限娱”的国家政策在给综艺节目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将电视综艺行业推向了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综艺大致经历了港台模式、欧洲模式、韩国模式三个阶段,综艺节目在数量上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趋势。选秀和真人秀的出现,更是引起各大电视台竞相模仿,娱乐综艺节目呈现井喷之势。2015年,各大卫视综艺节目超过200档,而2016年更是达到了400档之多[1]。综艺节目日趋同质化和泛娱乐化,必然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和审美疲劳,为文化综艺的突围提供契机。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首登荧屏,文化综艺崭露头角,至2016年,文化综艺达22档。2017年伊始,央视更是推出6档强势文化综艺节目,其中,以《朗读者》为代表,受到观众热捧和广泛好评,堪称综艺市场的一股“清流”。

2 文化综艺崛起是各方合力的结果

电视综艺的升级和转型并非偶然,而是政策引

导、市场演变、受众进化三者合力的结果。2.1 “限娱令”的逐步强化

国家广电总局在2011年出台文件,规定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3次;2013年,广电总局又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2016年,对涉韩电视合作项目也出台了新规定[2]。

国家一系列“限娱”政策意味着对娱乐综艺节

目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收视需求。“限娱令”的颁布,必定会引导综艺节目向文化偏移,文化综艺在解决受众综艺需求的基础上,更可以以官方倡导的形式大行其道。2.2 “娱乐至死”的市场饱和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3]于是,中国近10年来,靠引进、复制、模仿打造综艺节目吸引受众成了各大电视台都绕不开的诟病,然而,娱乐与综艺之间是否可以画上等号,综艺是否可以更多维地呈现,在娱乐综艺市场几近饱和的状态下引发了更多人的思考。“娱乐至死”的市场饱和,向综艺节目一定程度施压,而施压的结果却是加快了文化综艺的崛起进程。

2.3 受众理性和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当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为受众接纳和欣赏文化综艺节目提供了前提。同时,快节奏和高压的都市生活让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长此以往造成的却是人们面对信息爆炸的恐慌,加之同质、低俗的娱乐扩大了这种恐慌效应,他们更需要能带给他们文化抚慰内涵的娱乐节目。伴随居民文化素养提升的还有观众理性的回归,由简单的世俗审美逐渐转向更为成熟的批判审美,在这样的观念下,综艺节目只有具备更深的内涵和更富启迪性的内容,才能拨动大众的心弦。显然,受众的需求已从肤浅的“悦

注:本论文受河北大学“一省一校”专项经费资助。作者简介:钟艺玲,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

电视行业文化综艺节目崛起现象分析

钟艺玲1,吴胜宇2

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 071000

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伴随着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成了一种全新的生活诉求。电视作为主要的娱乐载

体,承担了娱乐大众的社会角色。近年来,娱乐综艺节目大放异彩,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约束,市场的成熟和观众理性的回归,综艺节目不断进行着自我升级和进化。2017年以来,以央视《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综艺开始崛起,引领电视娱乐节目向深层次转变。关键词 电视综艺;娱乐;文化;朗读者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8-0126-03

网址:电视行业文化综艺节目崛起现象分析.pdf https://mxgxt.com/news/view/1148400

相关内容

2024年综艺节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综艺节目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
网络综艺崛起 文化类综艺节目意外走红
2018年综艺节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综艺IP开启联动
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现象分析
综艺节目行业分析: 腾讯视频与芒果TV领衔Q3综艺市场 影视剧衍生综艺成新趋势
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管理分析
【综艺论文】探析中国综艺节目的克隆现象
【综艺节目论文】探析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主持群模式
原创综艺节目市场调研 2021年原创综艺节目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中国综艺节目行业发展趋势 多元化成行业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