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寒冬到底有多可怕?演员转行或靠卖房过冬

发布时间:2025-05-12 16:18

影视行业寒冬到底有多可怕?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27%,横店影视城的开机率同比锐减45%。据证券日报,影视寒冬仍未退。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有1884家影视公司关停,具体表现为公司状态注销、吊销、清算、停业。

“演员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光鲜。”《演技派》发起人、著名影视剧导演于正表示,“行业开机率下滑,很多‘腰部’演员一两年都没有戏拍。”

一位影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影视是二八定律极为突出的行业,80%的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中,绝大部分从业者处在产业链低端,他们没有选择权,更没有退路。

影视寒冬下,即便是曾经光鲜亮丽的明星也难逃生存的压力,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还在坚持。记得在《演员请就位》中,演员袁奇峰曾公开对自己的演艺生涯发出了疑问:我适不适合走演员这条道路?

对此陈凯歌回应道:“有多少人说,幸亏我放弃了,就有多少人说,幸亏我坚持下来了。只要经过努力坚持下去,你们总有一天会得到你们想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综艺展现出的强大吸金力,也加剧了行业竞争。“不瞒你说,我已经连续十四个通宵,这半个月每天都是早上四五点回家。”国内一位知名综艺导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道,一个节目改十次八次是少数,大部分是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修改。

高强度的拍摄、拍摄前后的各方协调,让综艺节目各个环节上的人员都上紧了发条。

“客户要提意见,平台也要提意见。不仅如此,平台里又分不同部门:广告、运营、制片人再加上部门主任一审二审三审。每个流程都会对节目提出自己的意见。”

上述导演说,目前客户权利被放大是节目录制的一大问题,“很多赞助商,除了要求权益呈现,还会对节目内容提不专业的或者非分的修改要求。”对此,上述导演举例称:他曾执导的一个节目,赞助商是一个果汁。

“按照脚本艺人只要提到并且喝就可以了,结果那天客户来现场看录制,一定要艺人补拍一段内容并且是要求艺人说解油解腻请喝什么果汁。艺人当场怒了,说'解油解腻我为什么不喝普洱茶要喝果汁',为了这个,客户、销售和平台监制现场当着艺人吵架,然后各自汇报老板。录制只能暂停拖延两个多小时所有一百多人耗着等待结果。除了来自客户和内部协调的压力外,节目组请艺人出镜的高昂费用,也成为综艺录制需要“更快一点”的原因。

“艺人制作设备成本很多是按天来计算。高昂的艺人费用让导演组从节约经费的角度会选择本来两天的内容最好一天加班录完。”上述导演无奈表示,所以熬夜成了这个行业非常普遍的问题。这也是高以翔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对于影视行业来说,冬天早就来了,明星和演员也不得不被迫冬眠。

随着影视市场从巅峰跌落谷底,演员多出了大把时间。不愿蛰伏,就只有放低身段。迪丽热巴借访谈节目向导演们喊话,“我有时间”;杨幂依靠综艺节目刷存在感;袁弘开始考虑只能演男三的剧本;黄晓明没戏可演的情况下,接下了于正操刀的改编剧……

一线明星普遍陷入无戏可演的焦虑,而处在行业底层的青年演员,面对的则是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

一些明星没有戏拍,就只能去拍综艺节目,有的综艺节目难度、强度还非常大;不出名的演员转型做了网红;还有一些龙套演员,去互动剧场里当助演,同一出戏,一年演了1000次。

有机构对青年演员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青年演员“无法依靠表演维持自己的生活”。

巅峰的时候,演员不管演什么都有人捧,低的时候,突然就一文不值了。电影演员转战电视剧,电视剧一线演员去演配角,原来的配角只能演更小的配角。一层一层传导下去,造成普遍性的资源降级。

市场对演员不那么友好了。一位青年演员透露,在经历了近二十次试戏失败后,他不得不对自己的事业、剧组的选择,乃至整个影视行业都产生怀疑。根据《影视圈》报道,当下已经有演员靠卖房过冬。今年五月,27岁的演员邹新宇退圈,她曾出演过《小重逢》《不良女警》等电视剧。现在,她是国金证券的一名销售员。

网址:影视行业寒冬到底有多可怕?演员转行或靠卖房过冬 https://mxgxt.com/news/view/1146948

相关内容

影视业的寒冬有多可怕?演员换工作或靠卖房过冬
另眼看娱乐,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演员也有失业危机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
影视行业寒冬还在延续,青年演员该何去何从?
影视业进入寒冬,很多艺人开始转行赚钱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中国青年网
影视行业寒冬:演员收入缩水9成 明星企业困境重重
影视寒冬下的行业众生相:宣传总监跳槽卖保险
13.5元每小时,横店群演梦碎,影视寒冬下的生存挑战与行业重塑
行业观察一:有多少中小影视公司能挺过这个寒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