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圣经:从乐迷到收藏家
《黑胶圣经:从乐迷到收藏家》数百幅珍稀图片,均由作者亲选拍摄。
书中详细解说黑胶唱片的各种知识,从唱片公司到唱片发展史、唱片的录音制作过程、唱片的版号识别、价值判断、收藏渠道、选片原则乃至唱片的选取、放置、整理及收藏与投资的方向,等等,堪称具体而微的黑胶圣经、百科全书,力撑"在这个资讯泛滥的时代,培养出独具的眼光和敏锐的耳力,才是正途。"全书数百幅珍稀图片,均由作者亲选拍摄。
自序 外婆的尼龙绳球
推荐序
前言
为何要收藏唱片
收藏家众生相
唱片解剖学
唱片发展史
唱片制作程序
唱片版号识别
唱片出版年代的判别
唱片的品相
唱片的价值
唱片的收藏渠道
选片的原则
唱片的存取、放置与整理
唱片收藏的方向
媒体推荐
外公从商,还在银行董事会任职,年节之际,总有许多人情礼物,那些水果糕点罐头礼盒,经常用红色尼龙绳重重十字捆扎。外婆坚持简朴清忙,将尼龙绳仔细捆成绳球,以备不时之需。收藏的基因透过尼龙绳,像脐带般连到我身上来。感谢先父让我从他对古玉收藏的热诚中领略收藏必须要“盘”,必须知取舍、摒贪嗔,更接纳“品相”这个意境。感谢母亲以身示范何谓毅力和耐心。感谢敦惠多年来忍受搬迁之间诸多迁就……当然,我终究要感谢外婆的尼龙绳球!
——郭思蔚《外婆的尼龙绳球》
你对于音乐的醉心,表现在精选古典唱片上。你把大部分的零用钱、奖学金和做家教领到的薪水都花费在购买唱片上,数量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为你一再扩充放置唱片的空间。有一回深夜,你像往常那样坐在客厅里欣赏音乐,我则在自己的书房内阅读写作,忽闻海菲兹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一曲终了,我走出书房,要求你重播一次给我听。“原来,你也在听啊!”你的眼神竞有喜悦与兴奋的光芒流露。于是我们默默地并坐,再度欣赏那感伤而浪漫的曲调。那旋律和氛围,至今记亿犹新。
——林文月《给儿子的信》
本书不仅能增进您对黑胶唱片的认知,也能减少您在二手黑胶上的错误投资。毕竟,现在仍然是投入选购黑胶唱片的最佳时机。郭思蔚兄是位可敬的朋友,也是位可怕的对手。
——台湾黑胶三剑客 李富桂、林清荣,王克勤
郭思蔚的这本《黑胶圣经》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他人生的一份记录史,记录他工作以外的音乐人生轨迹。他所走过而留下的轨迹正是您可依循的康庄大道。
——《音响论坛》总编辑 刘汉盛
名人推荐
你对于音乐的醉心,表现在精选古典唱片上。你把大部分的零用钱、奖学金和做家教领到的薪水都花费在购买唱片上,数量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为你一再扩充放置唱片的空间。有一回深夜,你像往常那样坐在客厅里欣赏音乐,我则在自己的书房内阅读写作,忽闻海菲兹的小提琴独奏曲《流浪者之歌》。一曲终了,我走出书房,要求你重播一次给我听。 “原来,你也在听啊!”你的眼神竟有喜悦与兴奋的光芒流露。于是我们默默地并坐,再度欣赏那感伤而浪漫的曲调。那旋律和氛围,至今记亿犹新。
——林文月《给儿子的信》
本书不仅能增进您对黑胶唱片的认知,也能减少您在二手黑胶上的错误投资。毕竟,现在仍然是投入选购黑胶唱片的最佳时机。郭思蔚兄是位可敬的朋友,也是位可怕的对手。
——台湾黑胶三剑客 李富桂、林清荣、王克勤
郭思蔚的这本《黑胶圣经》不是一时兴起之作,而是他人生的一份记录史,记录他工作以外的音乐人生轨迹。他所走过而留下的轨迹正是您可依循的康庄大道。
——《音响论坛》总编辑刘汉盛
你若问我,音乐的形状是什么?我会毫不考虑地说:圆形。颜色呢?多半是黑色。至于音乐的气味呢?呃,那就是介于橘子花香、墨汁甜味和微带辛辣的霉味之间了。对唱片收藏者来说,以上的答案,是可以心领神会的。
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会成为收藏者。我努力分析回想,为什么会累积这些甜蜜的包袱?我想,应该要追溯到外婆的尼龙绳球。
外婆家是个老式的两层楼洋房。对住在单进小平房的我来说,那里提供无数的房间、通道、橱柜,让我们捉迷藏和探险。外婆的卧房连通前面的起居室,有古老的木框穿衣镜、五斗柜,和一个及腰铁架,上面放着永远保持八分满清水的铝制洗脸盆。床侧面墙右边有个暗褐色的木头门,原先是通往另一间卧室的走道,但是狭窄的空间全部为杂物堆放所占,成为名符其实的储藏室。这道门是常年锁着的,铜质的厚重钥匙,被爱干净的外婆藏着,不让我们进入。记忆中只有一两次跟着取物的外婆,远远站在门口(还是不准我入内)向里面张望。其实或许里头堆放的,只不过是些旧家具等杂物,但是我仍然像首次进入蓝胡子公爵城堡的朱迪丝般,对那扇紧锁木门之后的世界充满好奇。
大学时,外婆辞世,跟着母亲至外婆家整理遗物。这次,我终于有机会进入那间神秘的储藏室,才发现它其实没有记忆中那般阴暗或灰尘蛛网遍布。本是走道的一侧有几扇玻璃窗,午后的目光斜照着曾经使用但被汰换的木桌椅、规则捆绑的旧报纸、清洗过,排放整齐的各式空玻璃罐、药厂赠送的纸扇等。难怪每次有多余的腌渍瓜菜,外婆总是能够很快找到玻璃瓶罐让我们装回家。而嗜穿素色旗袍的她,手边总是有印着“明星花露水”或是“新一点灵B-12”眼药水广告的纸扇驱热赶蝇!做事一向有效率的母亲,此刻却将动作停留在一个纸箱前,对着内容发呆。我探头过去,那里面,是大小一致,首尾相接、缠绕成球的红色尼龙绳。
外公从商,还在银行董事会任职,年节之际,总是有许多人情礼节。那些水果糕点罐头礼盒,经常用红色尼龙绳重重十字捆扎,方便捉拿。外公家人丁众多,还有仆佣司机,算是大户人家。外婆却坚持简朴清忙,连这廉价的尼龙绳也仔细地捆成绳球,以备不时之需。看着这些成堆、永远不可能用罄的绳球,母亲的脸颊挂了泪珠。
但是我清楚,收藏的基因不见得会遗传,至少不是代代相传。母亲丢弃无用杂物的手脚一向俐快,收买酒矸的三轮车,都晓得隔阵在家门前卖力吆喊,必有所获。小学时必须走一段不短的路到校,不久就发现避免绕路的捷径,是穿越一个修车厂的空地。狭长的黄泥车道,两旁停放着待修或待领的各色车辆。大型的卡车、交通车等无法驶入厂房,也是利用这土路一旁做为临时车间。技工们修理车辆时,大件、有利用价值的替换零件都会收走;但是一些小零件,经常就随手弃置于土石场地上。放学经过,往往为这些新奇的物件所吸引,时常将诸如橡皮垫圈、螺丝螺帽、弹簧钢珠等藏在书包内带回家,存放在一个饼干铁盒内。至于收藏这些废品的动机,已经不复记忆,应该只是觉得被弃置相当可惜,说不定哪天可以用它们来组合成什么器械玩具。终究它们还是在每次把玩之后,又躺回小铁盒,在某次大扫除时,被母亲倾倒入垃圾筒内。不过看来外婆收藏的基因透过尼龙绳,像脐带般隔了一代连到我身上来。
唱片,当然不是弃物,至少对我来说绝对不是。但是收藏唱片之于我,却绝非“与生俱来”或“家学渊源”可以搪塞。小时家中的确有电唱机和些许翻版唱片;但是除了几张诸如“荣星儿童合唱团”、“原野三重唱”等听得懂的唱片之外,其它古典、西洋流行乐的唱片,是一概没兴趣的。我甚至还会和妹妹贼贼地趁父母不在家,用指甲抠划那些鸣凤、松竹翻版唱片简陋塑胶包覆的封套,留下一道道雪泥鸿爪而窃喜!现在每当我费心尝试修复破损唱片外封套的时候,经常想,这是不是小时破坏唱片的报应?及至上中学,赶潮流地拾起吉他哼唱些似懂非懂的英文歌曲。为了学样,开始自己攒零花钱买翻版集锦唱片。不久,发现要弹好吉他的伴奏,口唱部分可就乱了谱,只好闭口改练古典吉他。在自学过程中,唱片更是我的老师。而由此,发现了吉他不止可以独奏,还有广大的合奏、协奏音乐,而其后又爱屋及乌地接触吉他音乐之外的小宇宙。就这样,我被卷入了唱片收藏的美丽旋涡。
本书的章篇,主要是根据过去在台湾地区《音响论坛》杂志发表的专栏内容。其实写作的动机,是检视自己收藏唱片历程,不断发生的“为什么…”、“要如何…”诸问题的总成。在探索研究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不止中文出版对探究唱片收藏整体行为的文献阙如,连外文资料也仅集中于几个发烧厂家的发行整理、封面标签例证,或是播放硬件的调校等片面知识。从CD取代唱片到近年的所谓黑胶文艺复兴之间,不同世代的收藏者似乎在经验传承上有个断层。借着专栏按月出稿的驱策,将自己零散吸收领悟的收藏知识做有系统的整理分享。不过碍于杂志篇幅限制,许多细节必须精简,或拆解成每月可独立的段落。在此,我尽量将内容还原,甚至补齐连载时遗落割舍的章节,冀望成为连贯的逻辑。诚然如同书名,要面面俱顾,就极难丝丝入理。收藏界卧虎藏龙,任何一个主题都有更适合执笔的专家。不过收藏界也有个特性,就是不喜出头,以免自暴其短或是遭人羡嫉。我久居美国,对这些顾虑比较不敏感,因此敢斗着胆野人献曝!
感谢先父让我从他对古玉收藏的热诚中领略收藏必须要“盘”,必须知取舍、摒贪嗔,更接纳“品相”这个意境。感谢母亲以身示范何谓毅力和耐心。感谢敦惠多年来忍受搬迁之间诸多迁就。感谢《音响论坛》刘汉盛总编辑提供我自由挥洒的空间,以及慨然允诺让连载内容成书。感谢悔之兄不顾我“出版不是慈善事业”的警语,以诗人的执著驱策我对这冷门书籍进行修稿。如果我能预支感谢,我还要谢谢读者分享我对音乐与唱片收藏的热情,以及不吝提供意见和指正。
当然,我终究要感谢外婆的尼龙绳球!
网址:黑胶圣经:从乐迷到收藏家 https://mxgxt.com/news/view/1144784
相关内容
嘿哟音乐独家发行郎朗全新法式古典实体彩胶专辑《郎朗:圣-桑》七夕浪漫开售“黑胶热”燃进唱片业
肖战新专辑破销售纪录,“黑胶热”燃进唱片业
明星也有偶像,成龙珍藏潘美辰黑胶唱片,请求她签名
年轻人开始听黑胶唱片了!肖战等明星都在出!最高炒至3.6万元…
黑胶唱片的历史及其背后的科学
黑胶唱片市场火热复苏——是久别重逢更是涅槃重生
周杰伦20周年黑胶套装:黑白双箱豪华版
老唱片收购价格=上海市80年代黑胶唱片收购热线
金曲天后蔡健雅《全部的所有》MV今日上线《DEPART》黑胶专辑预售同日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