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娱乐独角兽
IDyuledujiaoshou
文袁佳琦
“热搜离开的第一天,想它。”
昨夜,包括热搜排行榜在内的微博几大板块被下线整改后,不少网友表示“很不习惯”、“失去了热搜的微博仿佛失去了灵魂。”
昨日(1月27日)晚间,微博管理员发表官方公告称:北京网信办发布公告通报了微博平台存在的内容管理问题,微博全部接受通报中的批评,并端正态度,正视问题,主动对问题突出的热搜榜、热门话题榜、微博问答功能、热门微博榜明星和情感版块、广场头条栏目情感版块暂时下线一周,进行全面整改。据新浪微博负责人的公开透露,以上版块的下线时间将从当日持续到2月3日21时,为期整整一周。
而在今晚(1月28日)六点,微博管理员再次发表公告,公布了“刷榜名单”及处罚措施:以上相关明星、节目以及事件名称,3个月内将不能再上热门话题榜及热搜榜,以及主持话题。
可以看到,周笔畅、贾冰、赖冠霖、GAI、张若昀等明星,以及部分网友们并无太多印象的热搜关键字,都将在3个月的时间内无法登陆热搜排行榜。但是网友是否买帐还得再观后效了。
根据新浪已经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Q3新浪运营利润为1.203亿美元, 2017年9月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76亿,而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中92%为移动端用户。且不论热搜关停一个星期,对于新浪微博的收入将造成多大影响,现如今,流量媒体平台也需要提高警惕,因为事出必有因。
01
“紧箍咒”唱出行业现状,
“净网行动”事出有因
每一次有关部门进行严肃整顿,高声唱起 “紧箍咒”,都离不开媒体平台的亟待监管的行业乱象。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新浪微博而言,热搜已然成为部分网友用以了解热点事件的天然窗口,它的号召力已经愈发显现,甚至有些“跑偏”。
在这里,本该不苟言笑的官微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与网友们相处融洽,而除了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的社会新闻事件之外,网友自发且强悍的“人肉搜索“功能、键盘侠躲在屏幕背后的咄咄逼人、十八线网红突如其来的”站队撕逼”,也都在微博中显现的淋漓尽致。
不久前,“PG ONE事件”对网民的影响甚大,不仅成为更多成为网友们饭后的谈资, “紫光阁地沟油事件”更是将其粉丝群体塑造成为“妖魔化”般的存在,舆论的利刃冰冷无情,而围绕一个事件产生的数个热搜话题,则成为这股戾气发酵的催化剂。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热搜上的有些过于“无关痛痒”。有网友留言称“今天范程程哭了、范冰冰卷发,明天范程程笑了,范冰冰头发拉直了。”玩笑话中,却映射出微博热搜的真实写照。微博热搜将整顿一周的时间,调整后的状态还尚未可知。一些网友怀揣着一颗无处安放的八卦之心手足无措,也有一些网友站出来借由此事件对微博热搜的“事迹”进行“讨伐”。
“说句实话,应该把视线更多放在人民群众身上,不能让低俗明星艺人成为主流新闻。”一位网友在评论区这样写道,该条评论截至目前获得了16万点赞。
从最早的一批真情实感关注的流量大号,到部分大号已经化身成为“肉眼可见”的营销号,一路走来,网友的眼睛是雪亮的,正如微博热搜中,常年“承包”热搜排行榜的几个位置的话题事件,网民们已经心照不宣,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买的。”
营销号想要“搞出大新闻”,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将炒作事件送上微博热搜排行榜,无疑是最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将微博热搜当成一个宣传渠道,你情我愿,本无可厚非,但次数出现的多了,一些毫无意义的“某某笑了、某某哭了”等令人啼笑皆非的营销事件,将真正的社会事件挤到了后头,也就叫人厌恶了。
相比“引导舆论走向”这一条,前面两条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站在道德制高点、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用五毛钱的水军大量刷评论来达到扭转舆论的目的,并不在少数。
不能否认,随着近年来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成指数飙升,除了明星们的网络号召力在不断加大,一些社会事件往往也能够极大的增强曝光度,比如去年年底被曝光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在微博上得到持续关注的“江歌案件”,可以看到,凭借着巨大的号召力,让原本一脸茫然的吃瓜群众能够迅速汲取信息关键点。
然而随着滚雪球一般的信息扩散度,最后发展成何种形态,已经难以控制。陷入了被舆论主导的“漩涡”中、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境地才是最大的问题。
而更多网友则表示,其实无论是社会时政,还是花边新闻,靠大家的关注登陆的热搜排行本无可厚非,只是需要顾好“平衡”,显然,现在的网络内容风气已经有些“失去平衡”。
02
流量大平台
被请“喝茶”由来已久
群众们津津有味的吃瓜之时,平台负责人也被请去“喝了杯茶”。
新浪微博自然不是第一家被“喝茶”的媒体平台,去年年底,网信办已经针对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平台进行过整改措施。依法约谈网站相关负责人,责令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
直播平台也是被“请喝茶”的重灾区。2017年4月,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举行了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新闻发布会。乐视、百度、新浪、搜狐等20多家从事网络直播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
5月,文化部对网络表演市场开展集中执法检查和整治之下, 10家网络直播平台被关停,48家网络表演经营单位遭受到了行政处罚,超过3万人次的“网络主播”被“处理”,其中547人被解约,这场声势浩大的“全身体检”无疑给直播行业来了场下马威。
彼时,文化部将整顿重点落在“内容为以淫秽色情低俗、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赌博暴力、封建迷信等禁止内容。”现如今看来,内容审查标准的及格线已然愈发严格。
6月,微博遭到网信办整顿。因演艺明星绯闻隐私、炒作明星炫富享乐、低俗媚俗之风等问题,微博八卦大号如“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民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被严肃关闭。
在众多前车之鉴的无形警告中,微博也愈发小心谨慎,今年1月18日,新浪微博上线了媒体辟谣平台,作为于2012年上线的对不实信息举报功能的补充。相信在网络环境的监管收紧中,对于热搜等板块的调整只是微博进行内容整顿的第一步。
显然国家对于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的管控和整改力度还在持续加强。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将格外“严格”,而整改后的微博环境将如何,我们并不需要等太久。
本文授权转载自娱乐独角兽:聚焦于文娱领域创业和深度公司报道,发掘下一个娱乐产业的“独角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