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戛纳电影节的一切,读这本书就够了!
本书是一位戛纳“老兵”电影节旅程的浓缩。
雅各布先生曾担任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主席四十余年,成就了戛纳如今的规模和影响力。
在他笔下,电影节幕后的种种趣闻轶事娓娓道来,电影史上众多导演、明星、制作人在戛纳的众生相一一呈现,通过本书的描绘,尘封历史的那些人物、事件和作品,又一次鲜活生动起来。
《戛纳往事:电影节辞典》
吉尔·雅各布 著
王雅伦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本书是戛纳电影节前艺术总监、主席雅各布的回忆录,全书以词条形式编成,收录了作者担任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主席期间遇到的各种人物、事件、场景、作品等。
其中包含大量电影史的重要历史事件,提及大量优秀电影作品与戛纳的奇特关系,以及著名导演、明星在戛纳的奇闻轶事。对于一般读者以及电影爱好者了解戛纳电影节,了解电影史,本书都是不可错过的。
这是一本关于戛纳电影节的大百科。全书以词条形式编排,收入了作者参与、执掌戛纳电影节数十年的经历和趣闻。包括著名导演、经典电影、明星以及电影节运作的台前幕后。阅读这本“辞典”,如一次奇妙的拼图游戏,一副生动多彩的光影画卷徐徐展开。
独家收入中国电影人的戛纳之旅雅各布得知中文版即将出版,欣然撰写了中文版序言,期待着更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人和导演进军戛纳。此外,书中还独家收录了张艺谋、陈凯歌、巩俐、章子怡、张曼玉、王家卫、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等中国导演、演员的戛纳经历。
雅各布先生担任戛纳电影节艺术总监、主席多年。负责每年的竞赛单元选片,经历了无数优秀作品在戛纳的成名,也错过了很多经典作品的首发。此外,本书还独家披露了电影节选片的流程、评审的考量、获奖名单诞生的秘辛以及电影节组织的各个环节和趣闻。
电影节前主席回忆录中文版首发!雅各布主席掌管戛纳电影节四十余年,将其从一个欧洲的区域性电影节逐渐打造成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顶级电影盛会,成就了无数经典电影和著名导演。此外,雅各布先生还设立了“一种注目”单元,“新摄影机”等单元,提携和奖励了一大批后进英才。这本辞典是他多年戛纳旅程的一次汇总。
作为世界重要的电影节之一,戛纳一诞生就受到了各国电影明星和导演的重视。许多导演和明星也在这里留下了传奇和趣闻。麦当娜的个人电影首秀,迈克尔·杰克逊在戛纳掀起的热潮,马丁·斯科塞斯的戛纳之缘……
(导演:阿莫多瓦、贝托鲁奇,布列松,科恩兄弟,戈达尔,哈内克,黑泽明,斯科塞斯,贾樟柯,张艺谋,侯孝贤,王家卫,李安……
明星:麦当娜,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伊莎贝尔·于佩尔,巩俐,张曼玉,迈克尔·杰克逊……经典:《现代启示录》,《天堂电影院》,《四百击》,《低俗小说》……)
还有种种轶事不一而足。可以说,这是一本另类的“电影史”。
【前言】
七十二变!我必需使用这句小时候在画册里发现的咒语,才能唤起戛纳电影节——这个奇幻的世界,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领域。
我将要穿越时空,在艺术家与电影之间,在年份、人物、事件和回忆中游走,试图重现那些明星与创作者在戛纳的浮光掠影,还有那些创造过、开发过、壮大过、评论过戛纳电影节的前辈,以及那些留在幕后及影子里的人,就像那些热爱甚至为镁光灯所吸引的人。
当我出生的时候,窗外正稀里哗啦地下着大雨。我很快就意识到,外面的世界没什么意思,我很想一头钻回妈妈的肚子里,那儿的空气温柔多了。我不久就明白,我根本是为了看电影而出生的,这就是我存在的本质。
放映室或母亲的子宫,其实有点相同:我们都窝在黑暗中,一切温暖而美好,我们被喂得舒舒服服,听不见外面生命隐隐约约的破碎和喧嚣。
我也意识到,看一部电影比阅读一本书要轻松太多了,更别提写一本书了,并且座位的舒适度与清醒保持度恰成反比。我于是大胆地进入了这个奇怪的行业冒险,工作内容就是观看最后只有极其少数能够流传下来的电影作品。但是,哪部呢?
最近一项法国民意调查显示,戛纳电影节是激发观众对电影关注的加速器:有三分之一的法国人表示,他们比较有兴趣看一部在戛纳得奖的电影,这说明了组织一个尽量没有失误的评审团,并且挑选出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有多么重要。但是要怎么做呢?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这正是这本书的核心主题。当然还有其他的部分。
一个电影节当然有关电影、人物、获奖名单,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要有好天气。如果这些条件都齐全了,我们可以说今年的电影节是成功的。但是,就其素质而言,只有时间,这位至高无上的判官才能下定论。
而文字,将是我描述地点、事件、人物、思想、战斗以及影像的工具。作为影评人,我一直很喜欢同样的挑战:如何通过文字风格来叙述一部心爱电影的情节,如何引发与电影类似的情绪?如何唤起感动?
理想中,我应该同时出现在各个地方,看过所有的电影,读了所有的……即使无法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但是起码我可以申请一个合理的“专利”:我参加了从1964年到现在(2018),每一届的戛纳电影节,从无中断,除了1968年。
所以我一共在戛纳停留了五十三次,每次三周,总长度差不多是我生命中三年的时间,这让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戛纳人,无论如何都比那些在戛纳拥有度假屋,但百叶窗却总是关上的屋主,要待得长。 在这里,我曾经是一名记者,一位影评人,是组织团队的一分子,然后是总监代表,一位纪录片制作人,一名历史学家,一位演说致辞者,也是活动的主席,最终成为戛纳市的荣誉市民。
然而,长年以来挥之不去的印象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百分之百地掌握过全局,实在是因为每一年都不尽相同,每一届都是独一无二的。
电影每年都不一样,评审团年年都换,人们来来去去,有的消失了,有的被取代了,趣闻轶事逐渐被遗忘了,唯独电影节继续在银幕外开展,轰轰隆隆像一列夜间的火车。
本书将要描述的情景,尽可能地贴近事实,我希望它们是珍贵的:随着电影节一年一年的添岁增寿,它们也随着时间慢慢地褪色消失,仿佛我们理解它们的能力,也一点一点跟着消失了。
虽然难免有些偏颇,但我觉得从1980年开始,电影节蓬勃发展,恰逢新电影宫的启用(1983),同时也是人们所谓“我的时期”(1978—2014)。电影节看起来已经不太像我在1978年1月2日上任时的电影节了。但是说穿了,其实我也不像了。
蓬勃发展好吗?不好吗?所有的发展总是有好有坏。
无论如何,现在这里布置了背景和挑战。戏就要开始了,让神奇,让戏剧,让成功,让快乐,让所有这些丰富了我生命的相遇上场吧!当然还有关于艺术和制作电影节的方式。是的,七十二变!实在毫不为过……
网址:关于戛纳电影节的一切,读这本书就够了! https://mxgxt.com/news/view/1137714
相关内容
戛纳电影节 2014戛纳国际电影节【戛纳电影节2014红毯】2014戛纳电影节时间—地点—明星
第67届戛纳电影节红毯
【2022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上,《The Idol》
戛纳2023邀请了谁,明星参加红地毯电影节了吗
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特殊风景——评审团
2014戛纳电影节明星红毯礼服大盘点
戛纳电影节红毯上的中国明星
戛纳电影节:王超《幻想曲》入围“一种关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