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科普作家眼里的“网红时代”

发布时间:2025-05-12 01:08

口述 心理科普作家 唐映红 采访、整理 南方周末记者 刘昊

责任编辑:曹海东 刘斌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唐映红(受访者供图/图)

当追求娱乐的天性变得异常突出,甚至“娱乐至死”时,这不是网络带来的,更不是“网红”带来的,而是社会失范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上的反映罢了。

“网红”是互联网普及以来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公众对网红的追捧本身并不是新事物,从众心理和投射心理本来就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

网红发展演变的时间节点与两个关键要素有关。其一是网络媒体自身的发展演变——从论坛到博客,到微博,再到微信,每一次网络媒体的技术进步都会改变网络传播的生态,从而以不同的方式,造就不同的“网红”。

其二是网络监管,网络传播具有平行、分布、即时的特点,无法建立起传统媒体那样的“守门人”机制,只能在摸索中逐渐积累其监管的途径、技术和手段。这就使得每一次传播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繁荣期”,这个节奏和周期也会影响到“网红”的起伏演变。

从我个人的印象和经验来看,朱海军、芙蓉姐姐

网址:一位心理科普作家眼里的“网红时代” https://mxgxt.com/news/view/1132925

相关内容

大科学家拥有科普心!给科普网红短视频把关,并关注“小儿科”
全民科普的热度,“物理网红”张朝阳是如何接住的?
「物理网红」张朝阳打破了专业科普的「次元壁」
【文汇网】科学家应不应该当“网红”?汪品先:科学需要影响力,科普带来人气和关注
“网红30”时代的特征及受众心理 .pdf
首席科学家的“网红”时代:做技术领航者还是品牌代言人?
网红医生张文宏:为科普防疫持续发声,同事眼中不睡觉的“张爸”
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
心理科普: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
纪录片《东方新科幻》展现科幻作家眼里的人类未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