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关注我们吧
9月10日,2024年腾讯“久久公益节”正式收官。在今年这场全民公益节日中,公众参与互动人次创新高,突破7亿,捐款人次近4600万,近2/3的善款关注乡村振兴领域。
今年“久久公益节”在激励机制、捐赠人服务、公益互动模式、信任公益建设等方面持续创新。机构激励机制从聚焦节日期间,调整为覆盖全年,更注重长期发展;善款进展快速反馈、首次对长期捐赠人推出专属配捐;超过120个产品和业务公益场景上线,各种新公益形式深入人心;推动透明公益建设,让“捐的钱去哪里了”的答案渐趋清晰。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搭建了更丰富多元的行善场景。超过1000位名人明星和正能量网络红人参与活动;5000多家机构、2万多家企业共开展了2万多场线下活动,通过各种创新形式进行公益倡导。
“99公益日”走到第十年,如何保持新鲜感并扩大影响力,推动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是各界的期待。“99公益日”今年升级为“久久公益节”,通过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开放、共建,在多场景、多元化玩法中,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公益影响力,让做好事变得更简单,让公益更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丰富公益玩法,激活潜在善意
通过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开放共建和创新玩法,“久久公益节”持续推动健康多元的公益生态建设。
今年,腾讯120余个产品和业务共同参与公益,无论是办公、支付,还是娱乐、游戏,公众都能找到创新性的公益玩法。其中,“分分赞”活动、“摇一摇,做好事”活动,受到广大用户欢迎。
9月5日“中华慈善日”当天,腾讯公益携手微信支付上线了“摇一摇,做好事”活动。用户在使用微信支付后,页面会出现“摇一摇”入口,摇手机即可解锁一笔由爱心企业与腾讯基金会提供的小额公益金,为乡村儿童、困境学生、环卫工人等群体助力。善款被使用后,用户会获得及时反馈。
除了“分分赞”和“摇一摇”,腾讯新闻、QQ浏览器、腾讯游戏爱心回礼等产品打通捐款闭环,让用户在看新闻、玩游戏时也可以随手做公益。
基于多样的用户生态和产品载体,腾讯公益不断摸索每一个项目适合的用户群体,根据产品特点链接独具特色的公益项目,并推出定制化的公益玩法,让公益更生动、更具吸引力。
倡导开放合作,共建共创共享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宫蒲光在“第二届中华慈善数字公益节”共建幸福家园活动动员部署会上提道:“数字化丰富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公益无限的想象力,公益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捐钱捐物,多元性和趣味性的慈善公益行为,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公益慈善的活跃度。”
众多爱心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了公益活动,广州公交集团、万达广场、华润万家等通过投放公益广告、开展主题活动营造公益氛围,中核集团、顺丰、麦当劳、安踏等多家企业通过企业捐赠、员工公益、向消费者开展公益倡导等方式参与其中。
“中核集团一直在打造社会责任品牌,今年正好趁着‘久久公益节’的契机,跟腾讯公益深化合作,进一步扩大公益项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微信平台覆盖面比较广,几乎可以触达所有职工,这是一个优势。”据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文化品牌处负责人介绍,中核集团携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爱心捐赠活动,邀请集团18万名员工,通过线上宣传倡导、线下公益集市等活动,为困难儿童送去助学金。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员工会获得微信红包专属封面、小红花胸针和腾讯公益周边纪念品。
“大家平时看到这朵小红花,就会想到做公益,这正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向员工传达公益理念,也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打造中核品牌。”
在“久久公益节”小程序首页,展示着中核集团和其他众多爱心企业的公益故事。公益服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合作既能擦亮企业社会责任品牌,也能链接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公益事业。
通过合作共创,公益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宽,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搭建了更丰富多元的行善场景。今年,超过1000位名人明星和正能量网络红人参与活动,如带动粉丝及捐赠人对公益项目进行施地探访、在专访或直播中发起公益倡导、录ID发起“一起捐”等。同时,数千家公益机构和超2万家企业,共开展了2万多场线下活动,通过各种创新形式进行公益倡导。
十年如一日,久久做好事
从今年的各项创新变化可以看到,从“99”到“久久”,清晰地反映出腾讯公益的长期价值导向——把节日化作日常,更强调公益行为的细水长流和助力公益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这一点也体现在对公益机构的激励上。今年“久久公益节”,腾讯用于公益行业实践激励的2亿元资金,激励周期从年初持续到11月20日,更注重全年的日常运营,而不仅是节日周期。这期间,机构在提升自身运营能力、劝募、捐赠人服务等方面的好做法,均可获得激励。
这种调整,旨在让那些注重捐赠人服务、注重日常运营、能够创新解决社会议题的公益机构脱颖而出。
2亿元公益行业实践激励也更注重对中小机构的扶持。在捐赠人服务、公众倡导、数字化能力、创新服务、公募支持等方面,中小公募机构享有保底激励政策,只要能在这几方面达标,就能获得更多激励。按照活动规则,公益机构在每一类激励上能获得的总激励金额都有上限,这不仅让激励整体覆盖的机构数量更多,也让更多中小公益机构有机会参与和获得更多激励。
公益节收官,但公益行动不停。十周岁的“99公益日”升级为“久久公益节”,节日公益进化为更持久的行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部负责人赵国臣表示,今年起,“久久公益节”更加注重优化捐赠人服务和体验,更加注重机构日常运营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为各方主体构建信任关系,更加注重人人公益理念的倡导,并致力于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向高质量发展前行。
“今年‘久久公益节’,有数亿人参与了公益互动,就像种下的一粒粒种子,从长远来看,有可能会从行为公益转化为更持久的行动。除了几天深度的参与,这些公益活动也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助力公益事业持久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公益慈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健康、可持续的公益生态建设,对公益行业的发展更有意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国胜说。(见习记者 赵艺伟)
夯实数字底座 助力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专访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部负责人赵国臣
见习记者 赵艺伟
走过十年的“99公益日”,今年正式升级为“久久公益节”,已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广、场景最多元的公益节日之一。近日,记者专访了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部负责人赵国臣,请他介绍互联网平台在公益领域深耕、探索和创新的有益经验。
公益场景融入日常生活
记者:今年9月5日是第九个“中华慈善日”,新修改的慈善法正式施行,对信息公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提出明确要求,腾讯公益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
赵国臣:腾讯公益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技术创新与应用、模式创新与升级、行业自律与透明、文化传播与教育等领域推进改革创新,推动贯彻落实新修改的慈善法的要求和精神。
一是加强信息公开与透明度建设,打造“透明公益”。腾讯公益将开发和应用更先进的数字技术工具,严格风控管理、加强事后复核审计、全程开放公众监督,为公益慈善事业创造更可信任的发展环境。同时,开放技术工具,让公众可以更方便地查询和了解公益项目的相关信息,提高公益事业的透明度。
二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公益领域的应用,打造“数字公益”。腾讯公益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创新募捐方式,优化项目管理。如基于微信支付实名认证及资金拨付的能力,打造“公益项目数字化执行工具”,公益机构可以快速核验受助者身份、精准高效拨付资金,捐赠人也能更加及时地收到真实、准确、自动的反馈,了解善款执行的全过程。
三是培养公益人才和营造文化氛围,打造“人人公益”。腾讯公益将一如既往地注重公益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将发挥平台及社交媒体资源优势,传播慈善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
腾讯公益将严格遵守新修改的慈善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依法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与各方共同支持公益慈善组织和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运行,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个方面助力高质量发展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腾讯公益以及“久久公益节”未来将在哪些领域推进改革创新,助力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赵国臣: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始终响应与落实党和国家的部署要求。
升级后的“久久公益节”将秉承不变的初心,在当下与未来持续投入,聚焦助力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倡导支持长情的捐赠人,激励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机构,帮助捐赠人和公益机构建立长久的信任关系,实现“十年如一日,久久做好事”的愿望。
未来,腾讯公益将从四个方面持续助力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公益倡导,利用腾讯的平台和场景,促进人人向善,让公益更好地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二是发挥“久久公益节”的能量爆发力,在节日的跨界效应里创造各界接受公益、感受公益的契机,形成更加多元、开放的氛围;三是通过技术践行科技向善的使命,助力公益事业数字化、透明化发展,助力行业监管,与各方共建更可信赖的公益环境;四是更好地服务捐赠人和公益机构,助力机构提升募捐能力和执行效率、提升日常运营和捐赠人服务质量、提升基层能力建设和社群维护水平,夯实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END
编辑:周冉冉
制作:周晓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