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浮躁影视剧的背后,是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发布时间:2025-05-11 11:18

浮华浮躁影视剧的背后,是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2020年12月11日 07:43   来源:红网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8日通报,“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去浮华浮躁、重创作规律’的几点意见”日前发布。针对当前我国电视剧创作重演员、轻编剧、轻导演、轻制作甚至演员不背台词等现象,意见指出,要严肃创作拍摄现场纪律,遵循创作规律,形成正气,形成剧组共识,形成舆论监督,行业自律。

  正如《意见》指出的,近年来影视剧投入成本与质量的矛盾引发关注讨论。影视剧集数越来越长、不惜用天价片酬邀请流量演员,换来的却不是优质内容涌现,而是网友的嫌弃指责。要处理好影视剧现有问题,必须探讨清楚产生原因机制、对症下药。而笔者认为,导致该类浮华浮躁影视剧的批量生产,并不只是资本或其中某一环节在起决定性影响作用,而是投资方、制作团队、播出平台合力的结果,而诱发合力的重要原因,则是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在互联网和移动端兴起以后,消费者被海量信息包围,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而无论是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平台的贴片广告曝光率,还是直播带货、粉丝经济,这些盈利方式都建立消费者及其注意力聚集上,争夺注意力成为各方获取利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获取可观的利润,至少是收益大于成本、保证影视剧制作和宣发的顺利推行,影视剧链条上的各方都在试图尽可能地吸引观众注意力。

  对于投资方和播出平台而言,他们需要承担影视剧制作费用或是购买影视剧成本。而流量相较于其他概念,是更为稳定、更加直观的指标,向他们保证着高额利润预期在后期的实现。一个演员具备高流量,通常意味着他受到大众广泛关注,或是其粉丝群体具有强大的贡献意愿和消费能力为之打榜投票。如此一来,即便剧情本身内容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流量演员的加入也能保证影视剧备受关注。但这些流量明星辗转于各个通告,要保证完整系统的片场拍摄时间,则需要用高片酬吸引明星及其经纪公司。流量明星时间供给紧张与争夺注意力的需求相互作用,导致演员片酬不断抬升。

  而对于制作团队而言,近年兴起的IP经济,为他们吸引注意力提供了新思路。IP剧是指将拥有一定粉丝数量的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创作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大IP本身具有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和流量明星一样能吸引观众注意、具有更高的消费者黏性,甚至能够引发IP效应,即促进周边产品的消费、延长整个影视剧的利润链条。无论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步步惊心》《甄嬛传》,还是单机游戏改编的《仙剑奇侠传》,都作为典型IP改编案例风靡全国。但引入IP需要支付知识产权方面的高成本,从而迫使影视剧总成本再次抬升。演员和IP成本方面的高消耗,迫使制作团队压缩服化道费用和剪辑宣发成本,甚至连剧本与拍摄画面的质量也难以保证。剧情前后矛盾、“五毛特效”频出,这些基本错误都会让观感变差、引来指责。

  注意力并非洪水猛兽,但“注意力唯上”绝非影视剧发展的正确道路。要防止影视剧制作过度追逐注意力经济,不仅要推进《意见》所指出的“形成舆论监督,行业自律”,更要落实演员片酬限制规定、倒逼影视剧成本结构改进,以他律推动自律。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浮华浮躁影视剧的背后,是注意力经济的兴起 https://mxgxt.com/news/view/1120076

相关内容

老戏骨不受欢迎,偶像派演员赢好评,央视怒斥:浮华浮躁
如何去影视行业浮躁之根 须各方主体勠力前行
「网红」产品经理宋紫薇闪电离职:频繁跳槽背后的浮躁与迷失
“凌晨出道下午塌房”:娱乐圈的浮躁与反思.pptx
高晓松浮躁生活解析 显赫家世背景引轰动
许民彤:文学选秀是一种文学浮躁
《娱乐圈泡沫狂欢:明星动态背后的虚华浮躁与价值迷失》
张雨绮换角疑云:实力派女星的坚守与行业浮躁的碰撞
李保田炮轰娱乐圈浮躁:大腕成功后不愿卖力气
《华丽背后的浮躁:巴黎时装周明星“走秀”现象深度剖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