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背后故事,今日话题:神奇的香港无线训练班
有没有一个培训机构,能培训出周润发、任达华、刘德华、梁家辉、梁朝伟、周星驰、古天乐?答案是有的,它就是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
1967年,香港电影届大佬邵逸夫,决定将事业重心转移到新兴的电视产业,并与他人和合伙成立了香港无线电视广播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TVB,由于是香港首家获得免费无线电视牌照的电视台,所以一般被称为“香港无线电视台”“无线”或者“三色台”,也是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公司。
1972年,邵逸夫为了给自己的TVB培养演艺人才,开办了无线艺员培训班。当时的报名条件如下:必须是香港合法居民,年龄在17—27岁之间,身高要求男性1.75m左右以上,女性1.63m以上,能流畅阅读中文,能说流利标准的广州话,学历在中五或以上——相当于我们的高中学历,训练期为六个半月,每个月还有1000港币的补贴。
邵逸夫先生
这样的条件看似宽松,其实却不那么简单,因为进入训练班仅仅是开始,除了学习表演技巧、形体练习等,每三个月还会淘汰三分之一的人,训练班的学习时间只有六个半月,而毕业后的学员并不是都能绽放星光,他们还要在成名之路上历经坎坷。
按照TVB的规矩,演员一般要跑两三年龙套才有可能演到配角,演五六年配角后,才能得到演主角的机会。这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每日辛苦拼搏,但却看不到明天的美好,很多人熬不住就转行了。
努力坚持的人他们一边拍戏,一边积累经验,所以大多的香港演员都是日日夜夜的拍剧积累下来的演技,以前的香港演员一年都是好几部剧在身不停的拍,连续通宵是家常便饭。这些在片场锤炼得到的演技,适应性更强,更具有互动性,和科班出身的演员确实有所不同。
1976年,周润发给伍卫国跑龙套;
1980年,黄日华给周润发跑龙套;
1983年,周星驰给黄日华跑龙套,
而今天的周星驰已经被人称做“星爷”。
龙套,得不到台词,没有名字,甚至表情也不能有。然而,对于跑龙套的人来说,如果你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演员,那么跑龙套就并不意味着没有前途。
如今的无线训练班虽然已经随着香港电影变得落寞,但这并不能掩盖它曾经的辉煌。
作为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TVB训练班在整个华语影坛中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或许邵逸夫自己也想不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明星培养基地,日后竟然撑起了香港,或者说是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它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影视明星,周润发、任达华、刘德华、梁家辉、汤镇业、黄日华、徐锦江、周海媚、梁朝伟、周星驰、古天乐、吴镇宇、欧阳震华等等。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从无线走向大银幕的艺人,同步经历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蓬勃发展时期他们崭露头角,盛极一时他们是中流砥柱,市场萎靡时他们不离不弃。
文章原创不易,转载请通知作者。
图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