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浪淘沙令》,兴王只在笑谈中

发布时间:2024-12-09 12:13

元丰七年的秋天,苏东坡离开庐山前往江宁。

在庐山访禅时,他曾经做了一首诗,就是那首入选了小学课本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经历了乌台诗案,经历了黄州被贬,起初那些愤激逐渐散去,苏东坡对变法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微妙的转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慢慢退出政治中央舞台时,苏东坡得以冷眼去看这场影响了北宋的大变革,对王安石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一次他去江宁,就是为了拜会荆国公——王安石。

当苏东坡的小舟在江宁停泊时,跟随的童子看见一个骑着驴的老道在渡口侯着,转头对苏东坡说道:“先生,有个老道在渡口张望,怕不是来迎先生的?”

苏东坡一愣,江宁的确也有些诗词来往的道人,但这些世外之人,一向萍踪不定、到处云游,往来无迹可寻。倒是之前专程给王安石去过信,难道是他亲自来渡口相迎?

心念一转,他立即反应过来,来不及戴冠就大步走了出去。

童子在后面喊道:“先生,莫急,冠还在这里呢,戴了冠再下船啊。”

苏东坡大笑道,“来不及了,是王相公啊。”

他匆匆下船,在道人面前长揖道:“有劳王相公远迎,子瞻不及戴冠,失礼之处,还望海涵。”

渡口上,道人飘然下驴,喜滋滋道:“子瞻说笑了,那些虚礼岂是为你我而设的?”

来人正是,退隐在江宁闲居的王安石,以故相之尊,却着一身道袍骑驴来访,着实让苏东坡感动不已。

这时的苏轼刚刚被准许调往汝州安置,虽有了起复的希望,但还是一个闲官;而王安石早已经被罢相,甚至将经营数年的半山园都捐出来做了佛寺(宋神宗亲书匾额,题名“报宁禅寺”,民间则称为“半山寺”),自己则寄身在秦淮河畔的一个小院,也是一个江上闲人。

两个人没有官场的牵绊,携手共游钟山,一路上清谈妙语、谈诗论佛,好不快活。

苏东坡在江宁盘桓了一月有余,临行时,赠诗给王安石一首:“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苏轼走后,王安石说:“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两个神仙人物的江宁之会,是苏东坡和王安石两个人的和解,也是中国灿烂文学史上的一次盛会。抛却政见,只谈文艺,两个人都真心的拜服对方,欣赏对方,虽然王安石年长苏东坡十六岁,但两个人可以称之为忘年之交。

这大概就是文艺的力量,更是心灵的力量,这样两个心怀天下、品格高尚的人,天然就是相容的吧。

苏东坡虽然一直对变法颇有微词,但他从未怀疑过王安石想要通过变法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的初衷。就在此次会面一年后的元丰八年,神宗驾崩。哲宗继位改次年为元祐,旧党重回中央,新党纷纷被罢。

元祐元年(1086)四月,王安石去世。苏轼奉命撰《王安石赠太傅制》,文中评论王安石:“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王安石在九泉之下,虽有遗憾,但因为有了苏东坡的盖棺定论,也算是可以瞑目了。

王安石曾经做过一首《浪淘沙令》写商周君王与贤臣的风云之会,兴王只在笑谈中,仿佛传奇一般。而他与宋神宗,亦是后世的一段传奇。

「链接」

点击蓝色链接,可以去喜马拉雅收听长安燕语老师给大家倾情播出的本期节目。《听见宋词》在喜马拉雅等你哦。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今河南开封)农耕(耕佣)。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钓叟),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

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伊尹是传说中的人物,没有记载他显达的年岁,但这是一种互文的写法,不必认真。主要是为了强调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伊吕二人若不遇汤文二王,也就终老山野,无所作为。作者在这里是感叹作为臣子想要得到皇帝的重用和赏识,是需要偶然性的运气的。即使贤明如伊尹和吕尚,如果遇不到商汤和周文王,那他们也是白白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的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现,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

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辅佐兴王,而汤、武也因为偶遇了伊、吕两位贤臣成就了千古霸业。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遇到了宋神宗,也得到过君王全力的支持。但最后,终究是没有成为兴王谈笑间的英雄。时也,命也,王安石的经历让人不禁一再叹息,纵然是阑干拍断,依旧是意难平。

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布局巧妙,气势恢宏,完全突破了宋词绮丽繁华、闺阁抒情的传统。王安石以一己之力开阔了词的内容,用历史和典故来熔铸词意,提升了词的境界,给予了同期豪放派词人诸多有益的启发。

春风又绿江南岸,可惜王安石已经看不到今朝盛世的明月了。

《浪淘沙令》宋代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责任编辑:

网址:王安石的《浪淘沙令》,兴王只在笑谈中 https://mxgxt.com/news/view/111759

相关内容

诗作里的王安石:如何以笔墨诉人生理想?
王安石:年少有为,梦笔生花,为政数年,终成千古风流人物
王安石拜相,苏轼专门写诗嘲讽,3年后王安石为何还力保他不死
早市儿淘来的“王绘西厢”
沈腾和沙溢在我身上玩起了爆笑改造,看来我得改口自称石某人了
南怀瑾用三句话评价王安石,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王安石这字写得歪歪斜斜,为何依然被称为国宝?
王安石为教训苏轼出一上联,虽平淡无味却成千古绝对,至今没对出
再谈“芬妮案” 王志文:我只是在表达感受
斗了半辈子的苏轼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各写下首千年经典,高下立判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