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位华语电影制片人:2000亿+票房都由他们操盘
如果说导演是一部电影的内容创作核心,那制片人便是为电影保驾护航,推动整个项目的“掌舵者”。
从前期挑项目、找投资、码盘子,到维护剧组正常运营,保证拍摄顺利进行,再到后期监督电影合成制作,推动电影上映,制片人在其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职责。曾有人说,电影行业一半以上都是制片人。但抛开那些空有头衔做不出项目的,实实在在运营出高票房作品的才是真正的行业制片人。
为此,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参照国产电影票房榜,盘点出中国电影背后的200位制片人,跟大家一起回顾当今电影行业最具市场价值的制片人都有谁,通过他们,我们又能看到哪些行业真相。
备注:
1.榜单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2.入选制片人需至少拥有两部电影作品;
3.以电影片头/片尾署名的总制片人、制片人为准,联合制片人、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等不在统计之列;
4.香港电影中的“监制”不在此次统计之列;
5.周星驰、冯小刚、曹保平等导演身份大于制片人身份的“制片人”不在统计之列,如有差池,还请指正。
40-70年代电影人主导,
90、00代“后浪”制片人极少
制片人,可以看作是电影的项目经理,负责把控电影制作全流程的大小事务。在香港电影圈,这一职位更习惯用“监制”相称。但无论如何,这都是电影生产制作的“主心骨”人物。
在国内,出品人往往是电影投资方的老板或法定代表人,制片人则通常由公司董事长、CEO或总经理等负责人担任。
比如,《老炮儿》《西游降魔篇》等影片背后的制片人王中磊,便是华谊兄弟副董事长兼CEO;推动《战狼2》《流浪地球》等爆款项目的张苗,是北京文化电影事业部总经理;王易冰则是坏猴子影业的CEO;博纳影业创始人及董事长于冬在担任出品人之余,还以制片人身份参与了《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等不少作品。
▲从左到右:王中磊、于冬、王易冰、张苗
除此之外,电影行业还存在着一批像张望(《邪不压正》)、陈祉希(《唐人街探案》)、焦爱民(《厨子戏子痞子》)、朱文玖(《老炮儿》)等“独立制片人”。相比于以公司撬动制片的前者,他们亦成功在市场创出一条路。不过,现在很多独立制片人也入职在某家公司,或者自己创业成立公司,参与电影投资等等。
可以在表格中看到的是,不少制片人都是转型而来。比如从演员踏入制片人行列的陈祉希、陈红(《妖猫传》)、章子怡(《非常完美》)。跟随章子怡,其经纪人纪灵灵同样跨界为制片人,杜华(《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刘瑞芳(《我不是药神》)、谭祖慧(《铁道飞虎》)、霍汶希(《一生一世》)、赵若尧(《我是证人》)等经纪人同样走上了类似的发展道路。
▲从左到右:陈红、章子怡、陈祉希
还有从媒体转型而来的田甜(《夏洛特烦恼》)、魏君子(《奇门遁甲》)、孙永焕(《悲伤逆流成河》),以及从营销人转型而来的张文伯(《怦然星动》),导演黄建新在近几年也以制片人身份参与了《我和我的祖国》等不少作品。
总的来看,当今电影市场头部制片人群体还是以出生于40-70年代的电影人为主,资深操盘手依然是市场主力。此外,田甜、李雯雯(《飞驰人生》)、刘同(《谁的青春不迷茫》)、傅斌星(《地球最后的夜晚》)等一批80后制片人开始崛起,为市场带来不少优质之作。张微(《嫌疑人X的献身》)等90后制片人的身影目前则鲜少看到,且代表作品相对较少,因此没有跻身此次榜单。
一位制片人可以影响80%的票房
华谊兄弟副总经理、华影天下董事总经理刘歌曾在一次大师班上讲过一个,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CEO李宁分享给他的故事——有人曾问好莱坞制片厂的总制片人,拍电影要如何选择题材,要怎么决定投什么电影,制片人回答:“投电影之前就像去了一趟拉斯维加斯,你也不知道是赢还是输。”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的确,电影创作就像是一场博弈,即使是最富有经验的人,也很难会在开局前压中结局。对统筹全局,运营创作全过程的制片人来说,能做的或许只有尽全力推动项目往好的方向发展,压低风险,争取做到让观众满意,让项目回本,对投资人及所有幕后创作人员负责。
尽管前途叵测,但一个好的制片人,或者说一个优秀的制片团队仍然对一个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可以成就80%的票房。
其中,对故事内容的把控能力自然是制片人首先要具备的。这种把控,不仅体现在要塑造出一个好故事、好内容,更要考虑到项目题材、类型及内容等各种风险,让作品贴近观众,契合市场,塑造一个优质的市场产品。这就意味着,制片人还有具备敏锐的市场观察力,熟悉市场规则,深谙市场规律,最重要的还有了解当下观众的审美喜好。
落实到具体的推动运营阶段,管理协调能力同样重要。大到如何挑选到合适的创作人员,成千上亿的预算如何分配,小到每天的拍摄执行计划,各种宣发策略的制定执行,都需要制片人费心统筹。此外,丰富的人脉资源、巧妙的社交手段亦是不可或缺的社会能力。毕竟电影行业尚属人情社会,拉投资码盘子总少不了与人合作打交道。而且,信任本就是人与人交流合作的基本,一段段稳定且持久的朋友关系,无疑会让工作轻松很多。
相反,一个不及格的制片人,可能很难构建起制作团队,将项目落地。他们更多的,被称为行业的大忽悠,让一个个不错的故事创意停留在PPT上,损失投资人利益。即使最终推动电影上映,如果对内容把控不到位,也很难赢得大众口碑、赢得票房。
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迈入600亿行列,但真正优质的制片人可能仅有金字塔顶端的20%,大部分作品还都在内容上有待进步与提升。制片成本越来越高,很多项目一味追求大制作、大场面,却忽略了对内容的打磨,预算超支时有发生,亏本项目不时出现。
基于此,行业挂名现象也依旧存在,不少项目会借行业前辈的名号提升门面,真正操盘做事的人可能都没有姓名。话语权中心制下,一些执行项目的制片人也经常会沦为辅助执行角色,丧失了对项目的整体把控权。如此种种,都反映着国内制片体系尚不成熟的事实。
为了优质内容的产出,现如今很多制片人已经在内部,或者跟导演等搭建起稳定的制作班底。比如朱文玖和管虎、尹红波和姜文、萨琪日和周申/刘露,胡晓峰和冯小刚等等。陈红在跟陈凯歌结婚后亦开始往制片人方向发展,成为当下有名的夫妻档制片组合。陶虹和周韵目前也开始跨入制片人行列,担起幕后重任,为另一半保驾护航。
“人人制片人”时代,
只有做出项目才称得上真正的制片人
曾有人说,电影行业一半以上都是制片人。除了表格中列举的这些头部人士,行业底层其实还有一大批孵化不出项目的制片人。
这其实是行业常态。即使是再有经验的制片公司,都很难做到开发一个成活一个,可能摸索一百个,最后才成就一个作品,剩下的都无法问世。成活率可见一斑。而这些失败项目背后都站着一个制片人,毕竟每个项目总要有人推动才知结果,只不过没有孵化成功罢了。
老板型制片人无疑是最具开发优势的一批,不管是资源人脉还是推动经验都是信手拈来,表格所列举的200位制片人,80%便都是老板。除此之外,那些单打独斗或者任职在制片公司的制片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首先是资源型制片人。在当下电影行业,人脉资源尚是行走江湖的关键。胡晓峰便曾提到,制片人需要与政府、投资人、服化道工作人员,甚至拍摄地的小商小贩搞好关系。而资源的累积不仅需要时间和资历的累积,也需要酒精和嘴皮子运动频率的累积。很多美女制片人其实也属于资源型制片人,有时候,用颜值撬动的资源并不亚于酒精和嘴皮子的功效。
其次是专业型制片人。如果缺乏人脉资源,或者很难做到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真正懂内容、懂制片、懂管理也可以创出一条自己的道路。一身真正抗打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也是立身之本,被人所尊重。
另外还有老板助理型制片人,其工作主要是帮老板盯项目,每天替老板跑腿干事,但也经常被冠以制片人的头衔。相比于前两者,这一类便更难做出项目了。
现如今,几乎每个公司都养着几个做不出项目的制片人。项目开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做爆款便更难了。这些制片人便是替老板不断试错,摸索项目,探寻成功可能性的存在。
对比其它工种,制片人其实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同时也是英雄不问出处的行当,只要积累起一定的资源,具备一定的制片能力,就能在这里有所施展。最关键的是,要想真正有所作为,制片人要敢于挣脱舒适圈,努力尝试探索,不拘形式,运营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毕竟成功项目才是检验实力的实在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今天,制片人已经成为最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日渐扩张的市场也正需要更加理性和专业的制片人出现,需要更规范的制片环境的形成,以稳固市场根基,促进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探索。
市场蓬勃离不开优质内容,内容背后更离不开一支强大的制片团队。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取得的各番成就,是无数幕后创作者潜心耕耘的结果。是荣誉,更是重任。未来电影市场还要迈向多高的平台,同样还将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行业停滞不前,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定能恢复生息,迎来曙光。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网址:200位华语电影制片人:2000亿+票房都由他们操盘 https://mxgxt.com/news/view/111406
相关内容
中国影史首位女演员!马丽主演电影票房超过200亿马丽荣登中国电影史票房超200亿女性演员榜首
流量明星票房为何不行了
凤凰院线经理指数|沈腾新片票房预测1.55亿 不演喜剧票房不容乐观
凤凰院线经理指数|张若昀新片票房预测1.45亿 小众“文艺片”票房有上限
中国票房“最高”的10位演员排行榜,此数据截止到2024年7月20日
《热辣滚烫》片方盈利12.3亿,贾玲四种途径分钱,多到难以想象
《好东西》票房破4亿 影片由宋佳钟楚曦主演
微博娱乐白皮书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十大电影票房排行榜2021→买购网
吴京新片大获成功,揭秘这位‘电影商人’的亿万财富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