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新知:6期]

发布时间:2025-05-11 03:41

本数据会导致删除数据库

分享心理科学动态,追求幸福快乐人生。

[1] 心理问题和生理问题一样,不管你是好人还是坏人,名人还是普通人,该有问题的都不会错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名人的遭遇也往往迥异于常人,因此,患上精神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新鲜出炉的娱乐圈患精神病的十大明星:1.许美静 2.蓝洁瑛 3.范晓萱 4.窦唯 5.崔永元 6.张国荣 7.Ella 8.何勇 9.周润发 10 徐锦江。在这些人中,关于周润发的叙述是:

九、周润发持续失眠好像断气

病人简介:国际巨星,代表作《上海滩》、《纵横四海》等。

发病过程:曾一段时间忽然觉得心跳得厉害,不断流汗而且手发抖,有时甚至觉得好像要断气一样,严重时持续失眠。

病因:由于多年不停地工作,突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就好像一架从未停过的机器突然停下来,身体机能未必可以马上适应,而心理上因为较多时间产生好多无谓想法,造成心理困扰。

来源:http://news.39.net/mxrd/0811/19/716683.html

这算得上精神病吗?你自己看看原文再做判断吧。

[2] 不仅影视明星,那些管理明星也是精神有问题。现代的不说,古代的朱元璋就毛病多多,据说,患上了“朱元璋综合症”:

什么是“朱元璋综合征”,它泛指一个成功人士面对成绩和压力,不善调整心态,反而越是成功就越自卑,越有能力就越刻薄。到头来,成功变成了催命符,使人出现种种心理障碍,甚至是人格分裂。

具体案例,看这里:http://xmwb.news365.com.cn/ygb/200812/t20081215_2129449.htm

[3] 心理问题人人都有,各有巧妙不同而已。有了问题怎么办,有人提议用催眠。通过催眠,可以驱赶城市中的紧张问题。

美国心理学联合会指出,催眠的有效性具有科学基础。但并非每个人都对治疗有反应,催眠应当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保健师来实行。

赖安女士从事催眠术已有8年,正在攻读咨询类的硕士学位。催眠时,她会让客户戴上厚厚的墨镜,以尽快放松,进入状态。客户们坐在她办公室中舒适的椅子上,戴着耳机,以过滤掉外界杂音。赖安女士通过麦克风和病人说话。“钱是一种来来去去的能量。”她的声音充满抚慰。她还把催眠时的声音录下来,让病人一天听三遍,不过开车时别听。

来源:http://sh.huanqiu.com/city/2008-12/46567.html

看到这里,别的没记住,只记得“钱是一种来来去去的能量”,神啊,赐予我一点能量吧。

[4] 不谈钱了,谈钱伤感情。本周有一个关于促进感情的令人欣慰的研究成果出炉。那就是每天独处10分钟,便可以更好地增进婚姻中的彼此感情。

……在夫妻关系中保持自我,这是幸福婚姻的秘诀之一。许多人结婚后不仅放弃了自我,也要求对方放弃自我,要求两个人融入一个为婚姻而建立的“第三体”中。“就好像有的女性每次买衣服,首先考虑的是丈夫会不会喜欢;或者外出就餐时,男性会将妻子的口味放在第一,而放弃自己钟爱的汉堡包;更有甚者,有些妻子开口闭口都是‘我丈夫说的’,凡事都拿不了主意。”汉金博士提醒说,这种为了爱而牺牲自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首先它违背了爱情的初衷。两个人坠入爱河是因为被对方这个“个体”所吸引。其次,失去自我会让个体感到压抑和束缚,而真正的爱是一种包容,应该给彼此自由。最后,始终沉迷于爱河、眼中只有你和我,这种感情也是脆弱的,不能经历风雨。

具体的在这里:http://www.china.com.cn/health/txt/2008-12/15/content_16952042.htm

[5]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快乐,而快乐是可以传染的。

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现象;我们可以从朋友、家人那里获得快乐,仿佛快乐就像情感病毒一样在传播。当群体中有一个人变得高兴时,这个人的快乐居然可以传染给“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来源:http://discover.news.163.com/08/1205/12/4SDBCOGQ000125LI.html

[6] 快乐竟然如此简单,其实让别人快乐也不复杂。美国科学家说,用一杯热咖啡温暖你的双手,就能够改变自己对周边世界的看法。

为了评估身体温暖程度对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有没有任何区别,研究人员让一批志愿者双手握住温暖的咖啡杯或冷饮料,然后让他们给其他人的性格打分。

他们发现,那些手握温暖的咖啡杯的人对别人的评判更慷慨,而那些手握冷饮料的人则比较苛刻。

在第二项研究里,科研人员发现那些手握温暖咖啡杯的人更愿意送给别人一个礼物。

该研究小组说,形容一个人对待别人是否像春天般的温暖或是像秋风扫落叶那样的无情,往往需要考虑这个人在孩提时代的感情和经历。

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468952/

在寒冷的冬日,喝一本暖咖啡,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的亲人也好一点。

[7] 介绍一本书,不仅影视明星、管理者有问题,哲学家也有问题:《行为糟糕的哲学家》

豆瓣的介绍: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

黄铮、张一鸣积点阴德吧!

迟毓凯

迟毓凯,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
迟毓凯博士联系方式:
地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编:510631
网站:www.xlxcn.net
电邮:[email protected]
微博:weibo.com/chiyukai
博客:chiyukai.blog.163.com/

1992.9-1996.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本科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指导教师:周国韬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教师心理
1999.9-2002.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指导教师:莫雷 教授 研究方向:学习心理,阅读心理
2002.7-2003.12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 讲师
2003.12-2005.12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
合作教授:徐光兴
研究方向:道德心理,社会认知,学校心理学
2005.12-至今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副教授

文章著述:
1998年:
迟毓凯:同伴交往指导-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吉林教育》1998.1
迟毓凯:金庸笔下的“离魂症” ——《心理世界》1998.5
迟毓凯:精加工策略漫谈——《职业技术教育》1998.14
迟毓凯,李大维: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吉林教育科学》1998.12
周国韬、张明、迟毓凯:《教师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1999年:
刘晓明,迟毓凯:学习策略研究与学法指导内容的重构——《中国教育学刊》1999.1
陈宏,迟毓凯编著:七彩迷宫-情绪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迟毓凯编著:心海明镜-障碍心理咨询——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000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0.4
2001年:
迟毓凯,莫雷:课文表征研究新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1
韩迎春,迟毓凯等:Fan效应与情境模型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2
迟毓凯参编:《心理学》(撰11、12、13、14共4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002年:
迟毓凯,莫雷:情境模型与语篇理解研究——《心理科学》2002.3
迟毓凯,莫雷:金西文本表征理论述评——《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
迟毓凯参编:《教育心理学》(撰第十八章:教师心理)(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编
迟毓凯参编:《学校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刘晓明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迟毓凯:鲁利亚神经心理学研究述评,载《心理学名家名著》(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03年:
迟毓凯,周国韬:教师关心、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迟毓凯参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撰第七章: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莫雷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
2004年: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阅读中情境模型空间维度的非线索更新——《心理学报》,2004.3
迟毓凯,莫雷等: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心理科学》,2004.4
迟毓凯,莫雷等:时间因素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1
迟毓凯,莫雷等:文本表述结构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4.2
管延华,迟毓凯:文本表征中的图式与情境模型——《四川心理科学》,2004.2
迟毓凯: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尴尬——《新世纪教育论坛》,2004.4
迟毓凯:从叛逆者到大英雄——孙悟空个性心理分析,载《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徐光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袁立新,迟毓凯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个性状况调查———《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4
2005年
迟毓凯,莫雷等:角色目标对空间维度非线索更新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1
王穗苹,迟毓凯等:不同性质语篇背景信息激活与抑制——《心理科学》,2005.2
迟毓凯,莫雷:当前西方文本阅读研究的主要共识与争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迟毓凯副主编:《教育心理学》(撰第17、18、19、20章)(莫雷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会议论文:
《角色目标对情境模型空间维度更新的影响》——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九届心理学会议,2001.11 广州
The effect of functionality on updating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without clue.——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2004.8 Beijing, China.
《孤单与拥挤:内隐的旁观者效应研究》——中国心理学会全国第十届心理学会议,2005.10 上海

网址:名人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新知:6期] https://mxgxt.com/news/view/1113106

相关内容

心理健康问题名人
心理问题偶像崇拜
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广告心理学复习题
免费心理咨询:有心理问题怎么办?
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依恋理论视野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
私人心理顾问
心理学入门经典:《心理学的故事》
中国十大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中国教育心理学十大关键人物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