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喜剧之王》里周星驰整天抱着本《论演员的自我修养》,即便被人叫跑龙套的,他也要正经地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如今呢,俗话说得好,不想当老板的演员不是好明星,明星们已不再满足于接片、商演与代言,跃跃欲试都想跨界尝鲜。这不,“互联网+”的风头正劲,一大票明星就做起了电商。今天的话题颇有点八卦的味道呢,那咱就先看看哪些明星下海做起了电商吧。
粉群经济,不赚就是傻
自从陈欧一句:“我为自己代言”火了之后,明星们就不干了,你一个做电商的都为自己代言,要我们怎么活。明星们三五成群,纷纷加入电商行列,摩拳擦掌,招兵买马,创品牌、开网店。师洋的化妆品网店,薛之谦的女装品牌店,刘嘉玲刚刚上线的红酒网店,无一走的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路线。
虽然电商投资小、门槛低,但明星做电商也不都是开个淘宝店那么简单。总体而言,明星通过电商的赚钱方式无外乎三种:卖货,投资,卖货+入股。
打开淘宝星店,上百个明星的店铺赫然入目,从大咖到三线,从女神到鲜肉无不在网上摇旗呐喊;商品也是包罗万象,衣服、家居、古董、配饰、红酒、小吃……一应俱全。不同的是,以前你网购是看钱下单,挑性价比,现在是看颜下单,盲目消费。
入股+卖货+代言,明星三重奏
与以上经营模式不同的,是时下话题女神Angelbaby和鲜肉鹿晗,他们分别以投资人的身份做起了跨境电商。
Angelababy刚成立的创投基金ABCapital,首批投资合作项目就有洋码头。Angelababy作为洋码头的股东以及洋码头App的产品经理,将配合一系列的宣传。作为娱乐界新生代偶像的鹿晗,6月初也以达令董事身份亮相,顺利转型“霸道总裁”坐上了股东宝座,成立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投资人。
而陈坤与美妆电商“天天网”的合作,则开启了明星做电商的另一篇章,作为天天网的股东和代言人,在产品层面上,天天网将与陈坤共同打造系列联合品牌,陈坤的明星团队将全程参与到产品的市场定位、设计研发、新品发布等所有营销环节中。入股+卖货+代言,这一独特的明星电商模式,同样致力于将粉丝经济进行到底。
电商热,明星投机
如此多明星一窝蜂扎堆电商,到底是什么心理,是觉得娱乐圈的水太深要转行吗?可是商圈也是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真要实打实的来做买卖,还不如赶场通告来钱快。看这扎堆的热度,想必一定是投机心理在作怪。
对明星而言,前有粉丝疯狂追捧,后有经纪公司卖力包装,轻轻松松刷个微博,就比众多商家绞尽脑汁玩创意、辛苦砸钱做宣传更容易让用户买单。鹿晗在微博上随手一发的“嗨!达令”三个字,就以一分钟近万条的评论量迅速引爆热门话题,消费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粉丝经济。
但若明星真以为所有粉丝都是傻白甜,乐呵呵的愿为产品买单,那就真的是图样图森破了。一直自诩逆生长的林志颖曾在微博上热推自己参与开发研制的胶原蛋白口服液,遭到打假皇帝方舟子的狠命抨击,产品检验结果也显示无效,受伤的只有粉丝。
无独有偶,2009年杨澜和席琳迪翁联合推出的“LAN珠宝”品牌,也因定价过高,至今星店中很多品类销量为零。刘嘉玲星店中销售的二手名牌鞋服箱包,也因疏于管理,从2011年上线到现在销售不过几百件,业绩平平。
解读君拆台:站着赚钱,别做梦了!
明星想在电商这一领域吸金,还真不能抱着玩票的态度。也许在一开始确能小赚一笔,但粉丝也是消费者,回归到产品本身,性价比、知名度、服务与售后才是把握产品销量的命脉。做电商比较成功的主持人李静和李晨,就用实际经验告诉人们,做电商就是要弯下腰服务广大粉丝,而不是站着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