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微博客中国试水 继续八卦还是百花齐放
□ 本报记者 求一兵
一个新名词、一个新网络工具,通过在几次历史性事件中担纲了重要角色,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新的网络媒体形态正在出现。
微博客,谁也无法断定这么一个“小东西”,到底会引发多少的资金流转,它的未来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迅速增长和扩张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目前中国已经有不少网站开始了自己的微博客之行,尤其是门户大佬新浪的加入,令这场未来之战更显扑朔迷离。
天王星“落” 微博客“生”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在引发全世界关注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载体。
这一次微博客的载体是我们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
6月25日下午,一个歌迷在恰巧经过迈克尔·杰克逊家门的时候,发现一群医护人员从那个著名的梦幻家园里抬出了一个昏迷中的男子。
几分钟后,这个歌迷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正处于一个重要事件的现场,于是他通过手机,在Twitter(以下称“推特”)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天呐!我看到有个人被抬出了迈克尔·杰克逊的家,我就在他家门口,肯定是发生什么了!”
消息传出,有大批歌迷赶到传言中天王就医的医院,为心中的偶像祈福祷告。
接下来,一条惊人的消息在网络间流转:“一代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病发而在家中猝逝。”越来越多的歌迷通过推特获得了这一最新消息,并采取了行动。
事后统计,在杰克逊去世的消息出现后不到一个小时,在推特上出现了超过6万条新留言,最高峰的时候每分钟可以达到新增近6000条留言。推特在那一事件中,成为了所有人抒发感怀的重要载体。
毫不夸张地说,杰克逊离世的那几天里,一共有两个主角,除了天王,就是推特。
这或许是一个必然:只有迈克尔·杰克逊那辉煌至极的30年娱乐生涯,才有可能聚积那么多的歌迷;也正因为有着这么多的歌迷群体,才使得目前在美国已经开始兴起的网络传播工具“推特”,如此巧合地成为这一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主角。
这是推特在今年再一次展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效率”。这个小玩意儿上一次大显示身手,是在奥巴马总统竞选中。在大选中,一些参选人利用推特发布自己的行程,包括奥巴马和希拉里都在推特上建立了个人主页。最终奥巴马利用这一高新手段,获得了15万的跟随者。很多分析家都认为推特是奥巴马竞选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至少是一个全新的传播渠道”。
在竞选中尝到甜头后的奥巴马,紧接着又宣布白宫在推特上开设主页,以示亲民。据介绍,除了他之外,美国约有1/5国会议员注册推特。在英美政要中,英国学校和家庭事务大臣埃德·鲍尔斯、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都是推特的忠实用户。据媒体最新报道,连历来恪守传统、拒绝时代潮流的英国王室都开通了推特网页。
此外,欧美很多娱乐、体育界明星均在推特上落户。
毫无疑问,推特已经成为当下各类信息传播媒介中最具传播效率的网络新媒体。
微博客=网络唠叨?
什么是Twitter?
在英文辞典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词作为动词时,它的意思是“唧唧喳喳地讲述……”;当它作为名词时,指的是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这或许可以说明推特这个新生传播工具的特点:通过这种联系与交流,你能随时随地就你关心的话题和互联网上海量的对象进行即时的沟通,了解他现在在做什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换用中国的大白话说,即提供一种网络“唠磕”的工具。
推特也被看作是微博客(Micro -Blogging)的代表。和博客一样的是,它都可以被用户当作发表言论、消息、感想、经历等信息的渠道。但与博客可以动辄洋洋洒洒地长篇大论不同,推特有着限定上限的字数和即时性,同时具有很大的方便性,它不需要用户登录网站,甚至不需要有电脑在手边,只用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发表信息。
某种情况下,推特更像一个手机短信息:富于即时性,利于快速传播。但它与手机短信又有着明显的不同,后者主要是点对点的传播,很难在同一时间内,利用手机平台操作,达到点到面的信息传递效果。
而推特平台则是一个点到面的传播平面,只要你发布一条消息,所有推特的用户都可以看到,并可能成为你的“跟随者”。在这一层面上,推特又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人经营的微缩型私人论坛,因为没有版主版规的制约,你完全可以独立自主,根据你所感兴趣的独立主题,组织一众跟随者来发表意见、交流信息,并自己进行管理。
几相结合,不难看出,推特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着以下几种特性:一个是群体参与,一个是即时记录,一个是空前开放。这3个特性也决定了,以推特为代表的微博客网络传播工具的出现,给网络受众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简约的传播渠道。以推特为例,其每5秒钟能支持手机短信发送的消息数量可达80条,其速度超越了当下人气最旺的任何论坛。正是因为有这个技术基础,因此每个使用者自己也可以成为消息的发现者和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博客让每个网络用户都成为了“记者”。传统媒体的门槛在网络微博客面前,完全被打破了。
可以说,在杰克逊去世事件中,微博客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化媒体,比传统媒体更迅速地提供信息,同时它促进了公民新闻写作的蓬勃发展。利用微博客进行现场报道,让人们感觉自己越来越接近媒介、接近新闻领域。几次历史性大事件中,微博客以各种身份各种面貌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于是,微博客也迅速成为互联网产业中一个新生的“赢利点”,引发了业界的热情关注。
这种关注热情,很快地烧到了中国。
中国的“类推特网站”包括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建立的“饭否网”,腾讯在2007推出的腾讯滔滔,以及淘宝的“叽歪”都具有推特性质的微博客工具。
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庞然大物,也要下微博客的水。
微博客在中国
今年的夏天,是中国微博客业务兴起的高潮期,除了社交网站同学网全面改版转战微博客外,新浪网也在不久前表现出对微博客业务的巨大热情,不仅让老臣陈彤作为博微客的掌舵者,曹国伟更在是9月间亲自出马,为新浪微博客造势。
门户大佬的声势,一时间令其他一众新生网站的微博客声音小了许多。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人对微博客未来发展的担忧。
关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应该没有忘记,正是当年新浪的突然下水,令中国的博客市场比例大变,之后,其大力提倡的“明星博客”路线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大行其道。
这一次,新浪微博的出现,显然对走在前面的其他网站而言,是一个不那么令人开心的消息。虽然拥有垄断地位的互联网企业不一定能够在新的互联网工具进入中国的伊始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是以其在市场上庞大的影响力,一旦其开始动作,就必然在市场上引起强烈的震荡。
新浪对微博的热情并非空穴来风,自从开心网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成势以后,新浪赖以扬名立万的明星博客路线就遭到了强烈的挑战。网上传言说,一个在新浪开博客的明星,在转向开心网上没几天就聚集起比新浪大得多的影响力。这让新浪艳羡之余也深感焦虑:新浪一直以来是单方面信息传递和王者,即,不管是在新浪上阅读新闻消息,还是通过新浪的明星博客获得各种各样的消息,新浪都具有着其他门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开心网上的明星却可以与其受众粉丝们进行更直接的交流而且获得反馈,甚至可以在某些话题上,形成类推特式的沟通,“在开心网上,有可能与明星唠唠磕”,成为开心网的个人博客最大的吸引力。
这或许才是新浪搞微博的最大推动力。
毫无疑问,在中国的互联网时代,新浪是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也是得利最多的那一个,因为新浪的平台优势太过明显,所以已经有分析师乐观预测,新浪微博有望取得比开心网更大的成功,原因是微博客用户关注更易聚焦,容易互动。这似乎是新浪所乐见的结果。如果这一预测成真,那么,新浪毫无疑问又将在微博时代,成为领先者。
但现在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就是微博到底会成为新浪的一个吸引注意力的手段,还是真正成为新浪下一个扎实可靠的赢利点?如果仅仅是吸引注意力,那么我们有必要为那些被新浪微博挤到一边的先行者们遗憾。如果成为扎实的赢利点,那么我们的带宽是否还要面临更多的广告窗口压力?此外,也有互联网观察人士担心:在国内,微博客的出现是体现了大众传播这一特点而出现的,如果新浪依然还是采用明星战术,是否会令微博客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事实上,微博客更具备工商界发展的潜力,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八卦渠道。”
《科学时报》 (2009-11-7 A7 业界)
网址:科学网—微博客中国试水 继续八卦还是百花齐放 https://mxgxt.com/news/view/1100966
相关内容
张继科再陷娱乐圈绯闻,是实锤还是又玩虚,八卦影响乒乓球“百花齐放”中国艺术藏品展在莫斯科举行
齐思钧的微博影响力(中国知名学者齐思钧的微博影响力)
“中国八卦供应商”卓伟:我们是真正的八卦终结者
微博热搜总被娱乐八卦占据不是问题(终稿).docx
八卦测试(八卦测试绝命金)(八卦测名字)
各领域嘉宾齐聚“天地之中”,2024微博文化之夜盛典精彩绽放 正观新闻
卓伟等一批娱乐八卦账号被封 微博财报会变脸吗?
微博之夜百花齐放,铂爵旅拍明星款婚纱礼服同样惊艳!
科学研究明星八卦:丑闻更容易让大脑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