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茴香豆;来源 | Vlinkage
“xxx与经纪人解约”、“xxx被经纪人诈骗”、“xxx与经纪人传出绯闻”…… 经纪人频繁登上热搜,其根本原因在何?粉丝经济时代,经纪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市场和粉丝要求他们“三头六臂”,而这,到底是“技多不压身”的本领?还是本分所在?逆风而行的经纪人,究竟以何翻盘?
经纪人花式上热搜,流量不断为哪般
艺人和经纪人原本是利益共同体,从前委身幕后的经纪人如今屡屡被抛至台前,圈走不少流量。我们盘点了一波经纪人上热搜的事件和缘由。
关键词1:经济纠纷
缘由:经纪人作为艺人的“代言人”,负责艺人的行程及规划,如商务代言、影视资源、商演等等,这就给了不良经纪人权力寻租的机会。
案例:
“王宝强离婚案”中,王宝强起诉宋喆隐藏、转移王宝强夫妻共同财产、破坏家庭伤害家人,致使双方感情彻底破裂,宋喆当庭认罪,请求法院从轻处罚;
因私吞近百万港元代言人酬劳,被判刑2年的张智霖前经纪人梁雅诗被称作女版“宋喆”;
胡歌十年经纪人姚瑶因存在商业欺骗行为被开除,被指在担任胡歌经纪人期间,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导致公司和胡歌名誉及经济蒙受损失。
关键词2:情感纠葛
缘由:经纪人和艺人不仅在经济利益上捆绑紧密,经纪人对艺人的陪伴和保护,容易让艺人对其产生依赖和情感。
案例:
张丹峰经纪人毕滢被爆与艺人举动太过亲密,事后,张丹峰洪欣夫妇不得不出面回应,以正视听;
张靓颖曾被爆料是经纪人冯珂的赚钱工具,她与冯轲的婚姻围城更被视为“反面教材”;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艺人与经纪人喜结连理的例子:古巨基和经纪人陈韵晴、张震和前助理庄雯如、大张伟和经纪人刘迎、黄圣依和经纪人兼老板杨子、歌手伍佰和经纪人陈文佩、主持人李艾和经纪人张徐宁,等等。
关键词3:业务能力
缘由:粉丝经济下,粉丝手撕经纪人成了经纪人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一旦经纪人的业务能力跟不上艺人的需求,就不得不面对粉丝们长枪短炮的“攻击”。
案例:
黄轩的粉丝怒斥经纪人何苗失职;
李易峰前经纪人董可妍被粉丝们质疑工作能力,被开除;
黄景瑜经纪人被粉丝指没有应对危机的能力,遂离职;
WannaOne经纪人偷看粉丝手机而被骂;
《香蜜》热播,男主戏份一再被删减,曾流出其经纪人手撕片方的传闻;
……
经纪人热搜不断,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媒介多元化、信息传播高速化时代的到来,原本偏居幕后的经纪人的曝光频率随之提高;
另一方面,粉丝经济的发展愈发成熟,粉丝即流量,左右着艺人的资源和市场,今天的粉丝已经不满足于“仰望”偶像,想要更多的陪伴和参与偶像的成长,在这样的前提下,经纪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唯恐出错。但是,“丑闻”频出的贵圈,让人忍不住疑惑,经纪人的生态环境到底怎么了?
每况愈下的经纪人生态
能力被质疑,话语权日渐稀释
如果说客观媒介环境的变化提高了经纪人的曝光率,那么又是什么缘由让“不良经纪人”钻了空子呢?“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好的经纪人能帮助艺人开发更大潜能,将其推向更宽广的舞台,反之,则罄竹难书。
纵观当前整个经纪人的生态链,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人才的良莠不齐,在这个行业里,既有造星能力和业务水平俱佳的经纪人,也有不少“老鼠屎”。
前者如杨洋、宋茜的经纪人贾士凯,杨幂的经纪人曾嘉、壹心娱乐的杨思维,后者则不过多赘述。鱼龙混杂的生态环境,为“丑闻”的诞生孕育了温床,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娱乐产业链相当成熟的韩国和日本,对经纪人的要求非常“苛刻”,经纪公司在挑选经纪人时非常谨慎,我国虽早有对经纪人进行资格考核和认证的培训和考试,但持证上岗的经纪人寥寥无几,“无证游民”也是当前经纪人生态监管不可忽视的问题。
再来看被大众诟病最多经纪人的业务能力:合格的经纪团队,应该为艺人未来发展考虑,帮其筛选邀约和剧本,助其一臂之力。但当前,不少经纪人缺乏长期的营销理念,不认真替艺人挑戏、挑商演,有钱就接,透支艺人的知名度。
危机公关意识的缺失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几乎成了经纪人行业最大的软肋。艺人的危机层出不穷,有合约纠纷、有不堪丑闻,但不管深陷何种境地,势必都会造成名誉和经济的双重损失,而如何力挽狂澜及时止损,就要看经纪人危机公关的本事,优秀的“公关好手”能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若经纪人反应迟缓或处理不当,就会掀起更大风浪。
“这个工种快被大家谈烂了,很多制片人投资人副导演提起经纪人都是一脸嫌弃,觉得这个岗位的存在就是故意设置主创部门和演员之间的障碍而存在的,就像这个行业一样,现在人们把我们尊重的行业变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八卦、乐子,其实有点悲哀。”赵立新经纪人尤雅如是总结这个行业的现状和困境。
除了人才良莠不齐,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外,与王京花、李小婉等老一辈经纪人相比,今天的经纪人的话语权明显变小了。过去的经纪人牢牢掌握着艺人的“命脉”,“不听话就没戏拍”。
如今,大量资本涌入影视圈,稍有名气的艺人根本不愁没戏拍,经纪人早已无法垄断资源;其次,以往艺人要“出头”非得靠作品不行,现在“成名”的方式更多、更快,一部综艺、一部网剧,就能“火”,单纯依靠经纪人营销、推广走红的年代一去不复返。
经纪人话语权减小,更深刻的原因在于,诸多艺人打响个人品牌后,纷纷“出走”,如今艺人工作室遍地开花,艺人把握着圈内大部分的影视资源,经营经纪业务培养新人、投身资本运作,经纪人沦为了他们的工作人员或者“秘书”,他们不再需要传统意义上运筹帷幄、把关一切的“大家长”,而要分担日常事物的“执行经纪人”或者说“助理”。
经纪人上岗指标起底
三观一致是前提,情商高到长袖善舞
尽管当前的经纪人生态不尽如人意,但也不乏优秀经纪人,艺人与经纪公司或者经纪人之间,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促成两者合作的基石是什么?
众所周知,经纪人和艺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他们代表艺人立场,甚至掌握着艺人的前途。另一方面,他们照顾艺人,将艺人从纷繁复杂的人情事物中解脱出来,专攻术业。
赵立新经纪人尤雅认为:“我们的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赵老师非常了解我的本质,这不是我的本质决定的,而是对方决定的,我们三观一致、审美一致,但各自站的角度和立场又不太一样,我们各司其职,但也敢于阐明自己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去磨合和碰撞。”
资深经纪人小C表示,自己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首先看三观是否一致、人性是否善良,其次才是业务能力。
市场要求经纪人“技多不压身”:既要经得住粉丝的“火眼金睛”,也要懂剧本、有审美,还要有危机公关意识和能力,此外,经纪人自身的时尚、商务资源的能力更不能差,经纪人携手艺人走江湖靠的是什么?小C如是说:“对艺人、受众、市场快速精准的判断力以及过人的情商。”
经纪约的N种维系模式
亲情捆绑难推广,利益分成有风险
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艺人与经纪人的组合模式愈发多元化。除了有专业的演艺经纪公司打理艺人工作,也不乏“个体户”、“亲情股”、“合伙人”。但无论哪种合作模式,都难逃“解约”风险,所以经纪人和艺人在考虑合作和“分手”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像欢瑞、唐人这些以影视制作为主的公司也靠着自家的影视资源签约并捧红了一批艺人,当然,拥有30+艺人的喜天影视、王京花的拾捌文化等都是非常专业的艺人经纪公司。
不少艺人“任人唯亲”,用家人做经纪人,如赵薇的嫂子陈蓉、李冰冰的妹妹李雪、章子怡的哥哥、郑爽的父母……很多艺人工作室的经纪人同时担当着“合伙人”的角色,此外,还有“师徒式”的经纪关系,比如赵立新和尤雅。
艺人和经纪公司“签约”引瞩目,比如上周末,张艺兴工作室宣布与壹心娱乐达成娱乐事业战略合作,瞬间点燃舆论场。除了“合作”,解约打官司,对簿公堂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吴亦凡、鹿晗与SM公司解约,蒋劲夫、林更新、金晨与唐人的合同纠纷,蒋梦婕、杨洋与荣信达的合同纠纷。
对于此类合约纠纷,法院多是判决艺人赔偿违约金,允许解除双方合同,但“两败俱伤”屡见不鲜。资深经纪人小C坦言:“‘解约’一定会造成质的伤害,所以在签约艺人时要慎之又慎。”
签约艺人与经纪公司的“解约纠纷”,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分摊不均”。现在经纪公司与艺人之间的合约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先定好四六分、三七分、二八分、还是一九分,签五到十年的合同,固定分成;
另一种则是先定好五五分成,接着公司与艺人共同制定一个利润目标,如果艺人超过目标,那公司就少分一些,合同期限也是在八年左右,第二种合约方式是目前业内使用比较多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