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隐藏在娱乐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人

发布时间:2024-12-09 08:45

        《中国好歌曲》是一档重推原创音乐的选秀节目,电视镜头会聚焦台上的歌者,但如果仔细观察,它也常扫向旁边的伴奏乐队,尤其是一个脸缀小胡子,一身黑衣,扮相酷酷的小提琴手。于是常有人不耐烦在百度提问:那个拉小提琴的小胡子是谁,老给镜头,很牛逼吗?!

        热心者答:他是彭飞,国内鲜有的专业爵士小提琴手之一。

彭飞在《中国好歌曲》中不仅要拉小提琴

《中国梦之声》中的彭飞

        五岁学琴,九岁进沈阳音乐学院附小,十七岁考进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专业。原本摆在彭飞面前的路一眼看得见尽头,无非是进交响乐团当一名职业小提琴手。但他不满足于此,于是转道布鲁塞尔音乐学院和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学习爵士乐的演奏、写作和编曲,成为国内首位获得爵士小提琴演奏专业学位的音乐人。

        小提琴手、作曲、编曲、制作人,要为彭飞定位是颇困难的事。他是古典音乐专业出身,所做之事却多与流行音乐相关。他是《中国好歌曲》、《中国梦之声》等电视节目的幕后音乐团队主谋,作品被广泛用于广告、纪录片和影视剧,也常为蔡健雅、林宥嘉、孙燕姿等流行歌手编曲。胡彦斌在国内号称“改编小王子”,最喜将耳熟能详的歌改头换面,彭飞是与之合作最多的编曲之一,两人合编曲目二三十首有余。

        然而,很多人都知道作曲,却对编曲不甚了了。作曲是在无中生有中想出旋律,编曲则是在不影响原曲主旋律的基础上,依旋律添上音色,配上和弦,要有乐理知识,精通器乐演奏特点。一个人不会读谱但乐感好,随便哼两句也可谓之作曲,编曲却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活,前者是给骨架,后者是添血肉。

        彭飞参与编曲的“好歌曲版”《卷珠帘》、《当你老了》、《从前慢》,算是《中国好歌曲》里传唱度颇高的曲目,也接连上过春晚。《当你老了》、《从前慢》道出了时间流逝,“春晚版”编曲亦由彭飞操刀。相较赵照更为朴素的演绎,莫文蔚版《当你老了》采用流行室内乐的配置,以和莫文蔚的演唱风格贴合;刘欢版《从前慢》则更考虑刘欢与钢琴家郎朗、小提琴家吕思清的呼应,编曲技术相对内化,听起来简单,但很考验演奏者和演唱者的控制力。《当你老了》最近一次露面,是在《我是歌手》中被李健轻吟浅唱。

        为他人作嫁衣多年,4月10日,彭飞将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有小提琴独奏,亦有人声吟唱。音乐会取材于他的首张专辑《第三个月》,名曰“孤独者的遐想”,《小世界》、《My Little Happy Hour》、《孤独症》……单看这些歌名,也知道这是一个人的呓语,很大程度上和他的私人情绪以及孤独相关。不讨好别人,而是取悦自己。

        在电脑音乐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他希望能返璞归真,以尽可能多的原声乐器演奏来描述他所认为的音乐,没有midi,也没有auto tune,而是在简单鲜活的几个生命之间,“这些原本最传统的音乐表现方式,在今天看来反而有了一些实验的意思。”

        早年,彭飞已开始自称“活跃在公众视野之外,隐藏在娱乐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人”,这句话用来形容他,刚刚好。

【对话】

从古典到流行,不喜欢束缚

        澎湃新闻:从上音毕业后,你为什么没选择去职业交响乐团,那样看起来体面又稳定。

        彭飞:我们中学、大学都有自己的交响乐团,我在团里拉了七八年。这个职业听着挺好,但让我一辈子呆在里面,我会觉得没意思。我也会去听音乐会,但在里面拉琴,我看不到作品的完整面貌,反而更像一个螺丝。做螺丝也有好处,你可以从细部看作品,也可以看其他螺丝怎么工作。这个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帮助。

        澎湃新闻:所以不去交响乐团,和你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彭飞:当然,我觉得自己不是体制内的性格,起码现在还不是。我不喜欢束缚,不喜欢一个看得见的未来。很多人觉得看得见的未来是一种保障,但安全感对我却是一种束缚。

        澎湃新闻:你在比利时和荷兰学会爵士小提琴的演奏、写作和编曲,那里的教育和中国有何不同?

        彭飞:国外比国内更注重人文精神。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还不够开放,学校人文基础薄弱,教学思维像“杂技团”,小提琴训练像做“手指体操”。我觉得以技术作为音乐的终极目标有点浅薄了。中国能出演奏家,但出不了大师,因为大师需要更多技术之外的东西。当观众体会不到音乐内容或艺术情怀时,他们只能看演奏家的技术,喜欢炫技。

        比如国内很红的《流浪者之歌》,前面是比较粗浅的旋律,吉卜赛传统小调,后面纯粹是大调性的技术片段,对观众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反而其他好作品在中国得不到理解,因为它们的技术片段不够夸张,主题呈现不够接地气。

        澎湃新闻:爵士通常自由随性,小提琴又讲究控制,你如何把握自由与控制的平衡?

        彭飞:最主要是思维方式。古典小提琴注重技术表现和情感表达,爵士小提琴也表达情感,却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方式。爵士给了演奏者更大的自由,但也需要他有更强的控制力。就像一个没控制力的孩子会得到管束,当他长大被赋予更多自由时,就需要更大的自制力来确保“不失足”。爵士也是如此,你演奏什么都行,但你要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现场控制力,不仅仅对身体和乐器的控制力,还包括思维控制力。你要设计和思考自己演奏的每一个音、每一个和声织体走向、每一个呼吸。同样的人演同一部作品可能每次都不同,这就是爵士小提琴的有趣之处。

        澎湃新闻:你是古典音乐出身,工作却多与流行音乐挂钩,跨界大身份多,怎么为现在的自己定位?

        彭飞:没什么定位。我希望在音乐方面,在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也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做音乐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我现在每天起床都要推掉一堆案子(笑),当然也会少量接一些编曲的活,有些不得不接。

最好的作品是作曲和编曲一体,不分家

        澎湃新闻:你也是《中国好歌曲》等电视节目的编曲监制,很多人好奇你具体做些什么?

        彭飞:我是长期跟这个节目,其他编曲分散全国各地。我是节目编曲最终的把关人,负责在乐队演奏之前审核乐稿,导演组把意见告诉我们后,我们进行调整,有时也在现场排乐队时现场改。导演组和音乐组会把情感类、西洋复古、华丽古典、爵士、哥特摇滚等路数的歌给我编,民谣和硬摇滚有其他人做。

        澎湃新闻:在电视节目上做原创音乐,你的编曲态度是怎样的?

        彭飞:编曲不要想自己要表现什么,首先要理解歌手和作者要表现什么。编曲不是一个独立的创作过程,而是要在原作基础上“加分”,达不到这个作用,编曲就是失败的。有时,歌手、词曲作者和编曲作者的概念是“拧”的,大家会互相“减分”。我一定要想好怎么加分,不一定是技术上的,而是细节。

        澎湃新闻:你在上海音乐厅的音乐会完全取材于新专辑《第三个月》,说说这张专辑吧。

        彭飞:专辑去年七月开始制作,三个月录制完成。写专辑是自己和自己较劲的过程,有时一个作品三五天都没进展,有时两个小时就写完了。也有压抑的时候,但向自己妥协一点点,也就过来了。妥协就是,你在不需要钻牛角尖时钻牛角尖,钻到哪个点精神上可以承受?有可能钻一辈子也走不出来,要学会适当放手。

        澎湃新闻:这张专辑算是给现在的自己做一个总结吗?

        彭飞:不全是,是想告诉这个世界一些信息。因为我现在想告诉世界的信息、方式,可能和以后不同,这是对我现在的纪念。做专辑不能指望经济利益,尤其是为自己而做。正如张亚东所说,你要纯粹,不纯粹就做不好。我不是明星,不需要做脍炙人口的歌曲,这样反而更难写,因为越通俗越好写。

        澎湃新闻:为自己创作,和为电视节目、流行歌手编曲区别何在?

        彭飞:定义不一样。我的专辑不是好听就行,要有个人的价值观。我不喜欢重复或者耳熟,他人的流行音乐对我来说只要好听就行。《中国好歌曲》里也有一些不接地气的编曲,但我觉得挺好听。

        澎湃新闻:这张专辑几乎就是一个小世界,关于“我”的私人情绪比较多。

        彭飞: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不是写给大众的情书,比较诚实,不绕圈子。

        澎湃新闻:张楚有句歌词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很多人羞于对外展示自己的孤独,你在这里是很大方地拿出来分享

        彭飞:张楚所讲的“孤独的人”是指他自己,其实是在自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学会和自己相处,在此之前,任何和别人相处时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不纯粹的。孤独不是一件坏事,不是寂寞或孤单,而是和自己相处。人不可能把所有事都拿出来和别人分享,有些事只有自己懂。就像到了一个热闹酒吧,有时你也想一个人待着,想点别的事儿。这和在家不一样,你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做一个不参与其中的过客。

        澎湃新闻:你在这里强调尽可能用原声乐器演奏且同期录制,电脑合成配乐、修音在音乐圈十分普遍?

        彭飞:现在很难找到没修音的情况了。修音就是把歌手的技术瑕疵修掉,修成一种市场认可、主流的声音,前后差别蛮大,但还是需要歌手的基本功。电脑修音就像塑料,有轻薄的后工业感,但塑料制品也有精美的,也最常用,有自己的优点吧。

        澎湃新闻:编曲又累又讲技术,但一首歌红了后,大家一般只关注演唱者,很难注意幕后创作者,你如何看“为他人做嫁衣”?

        彭飞:我没太大所谓。也有人给我写信说他们知道我以后,才知道国内可以做到这个水平、有发展机会,于是投身编曲行业。当你在这一行做出努力,你也会受到关注,达到一些目标。

        最好的作品是作曲和编曲一体,不分家。写歌容易编歌难,一般编曲都会作曲,他们的平均作曲水平要比市场上的曲作者好很多。但有时编曲写出来的曲子学术性太强,曲高和寡。我也作曲,但没编曲多。现在是编曲比作曲贵。编曲在中国很难分到版税,不太可能写歌投稿,因为拿到预付版税后,就没什么物质上的收益了。

        澎湃新闻:你现在有体会到走红的滋味吗?

        彭飞:我完全没走红,怎么体会(笑)。以前中国观众对编曲完全没概念,这两年开始理解了,对我的名字也似懂非懂。圈子里有才的人很多,我们不是明星,出不出来意义不大,幕前幕后也没太大关系,都是做音乐。

网址:他是隐藏在娱乐明星和偶像光环背后的人 https://mxgxt.com/news/view/109778

相关内容

娱乐圈的真相:偶像光环下的背叛与反思!
探秘娱乐圈:明星光环背后的真实人生
娱乐圈h塌房事件引发热议:明星光环背后的私生活如何成为舆论焦点。
刘德华:魅力光环下的反思——一场娱乐圈偶像崇拜的深度剖析
【独家揭秘】揭秘娱乐圈明星的真实生活,揭开明星光环背后的故事!
揭开娱乐圈的神秘面纱:明星背后的故事
明星时尚潮流大揭秘:背后隐藏的压力与期待
《娱乐圈“盛宴”背后:明星光环与现实落差的深度剖析》
【独家揭秘】娱乐圈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明星背后的真相大曝光!
大动干戈背后的娱乐真相,明星光环下的汗水与泪水,你真的了解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