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白皮书电影篇章报告:2023年中国电影业趋势分析
文:周黎明
2023年是中国电影业(以及所有行业)摆脱疫情后的第一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数据均需跳过前三年,直接跟2019年做比较。比如,2023年春节档的总票房是67.6亿,高于疫情前2018年同档期的57.7亿和2019年的59亿,但却低于2021年春节档的78.4亿。同样,2023年国庆档取得了27亿的总票房,超过2022年同档期的15亿,但远低于2019年(45亿)、2020年(40亿)和2021年(44亿)。
2023年中国电影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满血复活,但细究起来,却有点扑朔迷离。疫情三年,电影票房的忽高忽低有着十分明确的原因,而后疫情第一年,虽然不再是打摆子式的摇晃,但数据变化往往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道明。
根据猫眼专业版的数据,时至12月2日,2023年的总票房达到了512亿,大大高于疫情三年的年度票房,但远未达到2018-2019年的水准,大约能追平或略超2017年的559亿。诚然,年底仍有一大批新片即将上映,其中会不会冒出爆款或黑马很难预测。但如果公映日期是在年底的最后几天,即便爆款,票房收入也应该归入2024年度。
l 喘息的机会
考虑到疫情对许多行业的影响会有某种滞后效应,电影业应该庆幸得到了一定的喘息空间。一批压箱多年的影片终于得见天日,其中包括主动等待良机的《封神第一部》和被迫推迟问世的《涉过愤怒的海》和《坚如磐石》等,再加上疫情期间拍摄完成的新片,汇合成一股小小的复兴潮。这有点像上世纪70年代末,大批17年间(1949-1966)的复映片,跟新出炉的“伤痕片”交相辉映。这次的规模当然赶不上当年,但“松绑”的作用显而易见,比如自媒体强调《孤注一掷》中一些变态暴力的细节未能通过审查,但若把视角反过来,已经通过的镜头则要比前几年宽松了一些,否则,更多观众会看不懂某些暗示,就像很多未读过原著的观众看不懂剧版《三体》中叶文洁为什么要“招来”三体人,或者是不明白剧版《平原上的摩西》里海清的角色为什么那么“作”。
除了政策大环境,档期的效应也非常明显。简言之,春节档和暑期档毫无争议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档期。年度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三部出自春节档,分别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和《熊出没·伴我“熊芯”》,五部是暑期档作品,分别是《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和《长安三万里》,国庆档只有一部《坚如磐石》。早年的某些市场定位已彻底失效,比方说春节档最适合气氛欢快的合家欢影片;但暑期档最适合黑马这一属性则越来越得到证明。如果没有充分的口碑发酵时间,《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均不可能获得如今的票房成绩,因为这几部一开始均不被市场看好,都是低开高走,最终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票房。
当然,说这两个档期对于提振市场的重要性,若换成悲观的视角,那就是档期外的大多数时段明显乏力。国庆档令人失望,一大原因便是相隔很近的暑期档过于亮眼,消耗了很多消费者的热情。至于平时,疫情前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新片抢夺,三天的长周末非常紧俏,而现如今,很多自认为有实力的新片都不会在平时上画,而非要去那两大档期一决雌雄。这就造成影院资源的浪费,有些影院(尤其是小地方)从傍晚开始才开始放映当天第一场,有些索性只开周末那几天,而平日里你若光顾影院,依然可以大概率“享受”到一个人“包场”的待遇。档期的马太效应依然未能缓解。
l 现实的无数道棱镜
2023年的爆款国产片中,现实题材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现实题材不等于现实主义,或者说,现实主义可以有或宽或窄的解读。《满江红》显然不是现实题材,但它反映的爱国主义情绪跟当下能产生共鸣;《流浪地球2》也不是传统意义的现实主义,所有科幻、魔幻都是因为从剧情设定就超越了现实,但你可以说,它折射出的憧憬是基于现实的。
一般对现实主义的定义,就像《八角笼中》那种,寻找真相不是靠追车,救人于危难不是靠空中单手拉人,好人获胜不是靠神兵天降或任何形式的神奇反转。
这样一来,现实主义的胜利充其量只能算是例外。
正如主旋律的类型化造就了近年来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现实题材的类型化也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观众进影院当然有很大的需求是为了做梦,为了放松,为了忘却一天的劳累与烦恼,但他们也不排斥某种形式的对镜观照,看到自己的生活(包括快乐和恐惧)以某种变形出现在银幕上。
其中一种需求,便是爽感,一种虽然廉价、但收效卓著的宣泄和自我抬升。
《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坚如磐石》均取材于新闻事件,有些大致保留了原型人物和事件的脉络与框架,有些仅仅当作灵感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再创造。源于真事、且彻底类型化的影片前几年非常多,成功的也非常多,今年大概要数《莫斯科行动》,但无论在同档期还是同类作品中,表现均平平。或许是观众已经压根不在乎它的源头是否有真实性,潜意识中把它当作一部普通动作片来欣赏并衡量。
《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最具典型意义。一方面,这两部影片的类型化分寸把握颇为巧妙,没有过于上天入地(但入海了),另一方面,它们提供了类似爽文的爽感,将防范渣男、防范诈骗做出了高于现实的惊悚感。这与其说是艺术的升华,不如说是实用的升华,让你一惊一乍后能增加自身防护能力。人们在短短一年之内,从“质疑思诚”、“理解思诚”,到努力“成为思诚”,足以证明陈思诚所代表的模式绝不是简单粗暴的低俗化,而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说代表了某种反映现实、改造现实的美学方向。
对现实题材的处理,有无数种不同方式,从一个极端(源于现实,彻底架空,如《莫斯科行动》),到另一个极端,像王兵《青春》那样呈现几乎未做任何加工(只做了挑选)的原始样貌,当下的趋势是追求一种主流剧情片的模式。这方面,2018年《我不是药神》既是一个标杆,同时也仍是天花板;它象征了关注社会、精进叙事、拒绝媚俗、追求卓越的结合。
l 工业的进步
作为现实题材的反衬,2023年度最值得骄傲的,是三大类型集体发力:《流浪地球2》所代表的科幻电影,经历了《上海堡垒》把大门重新关闭后,再次证明,天才想象+认真制作能获得良好的回报。《封神第一部》跟20多年前的《指环王》一样,开启了魔幻、神话类型的新篇章,当然,经过各种神片烂片的熏陶,光凭视觉早已不足以令人血脉喷张,但这个类型经过无数场大小失望的预热后,能达到现在的效果,实属不易;而华丽外表背后的扎实架构、天才选角、深藏内涵,均被不同群体所体验。《长安三万里》则巩固了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来的国漫新局面,并彰显出强烈而高级的民族风格。影片对于成年人观众所传递的成熟主题,更是令人赞叹其深度与厚度。
这三部影片均荣获了本年度的金鸡奖,其中《封神第一部》和《流浪地球2》几乎平分了最重要的奖项。这对习惯于拉踩的粉丝着实是一种尴尬,因为他们认为这两部影片一部很好、一部很差。其实,它们对于中国的电影工业,具有极其相似的意义。尽管金鸡奖的宗旨是表彰艺术成就,但艺术不是空中楼阁,工业层面的飞跃实乃基石——当然,这两部在艺术上也一点不差。
不过,“大投入必有大回报”早已成为一种迷思。自从《泰坦尼克号》形式这一观念、《阿凡达》加深这一观念以来,人们逐渐发现,如果大投入不能伴随着大突破(对于卡梅隆,则是科技带来的视觉突破),大投入很可能变成人傻钱多的象征。
金鸡奖也表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票房6704万元),这部在某个影迷圈子里的最佳之作。有趣的是,它也属于科幻类型,而且在剧情上跟郭帆和他的《流浪地球》建立了互动。这可以说是一个良性的标志,即不再纯粹以预算和票房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也打破了科幻片必须大制作的定式思维。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科幻片应该有《流浪地球》的当空升腾,也不能忽视《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孜孜探索。
l 叙事的胜利
如果分析年度票房前三(《满江红》《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甚至前十、前五十,是不大容易得出现实主义大行其道的结论,而更可能的结论是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所谓“审美疲劳”,就是一样东西或一种题材或风格的电影,即便再好,看多了也会让人产生厌烦。如果硬要找出这些票房赢家的共性,我愿意称之为“叙事的胜利”,即这些影片均十分重视故事的讲述。注意:故事和故事的讲述是两个概念,《孤注一掷》的故事可以十万分狗血,也可以变成云里雾里的小众艺术片,现在的处理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
对于偏爱并擅长类型片的影人,这是名正言顺的事情,电影就应该老老实实把故事讲好。但像张艺谋导演那样以视觉形象见长、最初靠艺术片起家的大导演,能将重心转到叙事,其实是需要一个心理和审美的大转折。年度票房第一名《满江红》和国庆档第一名《坚如磐石》(现整体第九名),吸引大众的根本就是靠把故事讲得迂回曲折、精彩纷呈,其他的优点都属于锦上添花。这也是为何圈内人更关注编剧陈宇的原因。当然,叙事跟其他元素如何完美结合,那是另一个话题。
爽片更是需要会讲故事,无论你如何鄙视它们,它们的节奏往往经过了精心设置和调整,尽量做到顺从观众的心理。在迷影者的鄙视链里,叙事是排在较低位置的,至少不是电影美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不重视叙事的影片,可能获奖无数、口碑爆棚,但通常不会有可观的票房。那是因为,普通观众进影院,最关心的就是看一个好故事,其实就是看一个讲得好的故事。当然,这不排除在某个阶段,特效画面等因素能左右群体心理,比如上世纪末那一大堆叙事乏善可陈、全靠毁地球画面取胜的好莱坞灾难片。
贬低或排斥叙事的人,往往把叙事视为好莱坞的洪水猛兽。其实,叙事技巧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话传说中早就存在,无非是好莱坞专家擅长总结经验而已。但好莱坞也被自己的经验所累,不屈不挠地把秘方做成了俗套。年度票房Top10中,没有一部好莱坞大片;前20名中,仅有《速度与激情10》《阿凡达:水之道》《铃芽之旅》,以及中美合拍的《巨齿鲨2:深渊》,算是三部半进口片吧。可见,进口片已经从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演变成一个受众越来越窄、出圈越来越难的局面。
说实在,有几部好莱坞大片拍得相当认真,但套路化非常严重,往往属于看了不后悔,不看没损失那种。而那些基于“政治正确”的作品,在他们本国或许表现还不错,到了我们这儿则遭遇了反感和抵制,其强度堪称灾难性。曾几何时,好莱坞大片虽然缺乏深度,但胜在诉诸浅浅的人类共同情感,而如今,动辄搞种族、性别的政治比例,高潮处再强硬上价值,让人怀疑是不是穿越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中国。注意:这里我没有包括4.5亿人民币票房的《奥本海默》和2.5亿的《芭比》,因为这两部在我们这儿原本就属于小众,但口碑和票房均超出了预期,这跟《碟中谍7》卖了3.5亿元是大相径庭的现象。
l 评分跟票房渐行渐远
大约十多年前,评分(尤其是参考价值相对较高的豆瓣评分)跟票房几乎没有什么关联。但疫情前的几年,评分的作用逐渐发挥出它的威力,尤其是一些非常小众的影片,凭借评分的助力,口碑慢慢发酵,最终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2023年度,这样的案例依然存在,但主要体现于几部体量较大的影片,比如《长安三万里》豆瓣8.3分、《八角笼中》7.3分、《封神第一部》7.8分。当然,你也可以说《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票房跟它8.0分的评分是分不开的,但这样的情况实属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我爱你!》7.9分、《茶啊二中》7.3分、《忠犬八公》7.6分、《毒舌律师》7.5分、《深海》7.2分……但这些没有一部进入十亿俱乐部,跟7.0分《满江红》斩获45亿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更是相去甚远。
诚然,任何平台的评分都只是口碑的一把标尺,而且绝对是不够完美的,仅供参考而已。而原本就难以量化的口碑,本年度呈现出一种粉丝追星的取向。一些粉丝颇有唯粉嗜好,如果喜欢某一部影片,便会想方设法去贬低同档期或同类型的其他影片,仿佛中国电影必须一花盛开百花残。春节档期间,原本非常正常的冠亚之争演变成了比陈宇编撰的剧情更加离奇的阴谋论大战。类似的一拉一踩,或一拉多踩,也出现在其他档期及金鸡奖。不知道唯粉能否像顶起流量那样托起中国电影市场,但这样的做法大有取代正常电影评论之势,演变成无休止的、你死我活的网络批斗大会。这种做法也一定影响到了包括豆瓣在内的评分,使得打分不再是观影后个人观感的归纳和总结,而成了一种抢占道德高地的站队与呐喊。
其实,流量明星对于电影票房的作用早已被祛魅,无论是《八角笼中》的朴实无华,还是全新人阵容的《封神》质子团,均证明了合适的选角能击败华而不实的流量。但必须正视,电影本身包含着造神的基因,因此,彻底摆脱粉丝文化也是不现实的,更是电影营销团队所不愿放弃的。只是希望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电影需要更多的好电影、卖座电影,粉丝及营销者尽管自夸,但不要以踩死对方为代价,因为,如果能轻易踩死竞争者,你自己离被人踩死也不远了。大家都希望中国电影红火,没有人希望中国电影在火葬场的火焰里红火。
网址:腾讯娱乐白皮书电影篇章报告:2023年中国电影业趋势分析 https://mxgxt.com/news/view/109714
相关内容
2020年中国明星行业分析报告泛娱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行业现状分析
腾讯娱乐白皮书明星篇章报告:从明星价值中阅读时代
《2020中国明星品牌合作市场趋势白皮书》发布,直击明星营销的6大趋势与6大策略
2019年度明星消费影响力报告
7月电影行业传播影响力舆情分析报告
类型电影欣赏与作品分析报告
微博娱乐白皮书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 中国十大电影票房排行榜2021→买购网
2023年度中国长篇小说综评报告会举办
中国影视行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