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观众说,《演员的诞生》是演员的照妖镜,可以试出一个演员真正的水平,这话对错与否,暂且不论,但是它最起码告诉某些明星,演员这个行当不是这么好混,它是有门槛的。
作者|酸酸酱
因为在《演员的诞生》里的表现,黄圣依被列为和郑爽、欧阳娜娜一样不会演戏的明星之列,而且从观众的反应来看,这次对于黄圣依的包容度比前几个更低。
这大致是两个原因导致的,第一因为她是黄圣依。
关于这一点,节目组借boss团的嘴巴已经介绍的十分清晰了:黄圣依作为星女郎出道,起点很高,以前合作的都是李连杰这样的大牌演员;在我的印象里,黄圣依是话题女王,已经息影很多年了,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星女郎、大牌明星、息影多年这些盛名加在一起,和她在台上的表现形成的巨大反差,带来了一种盛名不负的感觉,因此观众对于黄圣依的态度与其是批评,更多的应该是惊讶。
第二,出道多年的黄圣依不是小花、小鲜肉。现在整个舆论环境对于年轻演员有一个很大刻板印象是:这是一个完全不会演戏的群体。
而黄圣依的“蚂蚁竞走”之所以引起这么大讨论度的一个原因,她戳破了一个事实,在娱乐圈,不会演戏不是年轻演员的“特权”,有大把入行多年的演员仍然在浑水摸鱼,特别是离开了导演、摄影师、剪辑的情况下,他们的这些短板会暴露无遗。
但黄圣依、于明加、柴碧云之所以贡献了史诗级灾难现场的原因,不全是她们真的不会演戏,而是她们没有把演戏当作演戏,而是当作红毯斗艳的场所,即章子怡说的演员之间缺乏信任感。
三个人完全没有把共同演的戏当作一个作品,而是当作一个各自炫技、急于证明自我的工具。技术上用力过猛,而心却没沉浸在角色中。
这从三个女演员在排练时,就可见一斑。
20多岁的柴碧云,正处在一个女明星斗志最昂扬的时期,开门见山的就向前辈于明加要求,她要演戏份最多的“小蝶”,给出的理由是“我小一点嘛”。小女孩倚小卖小是年纪稍长的女性最不乐见的,更何况是女明星。
这句话显然惹到了于明加,因此当黄圣依过来后,要求自己也要演小蝶时,于明加立刻在态度上偏向了黄圣依。
实际上,从演员和角色的匹配度上说,柴碧云的要求还算合理,错在沟通方式,如果她换一种更婉转的话语方式,于明加的态度也许会大相径庭,谁知道呢?
在最初小蝶这个角色上的争斗,奠定了三个女演员之间爆棚的火药味,之后被剪辑进片子呈现出来的,还有一个较大的争斗在于“我们不唱了”这句台词由谁说的问题上。
本来这句台词是由柴碧云的,但是柴碧云觉得这个台词出现的太突兀,她的本意应该是要修改一下,但看来另外两位前辈看来完全没有这样的耐心,于是话到嘴边变成了自己“说不出来”。
身为前辈于明加觉得既然你说不出来,那就由我来说。一听到这样,柴碧云深感自己的“布娃娃”要被别人抢了,于是,赶忙说还是由她自己说。
而看到出尔反尔的柴碧云,于明加再次被激起了斗志,本来谁说都可以的,现在反而变成她非说不可了,而且从最后的呈现结果来看,这句话的确是由于明加说的。
因此在这场职场争斗中,斗志昂扬的新人柴碧云两次主动出击均铩羽而归。同时,也佐证一个事实:女明星的确是一个危机感十足和攻击性极强的群体。
可真正上场演的时候,问题也出在她们这蓬勃的危机意识,各自都要自证演技,给自己加戏,最后反而制造了一出惊悚的感官闹剧。
三人最大的问题是斗戏心态太重了,为了表现自己会演戏,恨不得把自己子弹库里的炸药一次都用上,极力表现自己的咆哮、流泪、歇斯底里。
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黄圣依式旋转跳跃、柴碧云式嘶吼大哭,于明加式耍狠咆哮,可对观众而言,这场雷雨式的表演,毫无美感可言。
而对比上一场,和章子怡和蓝盈莹一起影视化的作品《青衣》,两个人整体演的很淡。尤其是蓝盈莹,作为新人,在前辈面前,没有急于证明自己不输下阵来,而去刻意上“弹药”,所有的表情、动作都是符合人物逻辑,很讲究分寸感。
在点评的时候,章子怡夸蓝盈莹说“蓝盈莹是一个很open的演员,我印象中最后她跟我行礼的时候 ,说‘我该上场了’,我记得有一条,她的眼泪流下来了,然后她自己跑过来说‘我能不能再来一遍 ,这个眼泪不该滴下来’。”
虽然不知道章子怡说的open具体指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蓝盈莹是一个在戏里琢磨演技的演员,她会把自己放在整个作品,去成全戏。而不是本末倒置,用力调动情绪和表情包,只是为了证明“你看我会演戏,我比他强”。
黄圣依、于明加、柴碧云三人犯的错恰恰在于,她们的表演没有交流感,没有真听对方说的台词,真看对方的动作和表情,真的感受对方的情绪,而时刻以“我”为中心,我到这是不是该哭了,我到这是不是该嘶吼了,导致三个人虽然在演同一场戏,却处于三个不同的时空。
比如,黄圣依打柴碧云巴掌的这个动作,就像蓝盈莹原本打算流下的两行清泪一样,是可以免的。
剧情设定是,莲西告诉小蝶,凤萍卖了她的孩子,她问莲西什么意思。黄圣依此时对角色的设计是,凶猛地摇柴碧云之后,开始打巴掌。
刘烨经典的龇牙咧嘴表情就出在这里。
实话说,这一巴掌非打不可吗? 它符合人物关系和人物的行为逻辑吗?显然不是,出卖小蝶的是凤萍,不是莲西,莲西顶多算个戳破窗户纸的人,何至于挨这一巴掌。作为观众,也要为莲西喊冤:我告诉你真相,你还要打我,什么仇,什么怨。
不过,柴碧云作为新人真的是蛮拼,涕泗横流,表情管理为零,也看得出是真打,但可惜陷入了一场毫无章法的表演之中,对手之间全是相互出卖,而不是相互成全。尽管卖力,可过犹不及。
特别对比接下来上场的小陶虹,更凸显了这三位一心只想争奇斗艳的女演员在业务能力的短板和格局上的局促。
小陶虹和彭昱畅《末代皇后》的小片,实话讲,我看了五遍以上,不得不说这是目前《演员的诞生》的节目出现的品质最高的作品,同时也是《演员的诞生》整个编剧和导演组力所不逮的。
在演职表里,小陶虹的名字写在了编剧栏的最前面,可见她对整部作品的把控力度。
宋丹丹的常用点评语是“这个作品没有审美”,什么是审美?《末代皇后》就用行动诠释了审美的定义。
小陶虹的题目是“发疯的女人”,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处理为极端情绪抒发的设定。
但《末代皇后》的高级之处在于,它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用第三者视角来展现女主人公的癫狂。
在小片里,有个参照是一个女仆人,她出现了三次以上。
开场,是溥仪和婉容的一个全景,婉容试图出逃,但失败,面前出现一位女仆人和一个侍卫,然后切到婉容惊醒的画面,女仆人说“皇后,你醒了”,说明开场只是主人公的一个梦。
自此剧情就以女仆人的视角开始展开,醒来的婉容开始出现幻觉,回忆到她和溥仪结婚的画面。
此时女仆人拿着大衣,站在画面的左边。
接着,婉容又幻想了她和溥仪跳舞的画面,为了让观众看懂场景的变换,此刻女仆人的站位挪至画面的右边。
除此之外,从布景、灯光、音乐、镜头切换、道具、妆发等各个环节,小陶虹全面把控了这部作品。
小陶虹给导演组的建议:
布景:
1.婉容的房间里不应该有任何生气,所以要把绿植全部搬走。
2.墙上照片摆设的位置不对,婉容的照片是绝对不能摆在皇上的上方,搁以前就是死罪。
3.婴儿床可以不用,改成画外音。
灯光:陶虹和导演说她只要两束光,一个是暖光,全是婉容过去的回忆,和少年溥仪在一起时候的场景;另一个是冷光,就是婉容现实发疯的状态。
音乐:需要找到贝托鲁奇那版里面溥仪和婉容在天津跳舞的音乐。
道具:睡衣要酒红色真丝质地的,外面是貂皮大衣。
妆发:婉容妆容三个,一个精致些的妆容,一个疯疯癫癫惨白的病容;溥仪的发型两个。
……
可见陶虹对一个作品的参与已远超于一个演员的范畴,而这种能力时怎么养成的呢?
陶虹在采访中说:每次拍戏时我不仅会跟我的演员长辈师长说‘如果不合适您告诉我’, 甚至还会和副导演、录音师灯光师说‘哪里没配合好哪里不对,您要告诉我’,他们都是我的高参。我拍《黑眼睛》时,每拍完一个镜头,我都会去问周围的人。”
在黄圣依入行多年,终于开始想“演员到底是什么?”了时,陶虹已经给了答案“我觉得一个演员应该全方位了解工作群体中其他每个人都在做什么,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能帮你,你能帮他们做什么,努力达到他们的诉求,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专业素养。”
事实证明,演技好坏与艺龄长短、作品数量多少关系不大,而在于你用不用心,用了多少心。
有的观众说,《演员的诞生》是演员的照妖镜,可以试出一个演员真正的水平,这话对错与否,暂且不论,但是它最起码告诉某些明星,演员这个行当不是这么好混,它是有门槛的。
另外,应该厘清的是,演员的斗志应当是激励你向内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不是向外求,非要在一句台词、一个角色、一个精心摆布的机场图上面争个高下。
事实证明,真正有信心的演员是不屑于这么做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