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深沉的,不仅仅因为孩子的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更是因为孩子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是父母未来依靠。但有些时候,父母这种深沉的爱不但没能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而且还对孩子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这样一种错误行为不仅普通父母会犯,就连一些明星也会存在。此前,著名演员李嘉欣曾先后在社交平台上放出了自己与儿子共浴、接吻的照片,尤其是接吻那一张,如果没有仔细看,还以为是她与丈夫的照片。
无独有偶,台湾女星狄莺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她曾在某档综艺节目中谈到,自己与儿子的关系特别亲密,以至于到现在还存在共浴同床睡觉的情况。
或许在李嘉欣与狄莺看来,跟孩子同床、亲吻、共浴等都是表达自己对孩子爱意的一种表现,这同时也是孩子回应父母爱意的一种行为。但实际上,这样一种跨越性别的亲情,并不是对孩子爱意的正确彰显,而是在毁掉孩子的前程。
跨越性别的爱绝不可取
不只这两位女星,还有不少家长同样存在这种问题。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长不大、不懂事,因此这样的行为在父母看来是纯粹的、不参杂任何其他情愫。但实际上,这种行为显然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方面,父母跨越性别的行为,将影响孩子对于两性界限的认知。孩子在3岁时,就会产生性别意识,并且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之下,对两性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但如果父母忽视这一点,依然与孩子保持过于亲密的行为,那么孩子将推翻自身对于两性的原有认知,进而产生错误的新观点。至此,孩子会觉得,父母与自己共浴、亲吻等行为,是男女之间用于表达爱意的普遍方式,这种认知将直接扭曲孩子的行为与观念。
另一方面,父母这种跨越性别的行为,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的症状。等孩子再长大一些,他们的机体将具备分泌性激素的能力。如果这时候父母依然举止亲密,那么孩子将受到性暗示并刺激集体过量分泌性激素。
在性激素的作用之下,孩子将出现性早熟的症状,并且提前结束发育,致使孩子最终呈现出身体发育不完全的状况。
那么,当孩子具备性别意识以后,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确保孩子健康成长呢?
性别意识萌发后必须做到的三点
·避免举止亲密
当孩子萌发性别意识以后,父母应该更正自身行为,以更加合适恰当的举止取代亲密动作。例如,父母将亲吻改为拥抱,将共浴改为帮孩子吹头发、梳头发等。
·避免性暗示
父母在孩子萌发性别意识以后,一些日常行为应该多加注意,以免对孩子造成性暗示,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例如,父母不要再拿孩子的贴身衣物、不当着孩子的面更换衣服等。
·做好两性教育
孩子虽然萌发性别意识,但是这种意识还比较模糊,具有可塑性。因此,父母应该把握这一机会,对孩子进行两性教育。这样,父母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产生错误的两性认知,甚至作出跨越性别的冲动行为。
我是小鹿妈咪,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每天记录和分享不同的育儿知识及经验,喜欢文章请关注我。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