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审理中凸显“亲友团”现象不容忽视
“亲友团”顾名思义亲属、朋友团队。最近,不少电视娱乐节目都喜欢通过明星、嘉宾的“亲友团”来渲染现场气氛,增添明星、嘉宾的亲和力。无独有偶,笔者近日通过调研发现,一些离婚案件当事人携带亲属朋友(以下简称亲友团)一同参加诉讼活动现象也时有发生。参与诉讼的“亲友团”,有的以委托代理人身份“莅庭”,有的以旁听人身份“坐庭”,还有的以陌生人身份在庭外 “候庭”。亲友团在法庭上的表现方式多样,有的亲友插嘴插话,替当事人鸣不平;有的亲属即使不声张,但当事人在阐述自己主张时,都要看旁听席上亲属的脸色或肢体语言行事。经常庭上当事人在陈述,旁听席上双方亲友也展开“第二法庭辩论”,而他们的辩论往往直接影响庭内当事人的情绪。
这些“亲友团”参与诉讼,就像电视娱乐节目一样异曲同工,“渲染”了不少庭审现场气氛,实质上严重干扰了法庭正常的诉讼活动,不得不引起重视。笔者就此分析如下:
其一,容易激化双方当事人矛盾,增加法官工作的难度。亲友干预庭审极易引发另一方当事人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双方亲友在法庭上恶语相向,更会增加彼此冲突。有些冲动的亲友甚至会和对方动手,双方当事人带来的亲友团在庭外滋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使得原本简单的离婚案件由于这些“案外因素”难以“案结事了”。
其二,“亲友团”对法庭审判活动具有“冲击性”,影响案件正常审理。有的法庭较小,要求旁听的亲友团没有全部安排就座,他们便对法官不允许旁听不满。参加旁听的亲友也急于向法官介绍“事情真相”,如果法官没有耐心倾听,或者予以制止,就会引起亲友团对法官的反感,一旦他们情绪不能控制,将直接导致庭审无法进行。有的亲友团在庭外等候,发生争执,法官不得不停止开庭,维持秩序,直接影响正常的庭审活动。
其三,“亲友团”决定离婚案件走向,影响案件审理进度。在离与不离、怎么离、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是否同意调解等问题上,当事人都要由亲友团集体决定,有时亲友团成员发生分歧,当事人还要请求休庭与之商量,然后再向法庭表态。有的双方当事人已经达成了离婚协议,但亲友团审查不同意,马上就推翻协议,结果法官白做了调解工作。
网址:离婚案件审理中凸显“亲友团”现象不容忽视 https://mxgxt.com/news/view/1086510
相关内容
芙蓉智胜律法团召开周例会,分享借贷、离婚案件中的心得与体会王力宏巨额离婚案:真相、纷争与公众审视
周深整容疑云:聚焦才华而非外貌,理性审视娱乐圈审美观
亲密关系中“被忽视”的十个表现
2022年上饶“结婚16年3娃不是亲生”案
女子决定离婚再和AI男友举办婚礼 寻找被忽视的爱
于冬免除前妻在博纳职务 离婚案仍在审理
吴亦凡案一审 案件全时间线梳理
明星离婚率高企的现象确实容易引发争...@壮技灰的动态
丈夫身中49刀死亡妻子和情夫被抓 17年后案件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