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

发布时间:2024-12-09 07:28

新浪新闻

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

原标题: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


    直到李济生去世,有人还是第一次听闻他的名字,“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牧星人’”“就是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厘米”“这才是真正的明星”。

    7月28日,这位和人造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作“牧星”院士的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76岁。

    按照卫星测控人的说法,每一颗卫星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轨道,每一位卫星测控专家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轨道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个人的研究成果,更是国家的核心机密。

    李济生的一生,正是寻找各种最佳的计算方法,把卫星定轨精度从两公里提高到500米、100米、1米,到最后的厘米级,为中国卫星铺设了一条最精密的轨道。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当人们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时,27岁的李济生异乎寻常地冷静。一位老专家的问话萦绕耳际:“咱们的卫星虽然上天了,轨道也计算出来了,但有谁知道轨道精度是多少吗?”端着庆功的饺子,李济生却难以下咽。

    这一天是1970年4月24日,从这天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近半个世纪后,我国为了纪念航天事业成就,将这一天定为“中国航天日”。

    然而,对当时的李济生而言,他更为感慨的是一年前美国“阿波罗”飞船已经登上月球。而在那前后,发达国家早已将各种应用类型的上百颗卫星送上了太空。

    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的卫星轨道确定精度已经达到百米级,这意味着,地面计算的理论轨道与卫星在空间运行的实际轨道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00米。而刚刚起步的中国航天测控,此时连“定轨精度”的概念都没有。

    李济生第一次“坐不住”了,“一定要制定出中国卫星的精密轨道计算方案!”这之后,戈壁滩上那间简陋的工房里,灯光几乎每天都亮到深夜,推导公式、编制软件、分析计算结果,李济生苦苦寻找确定轨道精度的方法。一天,一个新的想法闪过他的脑海:能否借用推算卫星周期误差的方法,来判断轨道误差?

    一年攻关,李济生在“0”“1”“0”“1”的电子信号海洋中求索。最终,他开发出用卫星轨道“预报误差”的方法来确定轨道的精度,以此测定的轨道精度约为2~5公里,我国卫星定轨精度第一次有了数量概念。

    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测控观察发现,卫星近地点高度在逐渐升高。但从理论分析,卫星受到大气阻力的影响,轨道近地点高度应该是逐渐下降。

    “为什么会升高?”

    “一定是李济生的轨道计算出了问题。”

    各种各样的议论一时间甚嚣尘上。李济生却并未理会这些。当时,他所在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设在一座大山里,为获取足够数据和理论依据,李济生便从北京到南京,再辗转上海,资料数据收集了一大堆,借助一台手摇计算机,开始了不分昼夜的计算。

    几个月后,谜团解开了。

    卫星轨道出现反常,是卫星姿态控制的喷气管产生的姿控力所致。由于只有0.7克的作用力,人们在设计时忽略了它——但就是这轻微的作用力,使卫星轨道近地点每天升高300多米!

    李济生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开发出了“按交点周期积分法”的卫星定轨方案,使我国的卫星定轨精度达到了1公里。

    面对这一成功,他却又一次低下了头:这一卫星定轨精度还是远远落后于美、苏两个航天强国,“必须把卫星定轨精度提高到百米量级”。

    李济生回到南京大学向专家教授求教。经过几个月的刻苦攻关,他不仅对“摄动力”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针对各种“摄动力”对卫星轨道的影响,一一建立了动力学模型。1983年,他终于研究出名为“微分轨道改进和摄动星历表计算”的定轨方案,使卫星定轨精度达到了200米,接近了世界先进水平。

    这之后又精确到100米级,按照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说法,我国的卫星定轨精度不仅满足了当时国内卫星发射测控任务的需要,而且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轨道基础。

    然而,当得知美国的卫星定轨精度已经达到米级的消息后,李济生再一次“坐不住”了。

    接下来的两年,李济生把自己“泡”在精密定轨的知识迷宫里,与枯燥的阿拉伯数字日夜相伴,忘记了星期天、节假日,甚至连封家信也顾不上写。

    有人说,两年时间,李济生掌握了别人至少用4年时间才能掌握的知识。又过了四五年,一个令圈内人士震惊的消息爆了出来:属于中国的新精密定轨方案大获成功,卫星定轨精度从百米提高到十米量级,如果装备先进的测轨设备,还可以达到1米。

    这一年是1991年。那时的中国,还没有“神舟”飞船、“天宫”实验室,但这项成果的诞生,已经为“神舟”的出世“找”到了太空轨道,为此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而这项成果的最大贡献者,正是李济生。

    两年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联合对这一成果进行国家级鉴定,一致认为:这项成果建立了我国卫星测控精密定轨系统,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这位总是“坐不住”、不断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克”的院士走了,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他曾经说:“我是踩着众人的肩膀一步一步上来的,我国航天测控事业要赢得新世纪,就要培养一大批年轻人,我愿用自己的肩膀为年轻人搭建起攀登的云梯。”

    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李济生那项引以为傲的“国际先进成果”,正是他带着两个年轻人做出来的,没日没夜,一干就是4年多。

朱泽蓝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7月30日 06 版

相关视频

大家都在看

夫妻吵架半岁女儿从父亲手中滑落坠亡498万热

叙利亚局势突变意味着什么457万

孙颖莎阻止王楚钦继续用丢分球397万

蔡国强烟花秀大量无人机坠海377万新

反对派进入叙利亚总统府353万热

低价宠物粮竟多加蒙脱石332万

查看全部实时热点

相关新闻点击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点击查看更多

精彩播报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直播美图博客看点政务搞笑八卦情感旅游佛学众测

网址: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 https://mxgxt.com/news/view/108380

相关内容

唐嫣与李现的合作舞台充满童话氛围,璀璨烟花点亮夜空!
巨星,如与、他们的存在犹如星辰照亮夜空
星光熠熠的他,仿佛春城夜空中最亮的星,与欧莱雅共谱时尚新篇章
正在直播: 南宫的夜空被晚星点亮 一同沉浸在这壮丽的终结之中…
粉丝经济 饭圈文化 追星 品牌营销
“网红经济”进化论——薇娅、李佳琦成功的底层逻辑
人民日报:网红文化与网红经济
你知道济南籍明星大腕都有谁吗?
​演艺注入文旅,让夜经济更加多姿多彩丨揭秘
抹胸闪钻裙 下的她,如同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光彩照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