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芒果有一档非常亲民的综艺,没有流量明星助阵,嘉宾阵容都是身怀绝技的素人,喜欢唱歌有音乐梦想的人,但是并不算很专业,唱歌可能还会跑调。
但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舞台,却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还收获了无数好评,不禁非常让人疑惑,《欢唱大篷车》究竟凭啥?
它究竟包含着怎样别出心裁的创意以及感动人心的地方,在这个综艺漫天飞的时代,凭借“横竖都是业余的歌手们”能斩获网友的喜爱与关注呢?
一、独属于人民的舞台
《欢唱大篷车》的综艺模式不得不说确实别出心裁,在这档歌唱类型综艺舞台上,掌声与喝彩、观众视野所聚焦的地方,不再属于拥有深厚唱功、被百万粉丝追捧的歌手,不再属于银幕上往往光鲜亮丽但也只能让我们高高仰望的“他们”。
这档综艺一经放出,就清晰明了地打出了它们综艺模式的内核——实质上的平民化,它的舞台让普通民众也有在大平台上展现自己歌声的机会,不掺杂太多名与利。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说“那跟以往的《快乐男声》《快乐女声》等等选秀节目又有什么区别?它们不也是给普通人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这两档节目实质上是给素人一个舞台,那些素人虽然往往没有什么知名度,但他们毫不缺乏日积月累的唱功底子、持之以恒的声乐练习、有不少还受过专业的歌唱教育、甚至少数人的歌唱天赋放在全国也是佼佼者……
此等种种单拎一个出来,就能让我们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望尘莫及,这种类型的综艺更准确来说,它所面向的人群是“那些能力足够,但却没有一个能让大众认识自己的风口、让自己一身才能无法得到充分施展的人,给他们一个有可能一飞冲天的机会。”
而《欢唱大篷车》,它的综艺模式便决定了与这类选秀节目的巨大差异化,“唱歌好听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你愿意就上车!”
这就是它与其余歌唱型综艺都大相径庭的地方。
它的舞台,是属于我们这些不被人所知、不被人所追捧、不被热点所聚焦的普通民众。
在这里,可以出现八九十年代的经典老歌;也能出现一曲传唱数十年的民谣;也可以出现我们中华儿女都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
听着那些肤色有些土黄、但眼神却熠熠生辉的他们激情咏唱着给我们青春回忆烙下深深印记的歌曲,不免给屏幕前的你我都带来了一股莫名温暖的味道。
在那一瞬间,歌曲的好听与否都不过是细枝末节,听着熟悉的音调,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感受着心灵的慰藉……
这或许就是这部综艺,之所以能够获得诸多网友在底下评论说:“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感觉台上的她们有些土了吧唧,而且唱得有些跑调,但为什么我还是在不知不觉间看到结束?”
能获得这样的评论,也许就是这个与众不同的综艺模式,能精准把握住当今快速发展时代下观众们越来越显得焦躁的心,给予他们些许温馨的抚慰,抚平焦虑和不安,带来内心的宁静。
二、面向最不被我们所知的群体
《欢唱大篷车》去过充满田园风光的常德市,也驰至浓浓海滨风味的青岛……
这座大篷车足迹遍布了多座城市,邀请了:在田野里努力耕种的农夫;为整座城市的供暖系统贡献力量的电工;在村头陪伴着孩子嬉戏打闹的大娘……
这些在我们的固有印象里,永远都无法被数百万观众所注视的人们,在这辆神奇大篷车的邀请下,唱着《爱情鸟》《回娘家》向电视机前的你我诉说着自己平凡但却无比真实的情感。
那些我们无比熟悉的人们,能在舞台上展现着属于自己的光彩。而这,也是这部综艺能触动我们普通民众内心共鸣的重要因素。
不得不说,《欢唱大篷车》走出了不一样的综艺之路,将本来看似很遥远的、光鲜亮丽的节目录制的机会给了普通人,而不是已经当红的明星。
看着普通人在追求梦想,多多少少都给同样是普通人的观众带来更大的触动和勇于追求梦想的决心,无形之中带给了我们人生改变的机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