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偶像是刚性需求,每一代人都会对应那个时代的明星偶像,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阶段,物质需求基本满足,接下来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将迎来井喷。文娱是纯绿色行业,没有能耗和资源问题,轻资产、易复制、行业天花板很高,部分领域甚至不受产能限制。而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首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艺人培养产业链的问题。
有些孩子天生各方面条件都很好,需要在最合适的年龄进行专业的艺人培养,但是全社会都不知道应该走什么路,去哪里当培训生,到什么水平之后怎样出道。不然就等着考音乐学院,就算他顺利考上艺术院校,还面临高昂费用的问题,毕业之后还是不明确能不能走上这条路,偶然性非常大。大学毕业二十四五岁,那个时候女孩子的艺术生涯没几年了,折腾四五年,一旦错过了黄金时间,基本就没有机会了,所以非常可惜。
目前我国艺人的片酬/出场费过高也可以理解为供需矛盾,高质量的艺人数量太少,几百万、上千万的酬劳常见,一部影视作品、一档节目、一场活动,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成本是艺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这现象不合理,也不应该持续。
虽说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艺人培养输出产业链不完善是很核心的问题,中国目前几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艺人培养产业链。这个链条包括能够被大众广泛认可的、植入受众心智的艺人培养入口;一套完善的培训课程和考核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面向公众的、得到经纪公司、唱片公司广泛关注的素人汇演平台;还有一个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专供新人出道的新人榜单。艺人培养全链条不仅要完善,而且要植入心智,具备条件当艺人的年轻人,要很明确走什么样的路,这里既是问题,也是巨大商机。
韩国只有5000万人口,在三星、现代、LG领导的制造业时代之后,开始大力发展文化消费产业。目前韩国适龄人群中每10个人就有一个“是”或者“曾经是”练习生,这为艺人输出的产业链的漏斗上端,提供了庞大数量的种子艺人,然后多家专业的练习生培训学院提供专业课程培训,之后又有专供新人出道的平台,让韩国的文娱行业发展很快,为经济增长带来巨大贡献。
植入心智的艺人入口
以往娱乐圈的偶像明星培养的基本模式是:星探挖掘,签订合约后开始封闭训练,多年的音乐、表演、舞蹈等培训成熟后正式出道,接拍影视剧、广告或出唱片走向市场。与各行各业一样,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规则,很多歌手通过网络走红,然后通过电视台的节目进一步扩大影响,也有很多网络歌手、网络歌曲不亚于专业歌手,作品传唱度也非常高。总体来说,成名具有偶然性特点,但距离市场化与系统化的差距还很大。
近年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凭借强大影响力以及与各大经纪公司的合作,每年都能稳定地推出十几名歌手,这是很不错的成绩,算是近几年来中国歌唱艺人领域的稳定“造星出口”,但是作为年度性的节目,其输出能力相对于14亿人口而言,数量少之又少。
现在很多网红孵化公司、偶像团体运营公司实际上正在做艺人培养的工作,例如上海的中樱桃、SNH48、火秀娱乐等企业,旗下都已经有一百多名艺人,这是很好的现象。
养成式艺人培养与专业汇演平台
完善的造星产业链,第一步就应该有一个植入受众心智的艺人入口,中间有一套完善的培训、培养过程。这一点韩国和日本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包括艺人筛选的标准化、培训课程程序化、管理方式的激励性、考核标准的客观性、汇演平台的公开性等方面都有相对成熟的方法机制。
将艺人培养过程通过直播平台与受众进行互动。“我”在偶像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偶像的出道、成长、爆红变成了一种由粉丝决定的游戏,全程被粉丝见证,我们相信粉丝与偶像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体现为参与感。这既可以提供艺人培养过程的变现能力,也降低培养企业的运营风险,全过程中进行星粉互动,考核标准也更加客观化,在素人与艺人之间搭建起桥梁。目前市场上很多公司逐步将内部的艺人汇报演出、月度考核演出直播出来,甚至做成《素人演唱会》的节目,得到了市场很好的反响,也引起了经纪公司、唱片公司的关注。
最后,出道艺人的合作模式也具有一定创新空间。传统娱乐经纪公司管理模式要求艺人是“乖宝宝”,要听话、听指挥,而现在互联网模式需要艺人有主观能动性,从艺人培训开始就是创业者,实行公司化运作,依据股份比例享受收益。整个结构是无缝地并入资本市场。未来最大的商业成本是交易成本,现在股份清晰,全部摆在桌子上,价值公允就可以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不用通过打官司的方式解决一个艺人的归属问题。
一个成熟的艺人培养产业链环境,应一定程度减少随机性,提高稳定性,让有实力、有潜力的人才稳定地被挖掘,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就像我们的创业环境一样,一个好的模式、好的技术一旦被认可,就会有专业的投资人参股进去,迅速做大并满足市场,然后通过资本市场将企业社会化,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创新,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效率。
从打造占领心智的明星入口开始,到造星全程互动养成,最终通过专业出道榜单走向艺人联合创业模式,这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的造星产业链与艺人联合创业模式已经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