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乙丙丁》有一期贾樟柯对话李宇春,一个30分钟的访谈节目。很高兴看到一个机智冷静,用语言而非歌声表达内心世界的春春。
访谈及谈话类节目,既是一次握手交心,也是一场交锋,只有棋逢对手,势均力敌,才够精彩,才能锋芒乍现,才能捕捉到更深层的东西。所以,访谈类节目要做得有水平,其实很难很难。
我们来看贾樟柯的第一个问题。他说,“回想到出道之初选秀的这个阶段,那个晚上你是怎么度过的?有没有意识到这对你来说,对中国流行文化来说,是一个转折性的日子?”
注意,贾樟柯说的是“中国流行文化”而非“中国流行音乐”,是“转折性”而非“影响力”,个人认为,贾樟柯的说法有点夸张。把采访对象捧得很高,甚至有点虚高,是不太明智的,哈哈请原谅我这么说。
春春颇有意味地一笑,然后,非常聪明地避开了贾樟柯对她的高级定位,回答得很接地气,她说,“忘了那个晚上在想什么,其实对我们来讲很累,但对于那个夏天的一些颜色气味声音,很多很多的画面,就像一个夏天的电影,一直在我们记忆当中。。。”
再沿着这个问题展开来谈的时候,春春说到了刚刚出道的年轻艺人会陷入的困惑,就是你有很多的问号,却没有人引领与解惑。贾樟柯正好顺势带出了春春的“whyme",一个春春创立了十年的演唱会品牌。也是春春入行之后的一个品质,反问与自省。访谈到这里进行了8分钟,双方有了默契。
对“whyme”的解释,春春说,“除了问号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年轻气盛,想要证明为什么是我。” 而whyme十年,正是春春在风暴与巅峰时期,保持清醒不断成长走向时尚的有力见证!
访谈回首春春的第一张专辑,春春不想在专辑封面留头像,只想拍个蓝天白云。可是老板说得有歌手肖像,就追加了一个外包装大头像。贾樟柯问,你挣扎吗?抗拒,还是理解并接受这些?
哈哈,春春跳出了这个问题设计,她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觉得我是个可探讨的人。”哈哈,也即,我对别人的意见,不去一味抗拒,也不被动接受,但我意愿作一个探讨或者试探。这个回答非常巧妙。丝毫不被提问人所左右!
最后,贾樟柯问春春,出道17年,你怎么去适应外部变化?时代的变化,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我也很好奇春春的答案。
“在面临这些困难的时候,你要做出调整、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春春这样说,并引出一贾樟柯早前说过的一段话:我们需要一些彪悍的人,彪悍得可以与这个时代共舞,而不是说穿上自己的盔甲,好像我就是个独立的人。
引用得很棒,既是点睛之笔,又一次展示了访谈双方精神上的默契,同时,也将话题推到一定的高度和力度,去鼓舞观众。稍稍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贾科长戴了副墨镜,双方缺乏眼神交流,或者有,观众get不到。镜头前的春春,漂亮从容,知性聪慧,没有让观众失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