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观察丨主流明星为何扎堆入局短剧赛道?
近日,李若彤主演的微短剧《午后玫瑰》“上星”卫视,收视率力压同时段大部分传统电视剧,引发广泛关注。
这样一位资深演艺圈明星,与短剧的“土味”“下沉”似乎格格不入。其实从去年开始,主流明星就纷纷“下海”演短剧,他们为何选择投身短剧赛道?这背后折射出怎样的行业趋势?
拍短剧自降身价?
主流明星为何选择去拍微短剧
从整个市场上看,除了李若彤,近几年,不少主流明星也纷纷投身短剧领域。
前火箭少女101成员徐梦洁主演的2024 春节档短剧《大过年的》,播放量破10.3亿;杨蓉2023年出演的短剧《二十九》一度成为行业爆款;国民影后刘晓庆主演的首部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也在今年开机,还有舒畅、张天爱等知名演员,也都有出演短剧的经历。
短剧市场的火热,为明星特别是老牌明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一般来说,短剧的拍摄周期仅需10-15天,相比传统影视剧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拍摄时间,大大提高了明星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短剧作为一种新的影像叙事方式,正在逐渐被主流接纳。随着行业新规频出、监管加强,短剧市场正朝着精品化、类型化的方向发展。像《虚颜》等横屏短剧制作精良,在场景、画面、剧情等方面都对标影视剧质感。
此外,资本市场加码布局短剧赛道,也为短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持和流量保障。
而今,微短剧已告别小众走向主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
庞大的用户群,铸就了微短剧庞大的市场。《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明星顺势入局,也是跟随市场的变化,在新的赛道中寻找发展机会。
“影视实力派+上星播出 ”
微短剧推动传统媒介迎来新机遇
微短剧“上星”始于2023年底,但比起年上线3万余部的作品数量来讲,能被卫视选中、在大屏上播出的微短剧还十分稀缺。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截至2024年底,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实力派明星加入微短剧赛道,成为这一新兴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加入,不仅为微短剧带来了更高的关注度和话题性,更推动了这一领域的专业化、精品化发展。
“影视实力派+上星播出 ”的新模式,更是折射出这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短剧行业从“草莽时代”迈向“精耕时代”,当制作成本攀升至单部数百万、平台争相押注精品化内容时,短剧不再只是“土味代名词”,而成为明星重塑人设、触达增量受众的新舞台。
从镜像的反面看,短剧领域存在同质化、粗制滥造、内容低质的弊病,实力演员入局短剧赛道,可以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艺术性融入短剧表演中,为短剧沉淀更多的文化质感,带来清朗新风。
微短剧进入“下半场”
如何从“高流量”走向“高质量”
据相关权威部门预测,2025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与流量,微短剧该如何加速高质量转型,又该如何将流量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在经历了初期的野蛮生长之后,我国微短剧市场目前正稳步进化,已过渡到有规模、有计划、有品牌的“下半场”,但同质化严重、盗版侵权现象频发等问题仍需关注。立足“内容为王”始终是文艺作品创作的首要准则。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雁翎表示,微短剧在内容创作上要深度挖掘和融合中华文化的价值,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展现当代中华文化的魅力。此外,微短剧创作还需立足于国际视野,使其产品在海外市场上可以拥有更广泛的用户黏性和传播力。
浙江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黄钟军则建议,在“文化+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微短剧行业也可以尝试搭乘“科技赋能”的快车加速前行。
今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就发布实施了“微短剧+”行动,计划将微短剧与文旅、游戏、教育、科技等行业深度融合,拓展微短剧的应用场景和价值空间。
黄钟军表示,在做精内容的同时,微短剧也可以考虑与其他行业结合,产生联动效应。比如,在浙江,微短剧可以与遗传播、戏曲传播、风味美食携手,去创造出一些极具浙江味的文化产品。在微短剧发展的风口,浙江要紧紧抓住这波流量,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未来,随着类型化细分,长短剧之间的晋升通道将打通,微短剧领域或许会诞生真正的“国民级演员”,而这一次,舞台属于敢于“下沉”的弄潮儿。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新华社、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
网址:中国蓝观察丨主流明星为何扎堆入局短剧赛道? https://mxgxt.com/news/view/1056386
相关内容
刘晓庆出演微短剧,主流明星为何扎堆“下海“?明星扎堆拍短剧,究竟所为何来?
观察类综艺节目扎堆 如何在创新中摆脱套路
明星扎堆拍短剧,是“掉价”还是“真香”?
明星纷纷扎堆直播,下一轮“流量蓝海”在哪
如何加入来往明星扎堆?
短剧出海众生相:制造霸总的中国工厂丨短剧帝国的微言大观?
蓝厅观察丨特殊时点的重磅会晤 如何影响中美关系走向?
观众带着望远镜看李云霄,越剧如何接棒这泼天的流量?丨文化观察
短剧观察|中国短剧产业:很火,但需要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