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手撕节目组成常态,在大牌明星面前,平台也是弱势群体
文|米西
优酷《这!就是街舞》节目组在上周末播出以后话题度达到了新高,可惜并不是营销团队做出了好成绩,而是四大导师全部公开声讨节目组。
罗志祥工作室在微博发表声明,指责节目组剪辑手段导致罗志祥形象受损,而此前韩庚、黄子韬和易烊千玺都分别发声明声讨过节目组。其实,到如今明星导师和节目组开撕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是一个节目总共四个导师,被四个导师集体开撕,这可以算是头一遭了。
真人秀剪辑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引起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就是罗志祥工作室和罗志祥个人发布的微博,里面多次提到节目组“恶意剪辑”,而“恶意剪辑”带来的后果是,罗志祥个人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最新的这期节目里,黄子韬战队的阿酸出现了失误,罗志祥反复强调失误的严重性,韩庚也说“失误就是失误”;但在罗志祥战队的街舞大神何展成失误的时候,罗志祥没有提失误,而韩庚也没有提到失误,并且把票投给了有失误的罗志祥战队。
从表面上看,罗志祥和韩庚似乎产生了抱团,罗志祥带节奏韩庚双重标准,这就引起了其他粉丝的不满,在网络上攻击罗志祥和韩庚。
韩庚的粉丝立即收集证据,证明在两次点评的时候,韩庚身边的观众席和舞蹈演出时发生了变化,所以讲话内容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而是借用了韩庚其他场次的点评。
其实这在综艺剪辑中可以说是很常见的手段,真人秀节目毕竟不是纪录片,有所调整和剪辑是必然的,而且点评内容会突出区别、增加节目的戏剧性,比如韩庚可能两次都提到了失误,但是节目组会只使用一次,在下一次点评时强调其他内容。但在剪辑时也是有底线的,比如不能把某一导师投反对票改成赞成票。
综艺节目制造爆点需要矛盾和话题,但如何营造以及把握底线,不触及到观众逆鳞才是关键,节目组在合理的情境下将不同内容戏剧性表达出来,本无可厚非。
因为没有了收视率,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但是这个度太难把握了,向前一步是深渊、向后一步海阔天空,不是所有节目都能精准地抓到这个点,也因此这些年没有少出现撕逼节目组的事件。
导师撕逼节目组已成常态
其实撕逼节目组的事件,在近两年真的太常见了。恶意剪辑可以说是背了最大的锅,之前黄子韬工作室发表声明指责《这!就是街舞》也是因为“恶意剪辑”,似乎把黄子韬塑造成了不懂舞蹈,只看脸的导师。
但明星和节目组开撕绝不只是“恶意剪辑”这一种,比方说《这!就是街舞》的第四位导师易烊千玺也是最早和节目组正面开撕的,因为节目组把他的名字打错了。
这种乌龙事件还不少,把时间往回推一个月,爱奇艺爆款节目《偶像练习生》的导师李荣浩、张艺兴也和节目组正面刚过。原因在于节目组在播出舞台歌曲的时候,没有及时更改作者信息,编曲等名字有误。
其实《偶像练习生》的字幕组真的是出错率非常高了,日常对话经常打错字,可能编曲信息等只是忙碌的字幕组忘记更改了,但导师们认为是一种对著作权尊重的缺失,在网络上公开替自己讨权。
到目前为止撕逼闹得最大的还要数薛之谦在《明日之子》怒摔话筒,起因是节目组通知薛之谦投票时投虚拟选手荷兹一票,以免荷兹零票太尴尬。结果薛之谦按照要求投荷兹之后发现,荷兹没有零票,而原本可以晋级的选手因此变成待定了,觉得自己被欺骗从而怒摔了话筒,愤而离席。
在薛之谦人设没有崩塌之前,摔话筒一事可以说得到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粉丝控评纷纷表示薛之谦是对选手和节目负责才做出了过激的举动,但当人设崩塌之后,此番举动回想起来,只剩两个字——戏精。
追求流量悖论:明星和粉丝越来越强势,平台方越来越弱势
以前能看到粉丝撕粉丝,粉丝撕经纪人,明星撕明星,现在已经升级到明星撕节目组了。
想当年孙楠老师在《我是歌手》公开退赛,几乎所有观众都认为孙楠老师行为幼稚,舆论都是站在湖南卫视以及节目组的;而同样是直播节目,薛之谦怒摔话筒,当时的观众就认为薛之谦真性情,而节目组的行为令人难以接受。
短短几年舆论场的鲜明变化,反映了明星地位的极速提升以及节目组地位的极速下降。
现在的节目组仿佛处在了最低端,被粉丝撕、被广告商撕、被网友撕甚至被参与的明星撕。一方面确实是因为许多节目组工作不到位,不够专业,但更多时候实际上是矛盾的被转移对象。
当艺人、选手等节目参与者因为节目暴露出了某些行为受到网友指责时,粉丝和公关团体最先考虑的一定是以“剪辑”为原因指责节目组,从而维护艺人形象。在网络等公开平台发表声明其实并不是向节目组表达态度,而是向公众表达,艺人形象并不是这样的,是节目组制作成这样的。
如此循环往复,艺人在综艺节目甚至综艺节目市场中的地位一定会越来越高,而制作方的地位将会越来越低。
这反映在影视剧市场就是最近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影视秩序及净化行业风气的倡议》。
该倡议书指责“明星效应”被过分夸大,演员的不作为等现象让原本有序的创作环境出现了不和谐、不健康的一面,扰乱了影视生产的正常秩序,产生了不良导向,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良好趋势将受到干扰、冲击、损害。
文娱商业观察认为,这份倡议书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只是想借机压制一些明星的天价片酬和无理耍大牌、欺压节目组的行为。
艺人、特别是流量明星在电视剧中可以拿天价片酬,在综艺节目自然也可以,每个节目必须有一到两个流量明星保证收视流量。节目组降低姿态,实际上也是看重了明星背后的粉丝,以及粉丝带来的流量经济。毕竟有了粉丝,就有了话题,有了流量,有了收视保证,也有了商业价值。
即使公开声明炒了好几个来回,《这!就是街舞》还是继续录制,继续上线。明星和节目组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保持一种平衡,毕竟真的逼得平台封杀某个明星的事件也常有发生,可对于任何一个明星来说,失去一个大平台的所有亮相机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
网址:嘉宾手撕节目组成常态,在大牌明星面前,平台也是弱势群体 https://mxgxt.com/news/view/1031024
相关内容
综艺节目大批量上线 明星嘉宾需求大罗志祥、易烊千玺等“手撕”《这!就是街舞》,明星与平台的关系亟待被“重建”?
综艺节目里有哪些让人惊喜的嘉宾组合?
王石事件催生专业明星红娘 名人成婚姻弱势群体
“舞出我人生”遭吐槽 节目组:未来会斟酌明星嘉宾
明星与素人究竟谁是“舆论战”中的弱势群体?
关于综艺节目《明星大侦探》粉丝群体的调查
赵丽颖被曝加盟综艺节目,节目嘉宾阵容也被放出,全是知名明星!
2017年全网综艺节目明星嘉宾流行趋势大起底
与明星嘉宾搭档电台节目?!酷狗《解忧电台》2.0素人主播征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