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业绩下滑门店缩减:被券商下调盈利预测,行业承压显著

发布时间:2025-05-07 00:13

(原标题:绝味食品业绩下滑门店缩减:被券商下调盈利预测,行业承压显著)

《港湾商业观察》廖紫雯

日前,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绝味食品,603517.SH)发布业绩报告,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绝味食品营收净利双下滑,线上收入锐减超五成,门店数量或持续减少,引发市场关注。

目前卤味行业几大头部企业似乎迎来类似“困境”,煌上煌(002695.SZ)、周黑鸭(01458.HK)等头部品牌也面临类似的业绩压力,行业整体面临一定挑战。

1

营收净利双下滑,行业普遍承压

2025年第一季度,绝味食品实现营收15.01亿,同比下降11.47%;归母净利润1.2亿,同比下降27.29%;扣非净利润1.06亿,同比下降32.13%。

2024年,绝味食品实现营收62.57亿,同比下降13.84%;归母净利润为2.27亿,同比下降34.04%;扣非净利润为2.03亿,同比下降49.39%。公司指出营收变动主要系销售减少。

分行业来看,2024年,公司卤制食品销售、加盟商管理、集采业务、供应链物流、其他实现营收分别为52.24亿、0.61亿、3.19亿、4.89亿、0.23亿,分别同比增长-13.67%、-26.28%、-38.47%、10.26%、96.63%。

分产品来看,2024年,鲜货类产品、包装产品营收为48.59亿、3.65亿,分别同比-15.76%、29.13%;鲜货类产品中禽类制品、畜类产品、蔬菜产品、其他产品营收37.34亿、0.38亿、6.12亿、4.75亿,同比-16.62%、39.38%、-9.94%、-18.56%。

华鑫证券指出,2024年卤制品营收52.24亿元(同减14%),主要系闭店增加带来营收压力,且需求承压下客单价下降所致,其中禽类/蔬菜产品营收分别为37.34/6.12亿元,分别同减17%/10%,主要品类销售均有所承压;畜类制品营收0.38亿元(同增39%),主要系低基数下销量大幅同增133%贡献。

分地区来看,2024年,公司西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华北、新加坡&加拿大&港澳市场收入分别为7.91亿、0.77亿、16.37亿、8.43亿、10.95亿、7.62亿、1.01亿,分别同比-4.92%、-45.13%、-10.62%、-18.14%、-15.29%、-14.10%、-22.17%。

平安证券认为,区域市场全面承压,反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分级背景下的消费需求萎缩。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卤制食品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140亿元,同比上涨9.52%。而到2022年,卤制品行业受国内疫情持续反复,消费客流量减少,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同比下降5.19%。2023年卤制品行业需求回暖,相关品牌不断拓展市场,使得市场规模同比上涨6.82%,卤味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约3180亿元。报告预测,2024年行业规模将增长至3330亿元。

事实上,2024年,卤味行业似乎整体都面临一定的挑战。

2024年,煌上煌实现营收17.39亿,同比下降9.44%;归母净利润为4032.99万,同比下降42.86%;周黑鸭实现营收为24.51亿,同比下降10.7%;归母净利润为9820.4万,同比下降15%;紫燕食品实现营收33.63亿,同比下降5.28%;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同比增长4.5%。

4月18日,绝味食品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公司指出,“行业变化”为——休闲卤味与餐桌卤边界模糊、卤味和零食边界模糊;零食和餐桌的边界模糊。同时,量贩、新型便利店崛起;“拥抱四个变化”为——商超便利店鲜食化、消费需求场景化、休闲产品刚需化、消费能力质价化。

绝味食品认为,在过去的2005-2015年,公司通过十年发展成为行业领先品牌;2015-2025年,公司秉承“深耕鸭脖主业,构建美食生态”的战略。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认为,2024年绝味食品营收下滑,实际上是与整个卤味赛道的发展有关系,像周黑鸭、煌上煌等头部品牌也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原因是在休闲零食、预制菜、方便食品的冲击下,卤味产品有很多平替,且性价比不高,菜品相对单一,缺少创新迭代。

林岳指出,卤味赛道面临的挑战很大,是整体行业的发展瓶颈,想要突破需要做升级商业模式,拓宽产品线,搭配预制菜、方便主食甚至饮品等,做成一个一站式的轻食便利店,让消费者可以简单解决一顿饭或下午茶,而不是仅仅只提供卤味产品。

2

遭多家券商下调盈利预测

天风证券发布研报指出,根据24年报和25年一季度财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营收为59/61/65亿元(25-26年前值为85/93亿元),同比-5%/+3%/+6%;归母净利润为4.9/5.7/6.4亿元(25-26年前值为9.5/11.2亿元),同比+116%/+16%/+13%,对应PE分别为21X/18X/16X,长期看公司仍有望提升业务增长质量,维持“买入”评级。

东吴证券指出,考虑公司内部改革仍需一定时间,下调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1/5.6亿元(此前2025-2026年分别为6.7/7.4亿元),同比+78%/+26%/+10%,对应PE为25/19/18X。市场已经消化业绩下修的影响,公司内部调整积极推进,有底部向上的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开源证券指出,公司同店经营仍有压力,下调公司2025-2026年,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6.3(-0.9)、6.8(-1.3)、7.2亿元,同增178.1%、6.9%、6.6%,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4、14.4、13.5倍,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未来门店经营逐步改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成本压力持续缓解,美食生态圈企业有望逐步恢复,维持“增持”评级。

平安证券认为,考虑到消费大环境整体偏弱,公司单店继续承压,根据公司2024年报,调整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1亿元(前值为6.72亿元)、5.82亿元(前值为7.38亿元)、6.69亿元(新增),EPS分别为0.83元、0.96元和1.10元,对应4月10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19.8、17.1、14.8倍。公司主营业务持续恢复,未来门店经营有望逐步改善,叠加成本持续下行,对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平安证券给出三点详细的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疲软的风险: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复苏不达预期,导致需求增速放缓;2、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尤为敏感,若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短期内消费者对品牌信心降至冰点且信心重塑需要很长一段时间;3、原料价格上涨风险:产品主要原料鸭副的价格波动性较大,价格大幅上涨或导致业绩不及预期。

3

线上收入下滑超五成,门店持续减少引关注

在营销策略上,2025年4月15日,绝味食品与腾讯智慧零售在绝味食品20周年战略发布会上联合发布了中国零售连锁AI垂直大模型,并推出了三大AI应用:AI点餐智体“小火鸭”、AI店长智体“绝智”和AI会员智体。

绝味食品方面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公司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消费者需求,扩大年轻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制定分市场、分渠道、分场景的营销组合策略。同时,公司数字化团队深入研究新兴消费人群的消费偏好,利用异业联名、网络直播、会员互动等方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转化率。在新的经济周期下,公司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主营业务,通过新的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变化,并尝试打造数字化运营体系,整合线上与线下,连通公域和私域,推动数字化转型。

林岳指出,AI的加持可以提升运营效率,更重要的可以获取运营的大数据,分析消费趋势及偏好,为产品和服务的迭代提供决策。

线上收入方面,2024年,公司实现线上销售营收为5113.25万,较上年同期1.07亿元同比下降52%,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48%下滑至0.82%。

线下门店方面,2022年-2023年,绝味食品在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分别为15076家、15950家。2024年年报,公司未披露门店数据,据此前披露数据,2024年上半年,绝味食品于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达14969家(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市场)。相较于年初,公司在内地的门店总数15950家减少了981家。据窄门餐眼2025年4月15日更新数据,绝味食品拥有12129家门店。

同时,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卤味熟食共计有286765家门店,其中近一年新开店96285家,净减少23100家。

2024年上半年,绝味食品开店策略已从“跑马圈地”转变为“精耕细作”模式,将保障当地零售加盟商的生存作为主要任务,因此会依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减少开设某些位置欠佳的门店。

2025年初,绝味食品被曝光门店员工健康证造假。详细经过为,2025年3月,四川省西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绝味鸭脖西昌市内所有门店的22名从业人员健康证均为伪造。调查发现,这些健康证由总店长魏某通过非法渠道批量办理,且相关门店在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四川省食品小经营店(餐饮服务)备案证》时,也提供了虚假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绝味食品后续回应称,涉事门店为加盟商独立运营,与上市公司无股权关联,目前已停业整顿,并启动全国门店排查。公司承认加盟商管理存在漏洞,但因缺乏直接管理权,暂未发布正式公告。

就此事件,绝味食品表示,公司一直以来把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放在首位,秉承守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把控食品质量安全,甄选原材料,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截至2025年5月4日,绝味鸭脖于黑猫投诉平台共计有936条投诉,已完成720条。消费者投诉问题涉及“产品变质、吃到鸭毛、歧视团购、服务态度不佳”等。(港湾财经出品)

网址:绝味食品业绩下滑门店缩减:被券商下调盈利预测,行业承压显著 https://mxgxt.com/news/view/1022495

相关内容

绝味食品业绩下滑门店缩减:被券商下调盈利预测,行业承压显著
紫燕食品食安检测事件另面:门店出现一定缩减,持续增利不增收
五芳斋营收净利润下滑:调低2024业绩考核指标,月饼收入承压
“佐餐卤味第一股”紫燕食品:大本营华东区收入承压,成本下降成利润大增的推手
上海家化预测全年业绩下降超八成
博纳影业:业绩承压与明星“被套”
行业研究: 游戏行业跟踪之网易2019Q2财务业绩报告点评:业务协同发展业绩超预期 游戏出海贡献增量 创新业务盈利改善
长城证券如何交业绩答卷?2024年近三年最佳,一季度净利增72%,“数字券商” 建设再加码
南极人不再卖标、美邦服饰重塑渠道:服装企业进入转型时刻 经济观察网 罗文 利/文 服饰类上市公司陆续发布的三季报显示,行业整体面临增长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拥有“南极人”品牌的 ...
古茗上市之压:全国同店GMV增长率“转负”,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