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晚,上海张园的赛琳品牌活动现场,一场看似普通的合影环节引发热议。当刘诗诗、孙千、娜然等七位明星站定准备拍摄时,镜头前的微妙站位瞬间成为焦点 —— 娜然紧贴刘诗诗侧身站立,两人间距不足一拳,而刘诗诗的身体明显向另一侧倾斜。与此同时,C 位位置始终空着,直到品牌方高管上台才填补空缺。这场持续不到三分钟的合影,无意中暴露了娱乐圈的隐形规则。
一、活动流程暗藏咖位密码
当天活动分为红毯、单人拍摄、群访、合影四个环节。按照惯例,压轴出场的明星通常咖位最高。刘诗诗作为 85 后顶流,身着赛琳 2025 春夏系列白色西装压轴亮相,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围起隔离带,品牌方工作人员全程陪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新人董思成,他提前两小时到场,独自在休息区等待,期间仅有一名助理负责对接。
单人拍摄环节,孙千的待遇格外突出。品牌方总裁亲自为她调整裙摆,并在拍摄间隙用英文交流。而刘诗诗拍摄时,总裁仅在远处点头示意,全程由中国区市场总监陪同。这种差异在群访环节更加明显:孙千被安排在主话筒位,回答问题时总裁频频点头;刘诗诗则坐在边缘位置,提问顺序靠后。
二、合影站位的无声博弈
群访结束后,七位明星被引导至合影区。按照活动流程,品牌方高管应先于明星到达指定位置,但当天出现意外 —— 高管团队因临时会议延迟到场。此时,娜然率先走向 C 位区域,陈哲远紧随其后占据左侧,董思成则主动退到最边缘。刘诗诗和孙千站在中间位置,两人保持半臂距离,眼神不时望向入口方向。
约两分钟后,品牌方高管快步入场。此时出现戏剧性一幕:孙千侧身让出半步,刘诗诗则向后退了一小步,两人默契地将 C 位留给高管。而娜然在高管就位时,突然向前半步,导致刘诗诗不得不再次调整姿势。现场摄影师连续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微妙瞬间。
三、咖位背后的资源逻辑
这场合影风波折射出明星与品牌方的复杂关系。孙千作为赛琳中国区大使,2024 年参与品牌活动达 12 次,近期更以 “法式穿搭” 标签频繁出现在品牌官方账号。反观刘诗诗,虽然是奢侈品代言常客,但与赛琳合作仅限于 2023 年秋冬系列,近一年未参与深度活动。
娜然的表现则与其职业轨迹相关。这位 95 后新人凭借电影《封神》崭露头角,但尚未建立稳定的时尚资源。此次活动中,她多次主动与品牌方工作人员攀谈,并在红毯采访中强调 “与赛琳的理念高度契合”。有业内人士透露,娜然团队正在争取成为品牌挚友,此次合影或为试水之举。
四、娱乐圈的隐形规则
合影站位看似小事,实则遵循严格的行业潜规则。通常情况下,品牌方高管、主理人占据 C 位,明星按资历或合作深度排列。例如 2024 年嘉人女性之夜,刘亦菲与惠英红稳居 C 位,杨幂、刘诗诗分列两侧。这种安排既体现品牌话语权,也避免明星之间的直接竞争。
此次赛琳活动中,高管临时缺席导致站位混乱,暴露出品牌方的准备不足。而明星的应对方式也各有不同:孙千通过肢体语言展现职业素养,刘诗诗保持得体姿态,娜然则选择主动争取。这些细节虽不被普通观众察觉,却在时尚圈引发热议。
五、争议背后的启示
事件曝光后,网友对娜然的行为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 “新人需要机会”,反对者则批评 “破坏礼仪”。但更多人关注的是: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明星如何平衡个人发展与行业规则?
事实上,类似的站位争议并非首次发生。2023 年巴黎时装周,某女星因 “硬挤 C 位” 被品牌方列入黑名单;2024 年上海电影节,两位男星因站位问题在后台发生口角。这些案例提醒明星:在公开场合,细节往往比作品更能影响口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