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娱乐公关文章公众号标题中模糊语言特点及效果.docx

发布时间:2025-05-18 11:51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娱乐公关文章/公众号标题中模糊语言特点及效果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教务处说 明1.论文的开题报告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规范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特印发此表。2.学生应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3.此表填写一式三份,一份学院教务办留存,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本人自存。4.开题报告需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方可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5.本表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1. 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互

2、联网作为21世纪主要的科技力量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21世纪的人们通过互联网与外界交流从而了解和融入世界这个集体。现代人们通过互联网结交世界各地的朋友,购物等。随着对网络使用人数的不断增多,人们在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出现了变化形成了独有的网络语言。由于网络所营造的是一个虚拟空间,网络语言呈现出多样的且独特的语言特点。众所周知,模糊性是任何一种语言的本质属性。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也具备这样的特性。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人们往往使用不同程度的模糊语言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由于网络语言存在的虚拟环境和其使用的特殊性,又使得它在语用模糊策略上具备一些不同与自然

3、语言的特殊之处。由于近年来对公众号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语义模糊研究层面,很少对语用模糊做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语用模糊与网络语言相结合,力图系统分析在网络公众号交际中语用模糊的语言特点和交际功能以及在网络公众号推送报道中引起语用模糊这种语言现象的原因。二、理论意义近年来,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多以题材分析为主,集中于新闻英语、学术论文、法庭辩论等,很少涉及网络文章推送中模糊语使用比较。由于社论属于议论文,议论文和学术论文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类,因此,本研究不仅能填补这方面研究缺乏的空白,同时也帮助广大受众在阅读和写作中能正确理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也为广大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借鉴,从而使推

4、送文章写手写的推送报道更有效的吸引广大受众。三、现实意义在网络推送文章中,导语和新闻背景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导语和新闻背景往往要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简明性。因此,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概括性和描写性很强的模糊语言,使网络推送文章的标题和导语更好地发挥作用。公众号推送文章标题中运用模糊用语会使表达的意思更符合客观事实,更准确地反映公众号文章的主题和思想,保证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因此,对公众号推送文章标题中运用模糊用语的研究,在维护文章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同时,还会增强公众号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国外研究现状:早在1957年,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琼斯开始觉察到语

5、言的模糊性质。他说:“我们大家(包括那些追求精确无误的人)在说话和写作时常常使用不精确的、含糊的、难以下定义的术语和原则,这并不妨碍我们所用的词是非常有用的,通常人们尽管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方法和难以下定义的术语,但仍能相互理解。”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也说过相类似的见解:。在语言中,明确的只是极端的情况。过渡的现象在其本源中,即说话人的意识中原本是游移不定的。正是这些模糊的、游移不定的现象应更多地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遗憾的是这些关于语言模糊性的看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注意。直到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查德(LAZadeh)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模糊集的论文,提出模糊理论,这才引起语言学界对模糊语

6、言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模糊语言研究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伍铁平教授的模糊语言初探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人们习惯从哲学等视角来研究模糊现象,然而直到扎德发表模糊集合论一文后,人们才对模糊性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受模糊集理论的启发,这一理论又在社会科学等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人们开始从不同视角来研究模糊语言现象。在新闻实践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及人类自身的原因,新闻报道中会不可避免的用到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优势,恰当的使用可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Channell(2000)在Vague Language一书中,介绍了模糊语的两种表现形式:显性模糊语和隐性模糊语。显性模糊

7、语:显性模糊语是在信息表达时,运用表达模糊意义的词或词组。其中一类是模糊附加词即附加在一个确切信息前表示约数的介词或数量词,如around,about等,;另一类是模糊词语即核心意义是确定的,但边界却并不是明确,比如important。recently等。德性模糊语:隐性模糊语是在信息表达时。运用一个明确意义的词或句子来表达二个模糊的概念,如,“Its two oclock”即可以理解为“现在是两点整”又可以是“接近两点”的意思。国内研究现状:语言学家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起步不久,我国最早研究模糊语言的语言学家当属伍铁平教授,他给模糊语言下的定义是“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叫模 糊语言。外延不明确的概

8、念叫模糊概念。” (伍铁平,1986)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1983)里解释道:“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第279页)他认为“数值是精确度的标志”,“没有数值,纯粹是模糊语言”。(第279页,283页)对“在日常生活中给不出数据”的语言他认为“都带有模糊性”,属于“模糊概念”,“模糊语言”。英国语言学家J.Channel 在她著的模糊语言 (VagueLanguage)一书中研究将语用学的原理应用于模糊语言,描述了模糊语言的不同形式。她认为模糊语言是语言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anintegralpartoflanguage),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9、模糊语言表达的均为不确定语义,它反映的概念中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将模糊语言理解为是同精确语义相对立的,语义不确定的语言。模糊语言的外在表现是它的模糊性,即语义的不可确定性或多重性,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属性,是语言的一种客观实在,它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反映在认知过程中大脑同外部世界,认识主体同认识本体,思维、情感同表达,表达同表达愿望以及表达同理解之间的多种层次上(李源,1992)。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使用模糊语言会产生两种交际效果。一种是无意识地显露出语义表达模糊,不分明,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它的典型表现为自然状态的歧义或含混,它主要产生于思维混乱、表达不清、用词不当或

10、语言结构的多义性,在交际中起消极作用。另一种是起积极作用的一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语言的模糊属性,有意识地表述模糊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而使用的语言。这种起积极作用的模糊语言无论是在社会交际还是在文学创作中使用频率都特别高,有很高的语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它典型的表现特征为含蓄,语言信息量增大,内涵更加丰富,解释和理解都有灵活性、伸缩性、回旋余地大。其效果使语言表达恰到好处,或含而不露,或意味深长,或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国内外学者多将研究重点放在模糊语言的微观方面,诸如语言的模糊性与歧义性、一词多义、含蓄等概念的区别、语言模糊与精确的关系、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学的宏观构架等,并已取得

11、了不少的成就。但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对语言模糊性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性意见;研究重点多集中于语义模糊性,语音、句法结构模糊性的研究较匮乏;缺少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的对比研究;对语言模糊现象的认知心理因素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模糊语言的应用性研究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领域:商务英语,如甘长银的析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言23;广告英语,如孙然的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汉译策略33;文学,如康响英的论模糊语言在中的人际、语篇功能41;翻译,如余富斌的模糊语言与翻译朝和张琦、黄琛琪的模糊语言英译对比之文化视域口。有关新闻语篇中模糊语言现象的研究较少,大多仅分析新闻语篇中模糊语言这一

12、现象,例如俞建村从语言的模糊性、报道者所处的环境和新闻特点等方面阐述了英语报道中存在模糊语言口,而并没有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深入探究影响新闻中模糊语言选择的内在因素。二、研究方案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基本内容:语言模糊性指词语所指范围边界不确定的属性。从认识论和认识科学的视角而论,语言的模糊性不仅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也源于人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语言的模糊性不但不会影响交际,而且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模糊语言表达回避精确预言更得体、生动、委婉、意味深长,从而使自然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在当今社会,模糊语言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新闻标题中,模糊语言也被大量使用以达到传

13、达信息,吸引读者,提升文章感召力。而新闻标题对于其面对受众的差异,不仅重要,而且困难。本文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新闻标题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大纲: 引言 一、相关概念介绍(一)模糊(二)模糊用语(三)模糊用语特点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公众号标题中的模糊语言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经济公众号标题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一)使标题更加准确客观,避免绝对化(二)突出重点,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三)能使公众号新闻标题更加生动形象结语参考文献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例证法、描述性研究法(1)文献研究法:检索有关于公众号新闻标题的词汇、句法、修辞理论等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2)例证法:结

14、合具体例子,论证其语言特点,以支撑观点(3)描述性研究法:将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检索文献可以看出,此方向的课题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著作等供参考的选择性太小,不能在理论上提供更好支撑借鉴。所以会存在相关参考资料不足的问题 此外,虽然论文写作过程我的导师给予悉心的指导,但是我本人平时没有做到“厚积”,因而此刻没有很好地“勃发”,文中还存在些许不成熟之处。但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仍会继续关注此课题的发展,多读书,多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在理论中汲取营养,在实践中丰富认知!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1. 研究进度安排2017年9月10月,确定毕业论文的研究大方向、分配论文指导老师;2017年10月,学生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选题;2017年11月12月,阅读作品及大量文献,确定题目,拟定论文提纲;2017年12月2017年2月,拟写开题报告及初稿;2018年3月8日前,在线提交开题报告;2018年3月3月下旬,继续拟写论文初稿,上交论文初稿;2018年4月13日,论文二稿;2018年4月23日,论文定稿;2018年5月11日前,论文答辩。2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8条) 1.胡立. 2010. 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D. 长沙:中

网址: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娱乐公关文章公众号标题中模糊语言特点及效果.docx http://mxgxt.com/news/view/1261225

相关内容

娱乐新闻标题语言学特点初探.pdf
言语行为视角下明星危机公关话语分析
从表达效果到交际效果:现代汉语修辞观的语用学转向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政治家话语中的刻意曲解现象
明星危机公关的批评话语分析
趣 谈|从语言学角度看“饭圈用语”
网红直播带货广告效果研究.docx
微信公众号打开率、文阅读与分享情况、粉丝数据、公众号数据及公众号运营趋势分析.docx
河南省新乡市固军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