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一:有多少中小影视公司能挺过这个寒冬?!

发布时间:2025-05-08 19:39

想必,不少影视同行也都经历且正在经历着自查等税务风暴,或许也被弄得焦头烂额抑或不知所措,说实话,对于一个写东西的人而言,去搞懂各种财务问题,也不容易,不过,近一个月以来的折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关于涉税的问题,写得太浅意义不大,无异于隔靴挠痒,写得太深的文章根据有关规定就被删除了,但身处影视行业,完全对于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也说不过去,还是简单谈一谈感受吧。从税总的层面来说,对影视行业进行整顿本无可厚非,影视行业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只是,这次风暴对于不少影视从业者和影视公司而言,没有想到来得如此凶猛,特别还有一些行业外吃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从而把本就处于娱乐一线的影视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不过,这次风暴并非只是针对影视行业,只是因为前些日子宣布拍电影的某教授为报私仇举报了不少人,也被查出来了不少事儿,罚了不少款,恰好新税法即将实施,影视行业的规范整顿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于是,就众所周知了。之前,很多地方整出来了很多优惠政策,忽悠了很多人到各个地方开工作室,这些人现在面临的问题,似乎比预期来得猛来得大,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像当初那样相信一些地方的优惠政策?其实,本没有什么洼地可言,说到底还是得老老实实做事,有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弄到最后只是把你招过去,一旦遇到政策的调整,那些消失的优惠就变成了不可抗力因素,最后的雷还得自己抗。试问:在这个影视的资本寒冬中,能有多少中小影视公司能挺得过去呢?

如果公司赚钱也还好,该交的交,该补的补,也算是为过去的不规范买单,最多,补了以后不少赚钱的影视公司就变成了亏损,这也算好的,而那些本就不赚钱的中小影视公司呢?只能是雪上加霜。

外行看影视行业,就觉得这是肥得流油的行当,就觉得你们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实际上,绝大多数中小影视公司都是赔本赚吆喝的,甚至是入不敷出的,没有融资没有项目的依旧是市场的主流,而这次风暴将加速这些影视公司的倒闭。业内人士想必都知道,王长田曾预测将有上千家影视公司倒闭。曾以为是危言耸听,现在很多人已经被迫改变了看法,甚至已经身陷其中了。影视行业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果完全按照其他行业的规范来走,确实有一大半都得关门大吉;影视行业是个统称,涉及到的工种很多,绝大多数从业者并没有想象得那样名利双收,比如说导演,有的导演很多年才能出一部作品,很多编剧也是如此,有的项目火了,导演也火了,真正赚钱的能有几个?苦逼苦的,一定是大多数。还记得那个刚获得金马最佳影片的《大象席地而坐》吗?几百万的小成本,那个29岁的导演还自杀了,而自杀前的他连信用卡都还不上,我不敢这一定是导致他自杀的根本原因,但,这是他的生活现实,有多少青年导演像他一样,怀揣着梦想,却无处安身,无人体恤?有的虽然能拿到一笔看上去不菲片酬或者劳务,可抛去杂七杂八的支出,甚至几年的付出才有这么一次收入,还能剩下什么?或许,根本没有人关心你剩下什么。行外人看很多明星高片酬高收入,这样的艺人确实有,但相对于整个群体或者行业而言,毕竟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演员和绝大多数导演、编剧等等其他工种的人一样,他们的收入并没有传说中的令人可憎!只是,别人觉得是。不管是影视行业的哪个工种,抑或属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影视公司,但凡能够挺过这个寒冬的,才是有机会和未来的;因为市场还在,观众还在,未来就一定还在!不管怎样,热爱的终究是热爱的,坚持的依旧是需要坚持的,谁让我们选择了吃这碗饭呢?!

网址:行业观察一:有多少中小影视公司能挺过这个寒冬?! http://mxgxt.com/news/view/1063668

相关内容

影视行业寒冬继续,明星公司风光不再?
影视业的寒冬有多可怕?演员换工作或靠卖房过冬
另眼看娱乐,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演员也有失业危机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中国青年网
艺人经纪“寒冬”观察:服务性公司优势不在,新人难“出圈”
影视业进入寒冬,很多艺人开始转行赚钱
13.5元每小时,横店群演梦碎,影视寒冬下的生存挑战与行业重塑
影视行业寒冬:演员收入缩水9成 明星企业困境重重
在资本远离影视行业的今天,于冬“与风过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