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亲近,长大后关系却疏远了,大多数父子关系都有这些通病
相信在小时候,大多数的孩子更愿意跟父亲待在一块,尤其是女孩子。父亲就像自己的守护神,在父亲身边会很快乐,很有安全感,有什么事更愿意告诉父亲。但很多人发现,
小时候亲密无间的父子或者父女,长大后却完全变了模样
。和父亲通电话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三分钟,还会不时沉默找不到话题,
再也回不到过去无话不谈的关系。
“父亲病了,我才想起他的好”
朋友的父亲最近病了,在ICU住了好几天,出来时仍然不能自理。去医院探望时,朋友说着说着,坐在医院长椅上掩面哭泣。但是朋友跟父亲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平时回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爸,我回来了。”
两人一直很少交流,所以他这样哭泣,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朋友说,他一直都有些疑惑,
其实他小时候跟父亲的关系非常亲密,可不知怎么后来就变了,这次父亲一病,他突然很害怕,也想起父亲的那些好来。
父子关系由亲变疏,这种情况很常见,但多数人却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孩子小时候跟父亲关系都很好?
1、父亲更有力量,可以总是伏在父亲肩上,跟妈妈互动则不同
孩子小时候总是喜欢伏在父亲的肩膀上,这跟孩子与母亲的互动有所不同。在孩子的眼里,父亲是力量的象征,
觉得父亲能给自己更多安全感
,而孩子小的时候,是最需要安全感的,自然跟父亲的关系更加亲密。
2、孩子对父亲的崇拜
以前的妈妈基本在家里,最常做的是打扫卫生,做一些日常的家务。而爸爸做得更多的是把家里坏了的机器都修好,搬运重物。孩子看在眼里的,
会觉得自己的父亲好厉害
,心里就会对自己的爸爸充满崇拜。
3、父亲总是给了更多自由
父亲的教育方式更接近放养
,不会太过于管束孩子,孩子小时候玩游戏,多数是和父亲一起胡闹,可以骑在父亲的肩膀上“骑马”,还总是给孩子买零食吃。母亲却是负责“唱黑脸”的那个,教导孩子把玩具收拾好,控制孩子不能多吃零食。孩子自然更喜欢这个“玩伴”。
那么,为什么很多父子/父女的关系,后来形同陌路?
1、随着孩子长大,父亲渐渐不会表达
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和父亲隔着的距离越来越明显,或许孩子能从母亲的唠叨中感受到母爱,但男性天生话少,即使深爱着孩子,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关心,尤其是在孩子长大之后。在孩子的心中,这样的父亲却是不好亲近沟通,自然疏远了。
2、要维护父亲的形象
虽然孩子小时候可能跟父亲更亲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变得不好管了,父亲就接过“管束施压”的角色。
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会和孩子保持距离,变得不苟言笑,严肃克制。
而母亲是更好地商量沟通,因此随着时间增长,孩子会和妈妈越来越亲近,也就和爸爸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3、自我意识变强
孩子渐渐长大,不会像小时候一样,一味带着崇拜的心理去看待父亲。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会觉得父亲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会将自己生活的不如意,怪罪在父亲身上,
觉得是父亲不够好,才没有给自己更好的生活条件,跟其他人的父亲对比之后,甚至会变得嫌弃。
国外曾经做过一组调查,调查对象是一些父子或者父女。在跟踪多年之后,
发现与父亲关系较好的子女,能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能从事的活动范围更广阔,并更具有拼搏精神。
孩子跟父亲的关系,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虽然长大后可能有所疏远,但一旦有什么突发状况,孩子会发现父亲还是最可靠的那座大山。
父爱是沉默的,尤其是中国父亲,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孩子们可以多主动跟父亲沟通交流,这样,父亲的爱,才能不被辜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小时候亲近,长大后关系却疏远了,大多数父子关系都有这些通病 http://mxgxt.com/news/view/978686
相关内容
为啥有的兄弟姐妹,小时候关系好,长大却疏远了?背后原因很现实亲子关系疏远怎么办 女人跟父亲疏远了怎么挽回关系
亲子关系疏远的原因
与孩子交流少关系差,怎样改变亲子间疏远的关系?家长注意这4点
孩子长大后跟父母关系疏离,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实陪伴很重要
为什么现在的亲戚关系越来越疏远了,大致原因有这些
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疏远问题值得关注.doc
小时候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长大后为什么不亲了?和父母有关系
从小和父亲关系很差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是什么样的?和想象不同
李嘉欣谈父亲:和他关系很疏远 感谢他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