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临终吐血孤逝,遗嘱风波起,兄弟终反目
1988年,台北被寒意笼罩,蒋经国在住所去世,一个时代随之结束。曾经显赫的蒋家王朝,像风中蜡烛,突然熄灭。他去世时,是否还记得那两个始终无法相认的儿子?是否还记起在赣州与章亚若的相遇,以及那未能实现的承诺?几十年后,蒋孝严回忆起父亲,内心充满复杂情感,那份迟到的父爱,以及父亲临终时的孤独,始终萦绕在他心中,难以消散。更令人感慨的是,蒋经国去世后,围绕他的遗嘱,他的孩子们将如何掀起一场风波?
蒋经国骤然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台湾政坛。那一天,他的病情来势汹汹,此前两天,他还专门前往七海山庄的官邸,看望正在阳明山上疗养的蒋孝文。1月13日,原本应该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例会”上,却被突如其来的病痛击倒。他早晨醒来就感到背部剧烈疼痛,痛苦地呻吟着:“好痛啊!”。医生们手忙脚乱地进行救治,血压、脉搏、体温各项指标却显示基本正常。然而,到了下午,情况急转直下。
重重的咳嗽让他吐出大量鲜血,血染红了衣服,也标志着生命的终结。尽管医生们全力抢救,但最终未能挽救他的生命。其实,多年前他的健康就已亮起红灯,严重的糖尿病让他视力模糊、肾脏发炎,双腿肌肉逐渐坏死,只能坐轮椅。遗憾的是,这位曾风光无限的人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身边没有亲友陪伴,孤独地忍受着病痛,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当蒋经国在病榻上挣扎的时候,他的儿子们又在何处呢?当时的台湾中兴电工机械公司总经理蒋孝勇,正忙于参加在台北举办的一个画展,对父亲的病情一无所知。远在新加坡的蒋孝武,因为“江南命案”的牵连,无法回到台湾,直到晚上八点,才从台湾水泥集团董事长辜振甫口中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当时辜振甫到新加坡,蒋孝武亲自到机场去接他,心里想的都是生意上的事情,却没想到等来的竟然是晴天霹雳。他震惊之余,立刻打电话回台北核实消息,但当晚已经没有飞往台北的航班,他只能在异国他乡,独自承受着丧父之痛。而蒋孝严兄弟,则是在蒋孝勇的安排下,深夜赶到石牌荣民总医院怀恩堂,在冰柜前瞻仰了父亲的遗容,送别父亲最后一程。然而,蒋经国去世后,围绕着他的遗嘱,一场家庭风波也悄然上演。
蒋孝武对蒋孝勇作为家属独自签字确认蒋经国的遗嘱感到非常不满,这导致两兄弟关系恶化。这份遗嘱并非蒋经国亲自书写,而是由他的朋友、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代为书写。除了蒋孝勇的签名外,还有李登辉、俞国华、倪文亚、林洋港、孔德、黄尊秋等人的名字。这份遗嘱的真实性遭到蒋孝武的质疑,并且吸引了台湾多家报纸的关注,舆论因此大肆讨论。
蒋经国的离去,不仅引发了家庭纷争,也让蒋孝严的身世之谜再次浮出水面。事实上,直到高中时期,他才知道自己竟然是蒋经国的儿子。这个秘密,家中一直讳莫如深,直到外婆临终前,才将真相告诉了他和哥哥蒋孝慈。外婆用带着浓重南昌口音的话,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大毛”和“小毛”。她告诉他们,他们的父亲是蒋经国,并向他们讲述了当年蒋经国与他们的母亲章亚若在赣州相识的故事。后来,章亚若在桂林生下了他们兄弟俩,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不幸去世。他们从此成了孤命运多舛,先是被亚梅从桂林接到万安,之后又辗转到了南昌。得知身世的那一刻,蒋孝严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蒋经国,对于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他知道,蒋经国是“总统”的儿子,是“救国团”的主任,但那个遥远的台北蒋家,与他们的生活仿佛是两个世界。外婆在讲述这段往事时,充满了悲伤和惋惜,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说,当年蒋经国在赣州时,经常在晚饭后来看望章亚若,和她聊天,他们的名字也是由蒋经国亲自取的。外婆感叹女儿命苦,还说蒋经国曾答应要接他们兄弟俩回台北,可惜这个承诺最终未能实现。她告诫他们,将来上了大学,有了出息,父亲才会来认他们,意思是未来的出路要靠他们自己去争取,做人要学会自立自强。
事实上,蒋孝严大约四岁的时候,曾由大姨带着去南京见过蒋经国一面。然而,由于年幼,他对父亲的印象早已模糊。1949年,他们一家人从南昌搬到了新竹,成了那条街上唯一的“外省人”。虽然蒋经国没有亲自露面,但他一直默默地关照着他们,委托王升将军在每年的三个重要节日送来生活费。蒋孝严见过这位“王伯伯”,却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只记得每次他来的时候,家中的餐桌上总会摆满鱼和肉。
上了初中后,蒋孝严因舅舅和王升伯伯的争执,日子变得十分艰难,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去市场赊账买米。尽管在蒋家没有长大让他受了些苦,他却因此感到庆幸。他说,若非这段经历,他的人生可能大不相同,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苦难锻炼了他,让他更强韧更扎实。那么,蒋孝严和他父亲今后还有机会见面吗?他们之间会展开怎样的故事呢?
在结婚成家之后,蒋孝严也曾想过与父亲相认,但始终未能如愿。对此,他表示理解,因为当时蒋经国正处于政治生涯的关键时期,他的出现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利用,所以他选择低调行事,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在成功岭受训时,蒋孝严曾有机会与父亲近距离接触。当时,蒋经国视察了他所在的部队,他就站在第一排,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父亲。那一刻,他内心激动万分,渴望喊一声“爸爸”,但最终还是压抑住了自己的情感,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他。1973年,在一次酒会上,他再次与父亲相遇,但仍然没有上前打扰。
这或许是他记忆中与父亲共同出席的一次活动最为深刻。但在蒋经国公开的《蒋经国日记》里,他却否认了蒋孝严是他的儿子。很快,一些历史学家出面说明,这是蒋经国出于政治考虑而编造的谎言。蒋孝勇也向宋美龄求证过蒋孝严的身世,但宋美龄说,她多次问过蒋经国,但他都否认了。即便如此,蒋孝严依然深信自己得到了父亲的爱,并能感受到父亲的保护。
1968年,蒋孝严通过考试,进入台湾涉外部门工作,并获得了一次外派机会,地点是美国的旧金山。这个消息让他喜出望外,全家人都忙着帮他准备赴美事宜。然而,王升将军的再次到来,却打破了他的喜悦。这一次,王升不再是送钱送物,而是劝说蒋孝严取消这次出行,但并未说明具体原因,只是说蒋经国有些不太放心。当时蒋孝严并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几年前蒋经国在纽约遇刺,父亲是担心他在美国的人身安全。
得知父亲的心意后,蒋孝严仍然坚持去了美国,但他的外派地点也从旧金山改为了华盛顿。华盛顿是台湾许多“外交人员”梦寐以求的第一外派地点,最终能够派驻到这里,让蒋孝严感慨万千。他后来回忆说,可能“外交部”的一些老长官有所耳闻他蒋家后人的身份,虽然没有明说,但都在暗中给予他一些协助。
世间最痛苦的莫过如此,父子情深却无法相认。历史的巨浪最终将蒋家王朝推向了结束。蒋经国逝世后,他的孩子们也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蒋孝文在1989年离世,蒋孝武和蒋孝勇分别在1991年和1996年去世。
2005年,蒋孝严重归蒋家,把名字从章孝严改回蒋姓,成为现存的蒋家第三代。这举动既是对过去的追寻,也是对父亲的一种安慰。他通过此举,弥补了父子未相认的遗憾,并为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划上了句点。
网址:蒋经国临终吐血孤逝,遗嘱风波起,兄弟终反目 http://mxgxt.com/news/view/960044
相关内容
蒋纬国临终爆料:蒋经国非亲生骨肉,因为蒋介石根本无法生育!蒋经国临终之际拉着弟弟的手:你来接班吧!蒋纬国是如何回答?
蒋纬国临终前爆料:蒋介石根本没有生育能力,蒋经国也不是亲生的
2005年,蒋经国原配去世49天后,私生子63岁,终于改姓为“蒋”
蒋经国临终之际拉着弟弟的手:你来接班吧!蒋纬国的回答很是心酸
97年,蒋纬国临终前,叮嘱小20岁混血妻子:死后将我与原配合葬
97年蒋纬国去世,临终叮嘱妻子:“与石静宜合葬”,石静宜是谁?
蒋介石立遗嘱叮嘱蒋经国蒋纬国尊重宋美龄
蒋经国临终之际拉着弟弟的手:你来接班吧!蒋纬国的回答很是无奈
蒋纬国临终前嘱咐妻子与原配合葬...@历史时光机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