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带回深圳科研团队实验样本 相关研究将为再生医学和转化干细胞技术打开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5-05-02 17:40

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4月30日,神舟十九号飞船携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顺利返回地球。其中,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医药所能量代谢与生殖研究中心雷晓华研究员团队的“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与发育研究”实验样本成功回收。本次实验首次在中国空间站上验证人多能干细胞自动化3D生长的在轨长期冷冻保存技术,为我国空间生命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本次返回的样本包括雷晓华研究员团队的蛋白、核酸固定样本及在轨冻存的活3D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往返太空和在轨运行环境下的资源十分有限,无法满足细胞在常规条件下的液氮冷冻要求,同时人多能干细胞对冷冻保护剂、降温速率等要求苛刻。为解决上述难题,团队通过对标准的空间细胞培养盒进行改装设计、筛选适宜的冷冻保护剂以及添加小分子化合物等方法,经过多方面反复验证,最终建立了适用于中国空间站往返太空和在轨运行环境下的细胞培养和冻存方案,实现干细胞在中国空间站的3D生长和在轨-80℃冰箱长达6个月的冻存。该成果为未来中国空间站开展3D组织、类器官等样本的太空长期培养和活体组织样本保存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验证。

因生物样本活性要求,返回舱着陆后,生命科学实验样品通过专用冷链运输设备第一时间转运至北京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4月30日21时许,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对返回的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进行状态检查确认后,交付给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雷晓华研究员介绍,后续团队将对太空返回的3D干细胞样本进行解冻,开展单细胞水平多组学的测序分析及冻存细胞复苏后的发育潜能检测,期望解析太空微重力环境下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规律和发育潜能,以及探究干性增强的分子调控机制。后续这些谜底的揭开将为再生医学和转化干细胞技术打开新的视角。

“这项实验将帮助人类进一步理解细胞在太空的3D生长特性和适应性变化规律,对航天员健康防护、太空制药等具有深远意义。”雷晓华表示。

雷晓华研究员团队围绕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已有长期的积累和探索。2017年,团队通过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搭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开展实验,完成了多项细胞培养和在轨实时成像研究,重点探索了微重力环境对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的影响,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实验数据和经验。这些早期实验为这次人多能干细胞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2024年,团队开展的“人胚胎干细胞太空早期造血分化工作”被遴选为中国空间站首批代表性成果。

网址:神舟十九号带回深圳科研团队实验样本 相关研究将为再生医学和转化干细胞技术打开新视角 http://mxgxt.com/news/view/939964

相关内容

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携教授一行赴深圳湾实验室报告座谈
北科生物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植物干细胞:两个明星基因的“星星”相“吸”—新闻—科学网
详细梳理!首批4个浙江省实验室明星团队一览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人工合成细菌治疗肿瘤新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外首次发现神经干细胞
哈佛研究称打麻将让人更年轻?真相其实在这里
张明星:从单细胞水平研究微生物腐蚀的微观机理及学术团队建设
干细胞耗竭过程新发现有助推动衰老研究
优秀的研究型外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 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外科学博士周海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