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明星王汉伦,民国时期女性独立的典范
#深度好文计划#提到民国时期的女明星,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蝴蝶,阮玲玉。但是她们并不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女明星,最早的电影女明星是民国初代四大名旦之一的王汉伦。
王汉伦原名彭剑青,正式成为一个电影演员后,一直背刺她的兄嫂却站出来指责她辱没门楣,长期积压的怒火,让她无法再忍,随即和家里断绝关系,舍弃原来的名字,改名王汉伦。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脱离原生家庭,从此她便孤身一人。因此她取了老虎头上的王当作新的姓,又很喜欢英文“hellen"这个名字,所以给自己改名王汉伦。
王汉伦一生坎坷,两次离婚家暴男,两次创业,同时也是第一个状告压榨演员的电影公司,每个人生的转折点都是靠自己为自己争取权利,一生可谓是大女主范本无疑了。
王汉伦清朝末年出生在苏州的一户大户人家,从小就是父亲的掌上明珠。作为新时代的大小姐,她从小被父亲送到上海的教会女子学校读书,接受新式的教育。
16岁这年,父亲去世,王汉伦无忧无虑的大小姐生活就此结束。父亲去世后,兄嫂不仅不再供她读书,更是迅速为她寻了一门远在辽宁的亲事,对方是辽宁的一个煤矿督办。
婚后她发现丈夫不但和日本女人胡搞,还和日本人勾结做出一些卖国的勾当。她接受过的教育,让她非常看不惯丈夫的卖国行为,经常出言相劝。她的丈夫非但没有在她的劝说下认识到自己卖国行为可耻,反而对她拳脚相加。于是,王汉伦愤然离婚,独自一人回到了上海。
回到上海后,兄嫂嫌她离婚丢人,不让她回家。无处居住的她只好借住在干妈家里,做过很多的工作维持生计。她做过小学老师,公司职员。
从小衣食无忧的大小姐沦落到如此田地,她仍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她特别上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文打字,因此得到了一个洋行打字员的工作,靠自己过得越来越好。
洋行的同事有个导演朋友,正在为一部电影选角色,知道她喜欢电影,同事便推荐她去试一试。没想到她一下子就被选中了,兴趣和事业重合,她觉得终于苦尽甘来。当机立断辞掉了洋行的工作,和电影公司签约成为一名职业演员。
第一部电影拍完以后,她就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算是收获了一大波粉丝。她后来拍的每一部电影都座无虚席,演艺事业也走上了巅峰,电影公司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给她片酬却一直很低。
一气之下,她将电影公司告上了法庭,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当时整个电影行业的演员。虽然赢得了官司,她却依然没有拿到应得的酬劳。
于是,她自己成立的电影公司,自己拉赞助筹钱拍电影,为了宣传她的电影,她跑遍了当时的电影院,和影迷线下近距离互动,这部电影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得不说,她的电影宣传手法非常超前,现在很多电影宣传还在沿用这个方法。
虽然电影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在当时的社会,女演员女导演之路还是走得异常艰辛。综合考虑过后,王汉伦还是决定息影开创新的事业。
这一次,她还是选择了服务女性,在繁华的大上海霞飞路开了中国第一家美容院。前几年生意很好。可是在当是的历史条件下,盘亘在上海滩的黑社会和日本人数不胜数,看到她生意火爆,都想来分一杯羹,就不断的有人来骚扰,导致美容院也开得很困难。
就在这时,杭州的一个文化人士前来频繁的献殷勤,在事业遇阻,王汉伦脆弱的时候,突然有个温文尔雅的绅士给了一个肩膀,王汉伦就此沦陷。她关掉了美容院,进入了她的第二段婚姻。
婚后并没有她憧憬的琴瑟和鸣,反而发现新丈夫之前儒雅殷勤都是装的,就是因为看上了她的钱。新丈夫很快露出了本来面目,常常酒后发疯,家暴是常有的事,更变态的是还逼她吃鼻涕,真是恶心坏了。
王汉伦可不是遵循封建伦理忍气吞声的女人。她再一次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她找了律师,很快跟他离婚。
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后,她对男人彻底绝望,此后的四十余年再也没有和任何男人产生纠葛。
后来的好多年都是战火纷飞,她靠着自己的积蓄和智慧在战乱年代活了下来,中间数次想要重开美容院,都胎死腹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她重拾梦想,获得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里客串了不少角色,一直到75岁高龄在医院病逝。
王汉伦一生坎坷,却每次在堕入泥潭之时都能及时醒悟,果断自救。虽然出生在封建家庭,却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算是明国独立自主的女子典范了。
网址:中国第一位电影女明星王汉伦,民国时期女性独立的典范 http://mxgxt.com/news/view/927634
相关内容
当女明星、做女老板、离婚后独身,王汉伦谈女性:一定要自立自养浅析民国电影女明星的时尚示范效应——以胡蝶与阮玲玉的时尚装束为例
16岁被迫嫁人,休夫后成民国第一位女明星:我要用一切换来自由
16岁被迫嫁人,休夫后逆袭成民国第一位女明星:我要用一切换来自由
中国电影百年纪念:1926年·四大女明星
时尚与政治的纠葛:民国时期中国女性烫发的媒介呈现
4位第一代传奇女星,她们在我国电影史上产生了4个第一
民国时期红透半边天的七位女歌星
远逝的芳华:中国早期电影人的婚恋研究
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与明星效应(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