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那些事儿》十万读者的阅读选择,在这里读懂饭局上的规则、潜规则,饭局上的哲学、心理学。轻松学会社交口才和用餐礼仪。
如果有位朋友经常真诚地对你说:你对我很重要;你让我学到了很多;你的生活态度真的很感染我;有你做朋友,我不虚此生!你有什么反应?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这个朋友产生更多的好感。现在,我们就教大家一个赢得他人好感的诀窍:真诚地向他展示你对他的重视。让我们看看销售高手、最了不起的卖车人乔·吉拉德是如何将“重视他人”这一策略用到极致的。更多文章干货,关注崴信公粽号,酒桌上那些事儿。
乔·吉拉德可以说是汽车销售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创造出连续12年“销售第一”的奇迹——平均每个工作日卖掉5辆卡车。他的秘诀就是重视自己的每位潜在客户,从而让顾客喜欢自己,购买自己的产品。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做了一件其他人一般不会做的事儿,就是每个月都坚持给他的1.3万名客户送去一张卡片。遇到节日,例如感恩节、圣诞节等,他会送上特别的祝愿。而这些卡片的封面上永远写着一句话:“我喜欢你”。乔说:“除此之外,卡片上就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我这么做只想告诉大家我喜欢他们。”
展开剩余 73 %
这种看似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为乔治带来了相当大的利润。我们可以想象,“我喜欢你”这句简单的话,每年都会准时出现在1.3万人的邮箱里,而且是12次。这么做就能让大家对乔印象深刻,进而产生好感和回报心理。
因此,一旦他们需要买车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这位重视自己的销售员。这种不可思议的做法帮助乔每年都能得到超过20万美元的收入,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卖车人”。
“我喜欢你”这样一句缺乏个性的话能带来如此神奇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我们通常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也会重视那些重视我们的人,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相悦规律。被人喜欢会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觉,这种愉悦达到了极致,就会产生再高一层次的回报需求,甚至为其献出生命而不惜,这就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更多文章干货,关注崴信公粽号,酒桌上那些事儿。
纵观历史,总有人为了知遇之恩而丢了性命,例如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又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因此,如果你想让对方喜欢、重视你,首先你得时时表达对他重视。否则,你再苦心经营一段关系,也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功败垂成。
梁野是京城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做出版这一行的人都清楚,若想策划出几套畅销书,非常需要过硬的作者资源。想做一些好书的梁野十分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平时很注意作者资源的积累,手头也有几个素质很好的供稿作者,因为好作者会被很多出版人同时盯着,所以他平时很注重与这些作者混好关系。
最近半年,他一直在跟一个他非常看好的外地作者联系,通过半年的了解与沟通,两人已经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了比较要好的朋友,而且也见过几次面,签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可是一个星期前,这位作者突然给梁野打来电话说:“梁哥,你下周五过来吧,我们谈谈签约的事儿。”梁野正在赶一个比较急的稿子,他想都没想就说:“我们先缓一缓见面吧,忙完这段儿,我就过去。”
他心里想,凭这半年的关系,签约一定没问题。结果就在周四晚上,这位作者又打来电话说:“梁哥,你如果不过来,我明天就要和别的出版社谈工。”这时梁野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马上说:“行,我马上过去,你等我。~
于是梁野挂了电话,就赶往火车站,一路旅途劳顿,第二天下午才赶到作者所的城布,但一切都来不及了,这位作者与其他出版社达成了协议。梁野这时才后悔不迭,但已于事无补,但清楚自己犯了大错,那就是他让作者觉得自己不受重视,因此对这段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再不报希望,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我们在与人交往中,一定要避免梁野的这种错误,特别是在关系的维护期,一定要充分表达出对交往对象的关怀和重视,这对一段关系能否继续发展至关重要。
生活中,我们运用“相悦定律”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我们要用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轻易说出不好听的话,也不要随意指责他人,如果到非批评不可时,也要表达出你的善意和对他本身的关心,这样你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喜爱。更多文章干货,关注崴信公粽号,酒桌上那些事儿。
同时,我们要保持相对的理性,不要受相悦规律的束缚,只和那些迎合我们、只对我们说好话的人交往,也要维护与那些净友的友谊。
最后,别忘了“重视”带来的奇迹。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质朴却比巧妙的言辞更能打动我的心。”与人交往过程中,真正对别人感兴趣,真正重视别人,他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用一颗真诚的心、微笑的表情、温暖的语言和耐心的倾听告诉对方:“我喜欢你!”你才能成为他朋友名单上的重量级人物。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