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阿德勒:放过自己,学会“课题分离”,是摆脱烦恼的秘诀

发布时间:2025-04-30 20:07

#心境的力量#

文/情感专家烟雨懿蝶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烦恼如何产生?

有些人总是活在他人的期待和眼光之中,不断寻求他人的认可。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们总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由此,烦恼产生。

人类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这种欲求使得人们时刻与他人比较,进而产生各种烦恼。

例如,有些人因为经济问题而焦虑,不是因为“没钱”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没钱令我低人一等”。

正如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十分在意他人的视线,之所以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是因为我们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在阿德勒的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就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你讨厌我,也和我无关。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们需要理解阿德勒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即刻飞走

课题分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一切人际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爱你,与你无关”,正是一种两性关系课题分离的简洁表达,即,“我爱你”仅仅是我自己的人生课题,至于你对我的爱如何反馈,则是你的人生课题,我无权干涉。

在亲子关系中,“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他的课题妄加干涉,因此出现“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的惨烈景象,

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父母并不是要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而是在正确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的前提下,学会守护他,给予帮助。

例如,关于孩子未来的人生之路应该怎么走,父母不妨好好和孩子进行沟通,沟通的话术,比如:“当下学习是你人生的课题,你若是不好好学习的话,将来可能就得去建筑工地搬砖,未来吃的苦只能自己去承担。”

这也有助于增进和改善亲子关系。

共同体感觉: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提到,“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他是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幸福也在人际关系之中

对人们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幸福即贡献感,我对共同体有益或者我对他人有用,就能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然而高级的幸福,来自人际关系中的“共同体感觉”。

家庭、学校、单位,都可以是共同体。在家庭这个共同体中,你的幸福来自于被家人需要。在单位这个共同体中,你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也能感受到幸福。

但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有了精神。因为他们不再被需要,这就是突然失去了那种在共同体中的“贡献感”,他们感到不幸福。

我们之所以经常感到烦恼,往往是你不懂得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事情,而你要想让自己轻松点,请学会课题分离,你才会感觉到幸福,拥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推荐阿德勒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

网址:心理学家阿德勒:放过自己,学会“课题分离”,是摆脱烦恼的秘诀 http://mxgxt.com/news/view/906052

相关内容

心理学家阿德勒:放过自己,学会“课题分离”,是摆脱烦恼的秘诀
“成长的烦恼——大学生成长成才主题沙龙”举办
成长的烦恼 演员
儿童剧《我的成长不烦恼》首播,本土学霸演绎自己的故事
感觉极好? 摆脱烦恼霉霉theerasetour最新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忠告:当你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时,你就强大到极致
《成长的烦恼》主要演员近况
韩星丁海寅曝“一生摆脱不了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中的那些演员现在都在做什么
成长的烦恼满分作文(通用40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