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放的不是牛,而是孩子们的春天

发布时间:2025-04-30 08:10

1997年,敬一丹还只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普通记者,她在山西做节目期间,采访过一位放羊娃,她问那个孩子,你放羊是为了什么?孩子回答说,为了赚钱。敬一丹接着问,那你赚钱是为了什么?孩子回答说是为了娶媳妇。敬一丹继续问孩子,那你娶媳妇是为了什么?孩子回答说是为了生娃儿。敬一丹最后问他,那你生了娃儿了以后干什么呢?孩子回答她说,为了放羊。

正是以这次的对话为背景,敬一丹制作了一期以“观念与命运”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引爆社会热议。当年放羊娃的“循环论”如同一颗原子弹在教育领域爆炸,把全国的教育工作者狠狠地轰炸了一番,也使得许多有教育情怀的志愿者纷纷献身于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其教育整体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讲,还是比较落后的。

有时候,落后是与经济相关,但有时候,落后的原因实际上是由于我们的理念造成的。落后的教育理念,是无法成就先进的教育,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部有关教育话题的电影,名叫《放牛班的春天》,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曾经在2005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提名奖。这部电影的翻译名很有趣,“放牛班”里的放牛指的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对孩子是散养的,也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不教不管”。

这个班级的孩子,要么是父母去世的,要么是父母离异的,要么是父母忙于工作的,基本就是父母无法管教,把孩子送到这个名为“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里。

故事从马修老师开始讲起。马修老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但是他的音乐才华在社会上没有得到施展,于是,失业之后,马修老师应聘成为“池塘之底”的学监。就在他来学校报到的当天,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故。

一位名叫乐格克的孩子无意中打伤了马桑大叔的眼睛。和校长体罚孩子的做法不同的是,马修老师并没有揭发乐格克,而是把事件压了下来,让乐格克去医务室照顾马桑大叔,而乐格克也通过对马桑大叔的照顾,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产生了懊悔之心。

在接下来的学监工作中,马修老师发现了孩子们撒谎、偷东西、吸烟、欺负弱小,在校长背后扮鬼脸,而学校一贯的教育方式就是用“行动——反应”来压制孩子,这种在校长眼里看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暴力对待、关禁闭。

也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们采取了压抑的反抗,我们都说一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他们表面上服从学校的管理,而背地里依然是恶性循环地做出各种恶作剧来“报复”老师。马修老师的到来,改变了这种状况。

在其他老师眼里,学生们浑身都是毛病,而马修老师却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每个孩子并非生来是“问题少年”,孩子们从小被父母抛弃、被学校和老师抛弃,甚至是被自己抛弃,而马修老师,则唤醒了孩子们内在的希望。

在一次熄灯入寝的时候,马修老师听到孩子们唱着嘲讽自己的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纠正了唱歌孩子的发音,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发现,马修老师决定在这个看不到希望的“池塘之底”组建一个合唱团。

于是,在上课的时候,马修老师开始让每个孩子唱自己拿手的歌曲,以此来分辨每个孩子的声音特质,并分配到不同的音域组,轮到年纪最小也不会唱任何歌曲的佩皮诺时,马修老师让他担任了“乐团团长助理”,五音不全的郭邦担任了“乐谱架”。

有着“天使脸庞,魔鬼身材”的莫杭治,被马修老师发现了他拥有天籁一般的嗓音。莫杭治在担任合唱团领唱的过程中,也从一个叛逆、嚣张的孩子变得开始懂事、能理解他人。

莫杭治看到自己的妈妈和马修老师在一起谈笑,非常生气,拿墨水朝老师头上倒下去,这时候,其它孩子们把莫杭治围住,质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对待马修老师。一个很简短的场景,却表现出了孩子们的转变。马修老师让这些孩子开始改变。同时,在马修老师多次和莫杭治妈妈的沟通下,莫杭治妈妈开始关心儿子的音乐天赋。

另外一个非常典型的学生,是中途转学来的蒙丹。在老师们眼里,蒙丹就是彻头彻尾的“坏孩子”的代表,抽烟、打架、欺负同学。校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口认定蒙丹偷了学校用于购买木柴的一万块钱,并对蒙丹进行暴力审讯。最后,校长通知警察带走了蒙丹。

后来,马修老师发现是郭邦偷了那一万块钱,就找到校长,希望能为蒙丹洗脱罪名。而校长则说,蒙丹这样的孩子迟早还是要犯罪的,对于这样的人,是无药可救的。正因为校长这样落后的教条主义、不近人情的教育理念,导致了蒙丹对这个学校的仇恨。

最终,蒙丹趁学校没人的时候,放火烧了这所让他深恶痛绝的学校,走上了真正的“犯罪”之路。

因为这场大火,校长辞退了马修老师。马修老师离开“池塘之底”的时候,没有一个孩子为他送行,让他觉得十分落寞。然后就在他走出孩子们的宿舍楼的时候,却看到了孩子从窗口扔出来一张张写着名字的纸飞机,窗口还挥舞着的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向马修老师表达最后的感谢和祝福。这一刻,马修老师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灵魂深处,成为孩子们精神世界的一道曙光。

《放牛班的春天》无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具有深远教育意义的电影。不单单是“池塘之底”的这些孩子们,在大人们眼里是劣迹斑斑的顽童,不听话的坏孩子。其实我们身边都有,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闪光点,但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家人疏于照顾,学校老师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等等各种因素,不仅磨灭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还慢慢改变了孩子纯净、天真的童心。

孩子们有时候需要的仅仅只是家人的陪伴、老师的关爱、朋友的理解,如果失去了这些情感寄托,有的孩子就要用一辈子来治愈童年的创伤,而有的孩子则会一步步通往看不见的“悬崖”。

“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是幸运的,他们遇到了马修老师,虽然只有短暂的相处时间,却受到了马修老师的音乐熏陶,受益于马修老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孩子们改变了人生轨迹,像莫杭治,后来进入了马修老师推荐的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学习,最后成为著名的音乐家。

反观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幸运吗?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每一所学校都会有几个类似的“放牛班”,而真正缺乏的就是像马修老师这样有爱心、有责任心、能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好老师。

同时,我们父母家长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是否缺失,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就像电影中莫杭治的母亲,如果没有马修老师,她可能永远不会发现自己儿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的命运也不会发生改变。就好像我在开头分享的那位放羊娃一样,当敬一丹问他为什么要生孩子,他的答案是放羊。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意识、态度和能力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能量场是处在向下的状况,那么,落后的教育观就会无限循环下去。真的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马修老师”,让孩子们迎来属于他们的真正的春天。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听完你有什么感悟和收获呢?在下方的评论区和我一起聊一聊吧!

网址:《放牛班的春天》放的不是牛,而是孩子们的春天 http://mxgxt.com/news/view/896118

相关内容

「天眼深度」放牛娃的春天|说说从江县大歹小学的故事(下)
深度解析《放牛班的春天》:教育里需要有爱,每个学生都值得被爱
胡彦斌的35岁与牛班的春天
放牛娃逆袭成学霸,春晚舞台大放异彩!
放牛cp是怎么回事
属牛天蝎座男明星,天蝎座属牛的女歌手
《放牛记》阅读题及答案
不得不说,魏若来与牛春苗女士这娃娃亲真是天作之合
不愧是牛姐 牛春苗 你是我牛姐 热播剧 喜欢的话请按铃 追风者
牛春苗同学是山中的小百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