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随记

发布时间:2025-04-30 06:18

“太白”:指太白星,“太”即大,“白”指此星亮且色白。古籍有载“天有一星,名曰启明,因大而能白,故曰太白”。

“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大嚣。古人以“太白”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长庚”。宋·朱熹《诗经集传》:“启明、长庚,皆金星也。以其先日而出,故谓之启明。以其后日而入,故谓之长庚。”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第一次官方地将太白星正式列为“金”。原文如:“木星与土合,为内乱;水则变谋而更事;火为旱;金为白衣会若水。”

另《史记·天官书》载:“(太白)其始出东方,近日,曰明星,柔;高,远日,曰大嚣,刚。”

“经天”,古天文学术语,即“昼见”。宋.李昉《太平御览》载:“又《汉书.天文志》曰:太白经天。(孟康注曰:谓出东入西,出西入东也。太白阳星,出东当伏西,过午为经天,晋灼曰:星尽见午上为经天。)”

“太白经天”指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三星一线”,金星挡住部分日面而发生的天象,即“金星凌日”,又有小日食之称。金星凌日出现时,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镶嵌在太阳上,并且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可分为五个阶段:凌始外切、凌始内切、凌甚、凌终内切、凌终外切。

金星凌日可分为两种:一是降交点的金星凌日,发生在6月8日前后。届时,金星由北往南经过日面(黄道);一是升交点的金星凌日,发生在12月10日前后,届时,金星由南往北经过日面(黄道)。据统计从公元902年至1984年,金星凌日共出现32次,其中降交点金星凌日18次,升交点金星凌日14次。通常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两组之间的间隔却达100多年。最近的两次组金星凌日分别为:组1“1874年12月,1882年12月”,组2“2004年6月,2012年的6月”。再下一次是2117年和2125年,间隔105年。

古人认为“太白”是“上公大将军之象”,主杀伐。《史记.天官书》:“当其(荧惑)行,太白逮之,破军杀将。”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宋均云:太白宿,主军来冲拒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自古至今,记录“太白经天”天象的古籍记录较多,其中最著名的有:

东汉.班固《汉书·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是为乱纪,人民流亡。昼见与日争明,强国弱,小国强,女主昌。”

又曰:“秦始皇之末至二世时,日月薄食,山陵沦亡,辰星出于四孟,太白经天而行,无云而雷,枉矢夜光,荧惑袭月,孽火烧宫,野禽戏廷,都门内崩,长人见临洮,石陨于东郡,星孛大角,大角以亡。观孔子之言,考暴秦之异,天命信可畏也。”

《魏书》: 孝武永熙元年九月,太白经天。十一月辛丑,有大流星出昴北,东南流,轹毕贯参,光明照地,有声如雷。天象若曰:将有髦头之兵,凭陵塞垣,与大司马合战。明年正月丁酉,渤海王欢追击兆等于赤洪岭,大破之,尔朱氏歼焉。

《新唐书》:六月丁巳,太白经天。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大赦。复浮屠、老子法。癸亥,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赐为父后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己卯,太白昼见。庚辰,幽州都督、庐江郡王瑗反,伏诛。

网址:中国传统文化随记 http://mxgxt.com/news/view/894483

相关内容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守护中国音乐文化记忆
谈金庸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
明星与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
杨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北极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思想和中医的关系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