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的“边界”,在“话题”不在“人”丨《脱口秀大会4》初评

发布时间:2025-05-25 03:20

原创 GuDuo骨朵编辑部 骨朵网络影视

文 │绯飞

“每个人都能做5分钟脱口秀演员。”

这是第四季《脱口秀大会》自开播起李诞便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从本季第一轮亮相的56名选手的职业构成来看,魔术师、街舞MC、交警、医生……《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似乎真的成了一个《星光大道》式的“百姓舞台”,各行各业的、专业的业余的,只要心怀一个脱口秀梦想就能来此圆个五分钟的梦。

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这种试图通过扩充选手职业背景来为脱口秀话题注入新鲜血液的想法,在残酷的赛制面前仿佛一张空头支票。不论你是在舞台上“make some noise”还是“见证奇迹”。在这个“好笑至上”的舞台上,脱口秀演员的身份被加上了“五分钟限定”的前提,第一轮的五分钟结束后还能有下一个五分钟的,除了四灯晋级后又主动放弃的交警黄俊,最终大浪淘沙留下的也只剩由“车间一枝花”转型“甲方母亲”的老选手赵晓卉。

早在《吐槽大会》就已经被拉上台面探讨过的“调侃的边界”问题,在几个月后的《脱口秀大会》中又借由李诞之口提了出来。这次我们也能看到他在“打破边界”上做出的努力——拓展选手职业背景。只是,从效果来看,当能选择的话题范围已经被框定,由新职业带来的新内容,对于本季的《脱口秀大会》不过杯水车薪。

第四季:新人在变多,话题在变窄

打开《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新面孔变多了。

从综艺的角度来说,节目组在非常有意地烘托新选手的实力之“强”。从先导片中老选手对新选手出场的reaction,到那个“你最不愿与之1V1的新选手”投票,这一系列操作无一不是在给观众提前植入一种“今年的新人,很强”的印象。

只是,看完前两期,不知是否因为脱口秀线下与线上效果的不同,新人的表现并不如观众预期的那般好——以结果来看,第一期出场的19位新人仅6位晋级,种子选手步惊云在pk环节被张峻淘汰,成功晋级的“李逵”张灏喆也被网友质疑段子“平庸”。

而从实时弹幕的反馈来看,观众对这届新人的评价,最多提到的字眼是“低配版”。例如同样是以吐槽另一半为话题的步惊云是“低配版”思文,同样占了外形条件优势的徐志胜是“上一季的何广智”,而走“丧”人设、同为北大毕业的鸟鸟身上则有着李雪琴的影子。

有时,“低配”不一定就与业务水平挂钩,就好比鸟鸟功底深厚的文本,比起李雪琴毫不逊色这点毋庸置疑。时常被cue的“低配”,其实更多指向的是一种“人设”的重叠。

对脱口秀舞台的新人来说,赢不赢是次要的,“立人设”让观众记住自己才是重中之重。譬如上一季中因“强攻击性”的双语脱口秀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Norah,虽未成功晋级,却也靠在节目中“露脸”获得了曝光和流量。

但人设也讲究新鲜感,《脱口秀大会》来到第四季,新鲜的人设却不多见了。

对于脱口秀演员来说,“人设”自然来源于表演时输出的内容。杨笠持续输出“一些犀利的男女话题”,“脱口秀温柔一刀”的人设便牢牢立住了,而有杨笠珠玉在前,新人朱大强再聊男女话题时,实力便高下立判,最终告别了淘汰赛的舞台。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这种“撞车”现象并不少见。吐槽丈夫的步惊云和踩玲;靠着自己的外形条件“横着走”的徐志胜张灏喆;王勉去年能靠乐器夺冠,郭展豪今年就能掏出俩快板;女选手一多半都在聊男女关系、男选手则纷纷以女朋友/另一半为取材模板……

“撞车”的不是人设,是话题。

当脱口秀作为“冒犯的艺术”,冒犯的边界被一再缩小时,能放到综艺节目中聊、能接受得起大众检阅的“冒犯对象”,只剩下自己,和爱人、亲人之类最亲近的人,或是上司、甲方这些所有普通人共有的“假想敌”。50多位选手们通通在这三个范围内打转,想要“旧瓶装新酒”,难矣。

喜剧来源于生活,而职业脱口秀演员没有生活

新人中最亮眼的,当属被李诞“当街捡来”的交警黄俊。

独特的职业背景让他的“素材”在这个舞台上独树一帜,“交警”的身份甚至还让他贡献了全场唯一一个略带“颜色”的段子。交警黄俊放弃晋级的行为,让不少观众觉得十分遗憾,但若是冷静想想,黄俊的“急流勇退”实属明智之举。

“艺术来源于生活”,喜剧同理。脱口秀演员的段子,好笑只是基础要求,真正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些能够引起普通人共鸣的、最普通的生活素材。上一季租房“近地铁,远地铁站”的何广智,这一季要画辅助线求房屋面积的新人邱瑞,无一不是用自己朴实的生活经历引起了屏幕前沪漂、北漂的共鸣。

黄俊的精彩,来自于自己工作多年的积累,要做台上这“五分钟的脱口秀演员”,可能需要他从自己五年的工作经历中来挑选、凝练素材。显然,非专业的黄警官并没有那么多挑选好的素材和写好的段子来面对接下来紧张的赛程,“交警话题”一直聊下去,总有没话可讲的一天。

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必然是具有着极强观察生活的能力的。例如脱口秀OG周奇墨,一段快餐店点餐的情景模仿得惟妙惟肖。强大的观察能力加上高超的表演技巧,是支撑他立于脱口秀“不败之地”的法宝,而那些相对来说在技术上没那么纯熟的选手,则需要善于发现生活之“变”。

上一季刚刚离婚的程璐,用一个个段子将自己武装成了一位“离异独立男性”,而这一季开始前则迎来了“升职”,人设立刻随之转变成了一位“简单讲两句”的公司领导。程璐把握住了自己在生活状态和身份上的变化并以此来做文章,每一季都带给观众不同的新鲜感。而生活状态无大变化的庞博,则从最近的流行文化入手,抓住“我不理解”四字真言,吐槽奶茶、剧本杀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娱乐消遣形式,细微之处见真章,同样可以讲出新意。

但也并非所有演员都能有这种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素材的能力。上一季的黑马杨蒙恩,在以出色表现成为“娱乐圈的底线”之后,这一季居然讲起了“求生欲”这种无聊又老套的话题,虽然成功晋级,但“江郎才尽”之感扑面而来。

李诞和罗永浩在评价何广智、邱瑞时,都提到他们身上有着一种马三立式的能将一个小话题无限延伸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全职脱口秀演员在现实生活经历不足以支撑素材产出时的“救命法宝”。然而从第一轮的表现来看,具有这种能力的演员并不多,大多数演员依然在生活中寻找大量的素材和话题,来支撑台上的这“五分钟”。

脱口秀,真的以“好笑”为唯一标准?

节目里,杨澜询问李诞这场比赛拍灯晋级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李诞回答“没有标准,好笑就行。”

“好笑就行”,看似是一个十分容易达到的要求,却让一多半的选手止步淘汰赛,其中不乏许多“意难平”选手。就像几乎每一年的“脱口秀大王”都有颇多争议一样,这赛制的症结在于,每个人对于“好笑”的评判标准并不相同。

前两期被集中吐槽的嘉宾杨澜就是如此。杨澜一贯以优雅、高知的形象示人,加入脱口秀评委的行为本身就带着些格格不入,而当她将自己的那一套审美和价值观带入对脱口秀的评判标准时,这种“不适配”便显得更加明显。

杨澜那句“我觉得不应该嘲笑老公的土”当然不是她与这个节目不适配的根本原因。说到底,还是脱口秀这一艺术形式,大部分时间会与表演者的价值观挂上等号。杨澜不笑,不是因为她笑点清奇,而是步惊云这种以调侃来表达爱的方式与她的观念不符,或者说,脱口秀这种“冒犯”的艺术,与优雅端正的她画风不合。

很多时候,观众为某一个段子投票拍灯,并非真的觉得这段文本写得精彩绝伦,或是get到了演员高超的表演技巧,而是“他的这段输出,扎到我了,我认同了,这说的就是我的心声啊!”这背后,认可的是演员与自己相同的价值观,借他们的嘴表达自己的心。

《脱口秀大会3》播出时,制片人白洪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把节目的重点放在了关照社会情绪上。这种话题性的设置,让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一位脱口秀演员的段子又被截图放在网上疯转,甚至成为某段时间的网络热梗。

这种运营思路,在增强了节目内容传播性的同时,也无形之间强调了脱口秀演员内容中的价值观输出。所以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看外国脱口秀时,有时会因为一些无厘头内容而发笑,但放在《脱口秀大会》的舞台上,无厘头的内容会被李诞吐槽“什么玩意”;观众也会觉得如果一个段子不能有所表达,这个表演就是失败的;在这种情况的“内卷”之下,越来越多的脱口秀演员也将“价值观表达”作为自己先于文本和技巧的“首要任务”。

可是,说好的脱口秀只要“好笑就行”呢?

原标题:《脱口秀的“边界”,在“话题”不在“人”丨《脱口秀大会4》初评》

网址:脱口秀的“边界”,在“话题”不在“人”丨《脱口秀大会4》初评 http://mxgxt.com/news/view/1400392

相关内容

《脱口秀大会2》:脱口秀,秀什么?
脱口秀大会
徐志胜在《脱口秀大会4》自曝恋情,不愧是脱口秀鹿晗,敢爱敢当
《脱口秀大会5》:同样不懂脱口秀,为什么鲁豫、谢楠好评如潮?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
脱口秀节目题目(脱口秀节目题目及答案)
《脱口秀大会》免费在线观看
《脱口秀大会第4季》2021.09.21期综艺免费在线观看
《脱口秀大会第4季》2021.09.07期综艺免费在线观看
解码2024脱口秀:新人、女性、“脱评人”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