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明星工业镇转型三产

发布时间:2025-05-25 01:14

  竹林:明星工业镇转型三产

  当许多地方还在为谋求工业强镇向竹林取经之时,竹林人却已悄然开始新的跨越。这次,竹林的新目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经济视点报见习记者 关开运 

  “在刚刚过去的50天时间内,竹林镇的中原名吃街一期工程从开工到投入运营,一气呵成。”10月27日,竹林镇党政办主任郭明省谈及竹林在发展三产方面的速度颇为自豪。

  据了解,中原名吃街开街营业是近期竹林镇重点发展三产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继竹林镇重阳节长寿山开山仪式之后的一个醒目的发展符号。

  这意味着今日的竹林镇已经开始突破式发力服务业。

  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镇,往日的竹林工业发展的答卷和成绩曾使众多兄弟乡镇为之侧目。而如今,当许多地方还在为谋求工业强镇向竹林取经之时,竹林人却已悄然开始新的跨越。

  工业发展遇瓶颈

  产业转轨在竹林历史上已不是第一次了。

  从1983年开始起步,竹林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着力发展集体经济,吹响了经济大发展的号角。由农村的传统农业转向重点发展工业,并以工业反哺农业。这成为竹林的第一次转轨,这次转轨使竹林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5年后的今天,竹林又一次站在了产业调整的风口浪尖上。这次,竹林的新目标是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竹林之所以会选择在工业规模日益壮大的时刻转而发力第三产业,事实上是印证了那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竹林不具备进一步扩大工业投资的条件了,土地资源本身也有限,资源型企业的路会越走越窄。”竹林镇党政办主任郭明省表示。

  现实使竹林人认识到,要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

  “在发达国家,三产所占比例能达到60%~70%,高的甚至占到80%。”竹林镇党委委员王小辉告诉记者,竹林目前的三产比例只有不到10%,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竹林要想真正可持续发展,希望在三产。但由于工业强镇、工业富民,无工不富,因此需要把工业这个基础抓牢。假如没有工业积累的强大资金,发展三产基本就是空谈。”王小辉表示。

  发展长寿文化

  竹林景区旅游开发公司的成立可以看作竹林以旅游带动服务业前行的标志。结合现实情况,生态旅游就成为竹林人的首选。

  “应该说,规划由来已久。”王小辉告诉记者,当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生态文明对于旅游业的重要性的时候,竹林满山遍野就已经种成树,实现了退耕还林,2006年更是成功申报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这两年竹林每年接待的游客都在几十万人次,但都是免费的,竹林并没有把它当作产业来开发。

  竹林发展旅游的思路是从2006年开始逐步明晰起来。长寿山景区的开发以及长寿文化的重磅推出为竹林寻求转型拉开了序幕。

  “在开发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天然的石龙、石龟、还有鹤鸣泉等,这些都跟长寿有关,因此我们决定着力打造长寿文化。”王小辉介绍,为了增强长寿文化的氛围,竹林人可谓煞费苦心,除了在山顶修建象征“福禄寿”的“三星宫”,又把山顶台阶做成99级,寓意长长久久,同时在山道两旁刻上了百寿图。

  “由于名字起的好,好多老年人专程跑到这里来过生日。”长寿山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未来的目标是让长寿山走出竹林,变成郑州的长寿山、河南的长寿山。”王小辉表示。

  除了将长寿山作为竹林景区的主打产品推向市场外,竹林于今年10月建成的“中原名吃街”,将餐饮纳入到服务产业体系之内。

  据了解,中原名吃街投资600多万,今年8月开始动工,尚未建成就有人过去打听承包的价格。

  通过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已成为未来竹林的发展方向。

  “服务行业需要引领,而其中旅游的综合性又最强,因此需要由旅游这根线来牵动、盘活整个服务行业。”郑州师专旅游专业教研室主任江旅冰对此作了阐释。

  放大人文资源

  “假如方向错误,竹林转型的速度越快,离目标也就越远。”江旅冰教授表示。

  为了给竹林转型的操作空间和操作思路做出更加清晰和行之有效的定位,竹林专门请了省内一批专家到竹林“授课”,江旅冰就是其中的一位。

  江旅冰认为竹林此次转型其实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目前产业带的转移是一个大趋势,现在寻求转型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

  在江旅冰看来,竹林的优势明显,经济基础雄厚、人文资源广阔、社会影响力大,但其发展旅游的“短板”也客观存在。他说,“事实上竹林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贫乏。”

  和江旅冰持相类似观点的还有河南财经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所长苟自均教授,“竹林处于潜山丘陵地带,是嵩羲山脉向平原过渡的一部分,山不齐、林不密,还缺水。因此依靠自然资源来发展旅游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自然条件的不足并不能决定一切。

  “就看你会不会用了,假如用得好、用得巧,借助现在的市场和社会影响力,弱化自然资源,放大人文资源,完全可以取长补短。”苟自钧举例说,“就像去大寨旅游,自然资源也很一般,但是却有很多体验式的活动,拥有很强的号召力。”

  在他看来,竹林第二产业的创业过程实际上也是竹林文化、竹林精神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两个文明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领路人,这些人物的事迹和创业史很有市场吸引力。应该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坚定地走自己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网址:竹林:明星工业镇转型三产 http://mxgxt.com/news/view/1399382

相关内容

产业转型村落治理 乡村振兴遍地开花
能源化工产业进入低碳转型关键期
竹篾堆里的千万富翁:90后村姑靠编竹篮从穷丫头变创业明星
河南内黄:黄豆变身“小金豆”腐竹做成大产业
江苏句容丁庄葡萄小镇的发展历程与转型升级
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转型新能源意味绿色低碳全面转型,也包括“三农”转型
刘松林委员:科技助推中医药事业产业转型升级
老手艺如何与产业化双向奔赴?宁波镇海向全国广发英雄帖
煤炭转型中的明星企业
【脱贫攻坚群英谱——脱贫攻坚干部考察调研】驻村驻心的“扶贫明星”——记桃江县商务局驻桃花江镇大华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朱明星 综合新闻 华声在线岳阳频道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