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电气明星产品频爆雷,商标与竞对高度近似恐陷法律纠纷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时代商学院研究员黄祐芊
核心业务因质量问题遭客户暂停中标资格,发展其他业务却因与一家上市公司在产品、商标名称上出现重叠,易陷入法律纠纷。这样的一家企业,若注册申请通过并公开发行股票,资本市场对其定价会否买单?
1月21日,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冠电气”)首发上会获通过,拟于科创板上市。该公司主营业务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开关柜、环网柜、柱上开关、箱式变电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金冠电气主营业务避雷器近年因质量问题频遭国家电网通报批评并暂停中标资格。报告期内,避雷器销售收入整体大幅下滑,与同行企业发展情况相悖。同时,该公司积极开拓新业务,智能配电网产品销售收入占比逐年攀升。不过,该类产品与上市公司金冠股份(300510.SZ)高度重叠,且二者商标名称高度相似,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倪洁云律师向时代商学院指出,企业名称和商标近似,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将会引发法律纠纷。
1月25日,针对经营持续性等问题,时代商学院向金冠电气发函询问,截至发稿,对方仍未回复。
01
产品、商标与竞对高度近似,易引发法律纠纷
金冠电气成立于2005年3月28日,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该公司前身为南阳金冠电气有限公司,由金冠王码与光大财务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为4000万港元,其中金冠王码以土地使用权、部分机器设备和现金出资,占注册资本49%,光大财务以现汇出资2040万港元,占注册资本51%。
经过多次股转以及增资后,目前金冠电气控股股东为万崇嘉铭,持股比例为50.07%。樊崇通过100%持股万崇嘉铭,享有该公司对金冠电气的表决权。因此,樊崇为金冠电气实际控制人,同时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招股书披露,金冠电气营业收入主要来自避雷器、智能配电网产品。其中,智能配电网产品包括关柜、变压器、环网柜等。2017—2020年上半年,避雷器销售收入占比从71.64%(2017年)降至55.94%(2020上半年),智能配电网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从28.36%(2017年)提升至44.06%(2020上半年)。
无独有偶,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6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为金冠股份(300510.SZ),曾用名为金冠电气(2018年8月16日前)。两家企业名称仅差“吉林省”三个字。
具体而言,金冠股份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设备、新能源充电设施业务等,主要产品包括环网柜、高压开关柜、箱式变电站等,与金冠电气产品高度重合。此外,招股书披露,金冠电气注册的域名包括金冠电气、金冠股份等。
经股权透析后发现,两家企业并无直接联系,但公司名称、产品、商标等方面的重合度较高。据中国商标网,金冠股份注册的商标为“金冠电气”(申请/注册号为12962484),金冠电气注册的商标为“金冠”(申请/注册号为29869568),近似度较高。目前,上述两项商标均为无效状态。针对这一现象,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倪洁云律师指出,这可能是上述两家企业在争夺商标所致(在对方申请注册期间提出无效异议),也可能是两家企业均放弃该商标的注册申请。若为前者,在一定条件下,未来两家企业可能会陷入域名、商标等方面的法律纠纷。
这意味着,一旦纠纷爆发生,金冠电气经营稳定性恐将受影响。
02
“明星产品”质量频爆雷,销售收入停滞不前
报告期内,金冠电气避雷器产品贡献的毛利较高,毛利占比分别为85.93%、75%、74.77%、74%。
不过,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避雷器毛利率分别为50.86%、44.29%、41.81%、46.46%,2019年较2017年下滑约9个百分点,整体呈下滑趋势。
事实上,金冠电气的避雷器产品分为特高压和非特高压避雷器两类,其中特高压避雷器产品毛利率相对更高。然而,受国内特高压工程规划建设放缓影响,金冠电气特高压避雷器销售收入下滑,导致该公司避雷器产品的整体毛利率出现下跌。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冠电气非特高压避雷器产品在近期亦因质量问题爆雷,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通报批评。
2020年5月20日,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信息,金冠电气提供的6支配套避雷器,在2019年9月抽检中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被国家电网通报批评,并暂停南阳金冠的中标资格。
此外,2017—2019年,金冠电气还曾因未及时交货,10kV交流避雷器、避雷器安装支架存在质量问题,10kV及35kV交流避雷器密封试验不合格等原因,同样受到国家电网通报批评并暂停中标资格。
金冠电气成立之初主营业务为避雷器,近年该“明星产品”频上黑名单,销售业绩整体大幅下滑。2017—2020年上半年,避雷器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2.94亿元、3.04亿元、1.28亿元。
中国西电(601179.SH)子公司西电西避、平高电气(600312.SH)合营企业平高东芝(廊坊)被金冠电气列为主要竞争对手(避雷器领域),上述两家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21亿元、2.81亿元、3.3亿元;2.08亿元、2.45亿元、2.6亿元。可见,同行企业规模整体增长,但金冠电气却忽上忽下,停滞不前。
若金冠电气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改善,该公司未来避雷器销售收入恐将进一步下滑,从而影响该公司经营业绩。
股市如棋局,开户先布局,随时把握投资机遇!
网址:金冠电气明星产品频爆雷,商标与竞对高度近似恐陷法律纠纷 http://mxgxt.com/news/view/1398665
相关内容
梅西饮料品牌陷法律纠纷,对方老板罗根避雷器厂商明日“登科” 金冠电气竞争优势与长期风险并存
韦神、阿水、XDD……法律角度看电竞选手的合同纠纷
新氧被曝陷入系列法律纠纷,明星为何纷纷告新氧?
电竞转会纠纷的法律适用—以Knight与PDD的转会纠纷为例(一)
珠海明星法律纠纷律师
斗门区明星法律纠纷律师
钦州明星法律纠纷律师
《娱乐合同纠纷案:明星与经纪公司之间的法律纠纷》
江门明星法律纠纷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