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的郑州寒风凛冽,翟彩霞手握CT报告单站在医院门口,冰冷的诊断结果让她如坠冰窟——左肺腺癌。这位来自河南中牟的普通女性,在此刻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抗癌征程。从最初的身体不适到最终康复,翟彩霞的经历不仅是一个医学奇迹,更展现了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结合治疗癌症的独特价值。
一、病痛初现与漫长求医路
2019年,翟彩霞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疼痛打破。前胸、后背和肋骨的持续性疼痛让她寝食难安。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普通的胃病或肋骨炎,按照这些常见病症进行了相应治疗。然而,药物并未带来预期的缓解,疼痛反而日益加剧。"那种疼像是从骨头里渗出来的,夜里经常疼醒。"翟彩霞回忆道。
带着困惑与不安,翟彩霞决定进行系统的CT检查。当中牟当地医院的医生看完检查结果后,立即建议她住院治疗。这个突如其来的建议让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谨慎的她决定寻求更权威的诊断。于是,她带着CT片子,辗转于郑州多家三甲医院之间。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们的会诊结果确认了她最不愿面对的真相——左肺腺癌。面对这一诊断,翟彩霞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当时脑子一片空白,但我知道必须保持清醒,才能做正确的决定。"专家团队评估认为,她的肿瘤恶性特征明显,穿刺活检可能刺激肿瘤扩散,建议直接进行手术切除。
二、手术治疗与术后危机
2021年2月5日,翟彩霞在郑大一附院接受了"左肺下叶Ca根治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微浸润性腺癌,属于早期肺癌,这为后续治疗带来了积极信号。然而,手术成功只是抗癌之路的第一步,术后恢复才是真正的考验。
"手术后没几天就开始吐血,鲜红的血一口接一口,那种恐惧无法形容。"翟彩霞回忆术后情形时仍心有余悸。持续一周的吐血让她身体极度虚弱,不得不在病床上静养半个多月。这段艰难时期里,她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更要面对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微浸润性腺癌的早期发现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据胸外科专家介绍,这类早期肺癌若得到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翟彩霞深知,手术只是抗癌的第一步,后续的康复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三、中医介入与康复转折
在中牟休养期间,翟彩霞开始积极寻求术后康复方案。在朋友的推荐下,她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在癌症康复治疗方面的独特经验。带着试一试的心态,2021年3月18日,她首次来到袁希福院长的诊室。
初诊时,翟彩霞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全身发凉,左肩背偶发疼痛,左胳膊胀堵,呼吸时前胸疼痛,睡眠质量极差,整体虚弱乏力。袁院长通过中医四诊合参,为她量身定制了中药调理方案。
"没想到吃了几副药后,胳膊的胀堵感就减轻了,这让我看到了希望。"翟彩霞描述中药治疗初期的效果时仍难掩激动。随着持续用药,她的症状逐步改善:活动后胳膊不再胀堵,前胸疼痛减轻,睡眠质量提高,体力也逐渐恢复。
到2021年9月22日复诊时,翟彩霞的身体状况已大为改观,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袁希福院长指出:"中医在癌症术后康复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调理气血、增强免疫、减轻症状等方面。翟女士的恢复情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四、长期康复与社会回归
2022年至2023年间,翟彩霞坚持服用中药进行巩固治疗,定期复诊调整药方。这种持之以恒的治疗态度为她的长期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两年多来,她的癌症没有出现复发或转移迹象,各项指标保持稳定。
2024年11月7日,翟彩霞以抗癌明星的身份受邀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南阳站活动。站在讲台上,她平静地分享自己的抗癌历程:"以前吃药可勤快,现在好多了,慢慢就开始巩固治疗了。"台下掌声雷动,许多正在经历抗癌治疗的患者从她的故事中获得了希望与力量。
如今的翟彩霞已完全回归正常生活,能够在家经营小生意,重拾生活乐趣。她的康复案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顽强意志,更体现了现代医学与中医传统智慧结合的治疗优势。从确诊时的绝望到现在的充实生活,翟彩霞用亲身经历证明:癌症并非不可战胜,科学治疗加上积极心态,完全有可能创造生命奇迹。
五、经验启示与未来展望
翟彩霞的成功康复为癌症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其次,手术治疗后的综合康复不容忽视,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最后,患者的积极心态和坚持治疗是康复的关键因素。
随着医学发展,癌症治疗正朝着个体化、综合化方向迈进。翟彩霞的案例启示我们:未来癌症治疗应更加重视中西医结合模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同时,癌症康复期的长期管理和心理支持同样需要医疗界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
从肺腺癌患者到抗癌明星,翟彩霞的蜕变不仅是个人的胜利,更为无数抗癌路上的同行者点亮了希望之灯。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癌症,现代医学与传统智慧的结合,加上永不放弃的信念,终将书写生命的奇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