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伊朗男演员维托里奥·皮尔巴扎里在训练时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4岁。令人心痛的是,他的新片《Haps-Crime Doesn’t Pay》刚刚完成首映,剧组发文悼念他,称“我们的心与他的家人同在。”维托里奥留下了妻子和年仅4岁的儿子,这样的悲剧不禁让人深思。运动本是强身健体,但为何有时却成为了夺命杀手?
运动性猝死,顾名思义,是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因心律失常而导致的死亡事件。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研究报告,篮球、跑步和羽毛球被认为是猝死风险较高的运动项目,其中篮球运动的猝死事件就高达129例,约占34%的比例。你是否还记得2024年6月30日,国羽小将张志杰在比赛中突发晕倒,而后抢救无效去世的事件?这不仅是个体的悲剧,更引发了全社会对于运动性猝死的深刻关注。
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并非偶然。调查数据显示,这种现象的发生多见于男性,97%的案例是男性。当身体的警报响起时,往往被忽视。比如,福建泉州的一起案例中,50多岁的陈先生在游泳时出现晕厥,虽经及时抢救,但依旧让人不免心寒。这些案例都在警示我们,运动时如果出现不适,必须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呢?第一步是去医院进行必要的体检,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潜在的心脏问题,特别是心律失常的家族史。此外,参与运动训练前指定合适的训练方案,并专注观察身体的各种反应。随时关注是否有胸痛、心慌、晕厥等前兆症状,这些可能是心脏有问题的信号。
运动康复专家崔新东提醒大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量的运动强度是预防的关键。你是否有认真聆听身体的声音?有调查显示,51%的猝死案例在发生前会有先兆症状。倘若不仅仅是你,甚至是你的家人或朋友,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运动性猝死的发生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与心脏健康状况息息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强度越大,越不能盲目挑战极限。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爱的人,增强风险意识,保持安全,才是每个运动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请务必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理智选择运动项目。生命无价,健康至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