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娱乐周期性专题分析:传媒娱乐行业有“口红效应”吗,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不支持以上观点
行业观点
传媒娱乐行业存在“口红效应”吗?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电影、游戏两个行业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的结论是:这两个行业都不存在什么反周期性。在美国,以年度为单位,电影和游戏都是强周期行业;以季度为单位则是非周期性行业。在中国,以季度为单位,电影是非周期行业,游戏则是强周期行业。“口红效应”被证伪了。
除了经济周期,还有产品周期的影响:为什么美国电影和游戏行业按年度是强周期性,按季度却是非周期性?我们认为,所有娱乐行业在供给端都由产品周期决定,在需求端由经济周期决定。在季度期间,个别爆款产品的影响太大;在年度期间,产品周期基本被熨平,起决定性的就是经济周期。
为什么中国游戏行业比电影的周期性更强?我们发现,中国游戏行业收入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性很强、统计意义显著,而电影票房收入就不存在这样的相关性。我们认为原因有三:游戏行业的规模明显更大,产品供给更多,受到外部因素扰动较少;宏观经济对它的推动意义相对更强。
投资建议
“电影模式”还是“游戏模式”?在中国娱乐内容行业,存在两种终端消费模式:“电影模式”,即高付费率、低ARPU值、非歧视性定价,网络视频、音乐、文学等也属于这一模式;“游戏模式”,即低付费率、客单价差距大、严重依赖头部用户,直播也属于这一模式。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电影模式”的周期性相对较弱,推荐IMAX中国、万达电影。
“游戏模式”不是铁板一块。一般而言,MMORPG、卡牌对“土豪玩家”的依赖度最高,从而受经济周期影响最大;电子竞技游戏、休闲游戏、时长收费或买断制游戏依赖的是大量普通玩家,反而更接近“电影模式”,可能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推荐腾讯、金山软件、金科文化。
无论如何,“口红效应”在经济学理论、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上都很难站住脚,希望传媒娱乐版块走出“反周期性”的漂亮业绩是不现实的,2019年的整体逻辑仍然是精选个股、注意回避经济周期风险。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风险、监管风险、技术替代风险、内容开发风险。
网址:传媒娱乐周期性专题分析:传媒娱乐行业有“口红效应”吗,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不支持以上观点 http://mxgxt.com/news/view/1387096
相关内容
传媒娱乐周期性专题分析:传媒娱乐行业有“口红效应”吗,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不支持以上观点媒体与娱乐产业中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docx
媒体和娱乐行业中的可视化数据分析研究.docx
娱乐行业数据运营分析.pptx
娱乐媒体产业行业经营分析报告.docx
新媒体娱乐,促进观众行为数据分析应用之道
娱乐业中的可视化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docx
娱乐行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pptx
大数据对媒体与娱乐行业的影响.pptx
娱乐圈的大数据分析是什么